“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2023-01-25 00:16黄威龙腾辉张鑫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困境

黄威 龙腾辉 张鑫

摘 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我国乒乓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分析我国乒乓球产业现状基础上,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即产业机制有待完善,消费产业发展受阻;国际市场竞争凸显劣势,产业国际化受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路径,即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重塑和完善内循环生产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国际大循环;把握双循环本质要义,促进国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乒乓球产业发展;逻辑;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6-0037-03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这一方面是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调整,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乒乓球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产业深化改革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当前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协调乒乓球产业与事业之间的发展,发掘出一条乒乓球产业快速发展的突围之路显得尤为重要[2]。

目前,学界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主要围绕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如钱学峰、裴婷(2021)认为,当前时代的变革影响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趋势的形成[3]。在蒲清平等(2020)看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困境提供新思路,为世界新一轮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4]。而目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体育产业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到 203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那时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由于乒乓球项目所具有的“符号效应”,乒乓球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比重。因此,乒乓球产业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其发展的路径有哪些,都是学界亟待厘清的议题。综上,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视角,提出快速发展的路径策略,从内循环、外循环以及双循环互动等多角度,分析当前我国乒乓球产业面对的困境,旨在促进我国乒乓球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逻辑阐释

(一)“科技创新”推动乒乓球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共同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是其重要的制胜武器。在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多次夺冠的中国乒乓球队就是因为牢牢地掌握了科技创新这一有力武器,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打法、训练方法和工具与仪器等创新,在国际体坛保持长盛不衰,将其制胜关键引用到乒乓球产业中也同样适用。另一方面,科技驱动的产业升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激发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摆脱了对国外产品的过度依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的乒乓球产业将会打破固有的发展模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乒乓球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鼓励消费”激发乒乓球产业活力

构建“双循环”的第一个关键在于切实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6],其主要的策略就是促进消费规模的提升。“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就表明要积极推进新型消费体系的建立,创造消费新的增长点,以新的消费观念来引领“双循环”格局的发展[7]。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表明,大规模的居民消费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格局的转变,我国的经济阶段已不断向大众消费阶段迈进。在政策引导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推动下,居家健身热潮的掀起,乒乓球运动成为一个不错的运动选择。乒乓球运动对于器材场地要求不高,且适宜人群广泛,而且我国有着巨大的参与此项运动的群体,这将促进乒乓球产业消费的迅速增长,更大地激发乒乓球产业活力。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内循环:产业机制有待完善,消费产业发展受阻

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还是围绕竞技体育来制定,忽视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8]。西方国家体育产业的机制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其体育产业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发展,政府将经营权给予社会或俱乐部,借助社会各界以及俱乐部等财力和物力,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9]。而我国体育产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改革而来,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就具有强烈的政府行为色彩[10]。由于体制上的缺陷,乒乓球赛事中的企业广告宣传和转播权等无形资产的出售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乒乓球经营者的有效管理受到政府部门过多的干涉,其经营欲望显著降低,因此阻碍了其产业的发展。

2.乒乓球相關体育消费产业发展受阻。由于乒乓球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与乒乓球相关的器材市场需求量较大。而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乒乓球用具市场排名相对靠后,且前十位的国产品牌仅有为数不多的四家。乒乓球、乒乓球网和乒乓球台等科技含量低且利润少的产品占据了我国乒乓球用具市场的主要份额,而相关专业乒乓球球拍和运动鞋等高利润和高科技产品方面却一直被国外所占据[11]。另一方面,我国的乒乓球健身俱乐部不断兴起,走进室内开展乒乓球运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发展之余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经营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有限和消费者消费意识不强,这将极大地限制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12],使乒乓球相关体育消费产业的发展受阻。

(二)外循环:国际市场竞争凸显劣势,产业国际化受阻

1.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劣势。迄今为止,我国乒乓球运动相关器材在国际市场上与其在国内的地位极不相称,可见乒乓球在国际市场上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目前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从国际视野,看我国的乒乓球国际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乒乓球市场化水平低、乒乓球人才外流严重和传播内容方式单一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与国际上的局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际乒联的刻意限制打压、日韩德等国的强势崛起、乒乓球项目文化认同度低等,使得我国乒乓球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受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乒乓球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乒乓球产业国际化形势严峻。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国际摩擦加剧等,进而导致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受阻、国际经济需求下降、国际经济大循环功能弱化。另一方面,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呈现出洲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趋势,该现象阻碍了乒乓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国外从事乒乓球运动的球员减少、乒乓球运动的萎缩和比赛的收视率观赏性降低等,这将危及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的地位,使乒乓球产业国际化的发展受阻[13]。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重塑和完善内循环生产链

在以國内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特殊阶段,我国乒乓球产业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科研创新,重塑和完善内循环生产链。首先,建立乒乓球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其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乒乓球用品向中高端产品迈进。这要求政府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乒乓球行业需加大研发产品投入力度,加强乒乓球用品品牌建设,使企业产品转向科技型,以满足大众高端化、多元化的产品需求。最后,加强乒乓球产业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的融合,开发战略性新型产品,促进乒乓球产业升级换代,激发消费者需求,用以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国际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0月访问东盟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一带一路”倡议想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4]。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将作为世界新的贸易轴心以及国际产业合作、发展的大平台,这也必将促进乒乓球产业的国际发展。乒乓球产业应迎合“一带一路”和国际大循环的趋势,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出口国的对外交流,掌握当地对于产品进口的需求情况;在政策上加强对本土乒乓球相关企业的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中国乒乓球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三)把握双循环本质要义,促进国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升产品品质,更好地接轨国外市场,并进一步打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第一,加强乒乓球企业的对外交流,完善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加快“一带一路”通关一体化的进程。第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价值,保证原材料高效率的进入各个生产环节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双循环动力。第三,立足于国内外的长远发展,力争形成国内外市场的行业规范。

结语

基于当前双循环背景下,对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我国乒乓球产业内循环存在产业机制有待完善,消费产业发展受阻、外循环国际市场竞争突显劣势,产业国际化受阻等问题。展望未来,要实现乒乓球产业快速发展,第一,加大科研创新力度,重塑和完善内循环生产链,通过结构调整和鼓励消费等方式促进乒乓球产业发展;第二,以“一带一路”为发展契机,稳步推进国际大循环;第三,正确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义,以全局视角促进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金融论坛,2020,(9):3-9.

[2]  丁连泊.体育产业大发展背景下乒乓球产业的突围之路[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中),2018.

[3]  钱学锋,裴婷.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内生动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4-26.

[4]  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4-34.

[5]  刘扶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J].体育科学,2019,(10):3-10.

[6]  刘晴,罗亮,黄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学研究,2021,(4):1-16.

[7]  陈彦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与有效投资[J].经济评论,2020,(6):11-15.

[8]  谷颖.体育运动大众化发展的提升对策——以沈阳市乒乓球运动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91-192.

[9]  王晓微.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0]  孙娟,王建海.我国乒乓球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68-70+78.

[11]  邹泽宇,胡一鸣.新时期中国乒乓球产业发展阻碍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9):216+220.

[12]  梁彬,方金.我国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168-169.

[13]  常芹.走世界乒乓球运动均衡发展之路[D].苏州:苏州大学,2012.

[14]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困境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