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功臣号的发展

2023-02-02 02:26张佳馨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唐德宗封号名号

张佳馨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功臣封号用以褒奖功臣,鞭策他们维护王朝统治,始于唐,五代因之,宋为定制,唐代有“宝应功臣”[1]1332、“兴元元从奉天定难功臣”[1]1334等名号,石敬瑭曾被封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2]982。

学界目前关于中国古代功臣的研究集中于功臣配享等,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北宋神宗太庙配享功臣的变动、配享功臣与人物评价等相关问题是研究热点。功臣配享关乎朝堂政治动态,重要性高于功臣号,所以学界关注较多。与之相比,功臣号影响有限,相关研究较少。朱瑞熙追溯了功臣名号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北宋功臣名号的内容[3]。龚延明介绍了“功臣”(即功臣名号)的概念,考证了功臣号兴起的时间[4]608。马建红认为,辽代获赏赐功臣封号的通常是在重大战事和关键时局中功绩卓著者[5];陈晓伟认为,辽颁赐功臣名号具有随意性,主要有“初赐后加赐”“赐后改赐”两种[6];张琛研究了功臣号的品阶独立,认为表现在字数、用词方面,北宋时功臣封号品阶独立化最终完成[7];胡永启梳理了功臣号的产生背景与兴衰过程,认为唐宋时期赐功臣名号,给予获名号者及其子孙优待,增加了官员为王朝尽忠卖力的吸引力[8]。

今人关于功臣名号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唐、五代,对辽功臣号之研究聚焦于勋、阶方面,尚无针对北宋前期功臣号的专门论述。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立足北宋功臣号,以“拜相”为切入点,探究功臣号制度的发展。

1 功臣号的来源

功臣号源于唐代何时有3种观点:

1) 《五代会要》《职官分纪》等典志体专书认为功臣名号始于唐玄宗所赐“开元功臣”。

2) 《事务纪原》认为封赐功臣名号源于唐代宗时“宝应功臣”。

3) 封赐功臣名号始于唐德宗颁赐“奉天定难功臣”等功臣名号。这种观点在宋代史籍中更普遍,《梦溪笔谈》《却扫编》《愧郯录》《文献通考》持此观点。《宋史》载,功臣号源自唐德宗[9]4007(1)《宋史·职官志》卷8载,杨亿言功臣号源于唐德宗所赐“奉天定难功臣”,而《宋史·职官志》卷1载功臣号起源于唐玄宗“开元功臣”,两种说法自相矛盾。这应是成书时间仓促、校对不细的缘故,故不以《宋史》所载功臣号的内容讨论其起源。。

现代学者对初赐功臣号的时间有不同见解,如黄楼认为始于唐高祖[10],孙继民认为始于唐德宗[11]193-210,陈晓伟认为始于唐代宗时期[6](2)《宋代官制辞典》载功臣号始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至唐僖宗、昭宗时,功臣号成为将相例加美名。黄楼认为唐高祖封“武德功臣”“太原元从”为唐代功臣号之始[10]。孙继民认为正式赐号始于唐德宗“奉天定难功臣”“兴元元从定难功臣”[11]。陈晓伟认为,开元年间功臣号赐予较少,真正开始是在代宗时期[6]。,主要是不同史籍记载有差异,学界对“功臣”“功臣号”界定不甚明确,两者概念混淆[12](3)功臣,即有功之臣,但有功之臣不一定拥有功臣名号,对有功之臣的褒奖不可列入功臣号的起源范畴。有功之臣与功臣封号不同,功臣号由皇帝授予,属美称,拥有功臣号,即符合功臣的身份,但有功之臣并非都拥有功臣号[12]。。

笔者认为,功臣号源自唐德宗时期更准确,原因如下[12](4)唐代功臣号特征:官员的系衔中含有功臣号,墓志铭中亦有功臣号;官员被授予功臣号是因在世时于某次事件中卫圣而得,非死后封赐;封赐功臣号之初,内容多为年号,至唐末,演变为“美称+功臣”的形式,后代亦沿用[12]。:1) 明确“功臣号”而非“功臣”。上文已讨论,故不再赘述。2) 从数量上看,唐高祖、玄宗时期的“功臣”群体数量较少,封赐功臣规模较小,“十数人而已”[13]157(5)唐玄宗“唐元功臣”数量较少,“不过十数人”[13]157,见于史料记载的有葛福顺、李安乐、张德、王思献等,他们参与唐隆政变,符合“唐元功臣”之身份。唐玄宗时功臣封号的数量、规模不及德宗时期,但不可否定,唐玄宗时功臣封号是存在的。。3) 从标志性事件与正式程度来说,唐德宗逃往奉天时,授予卫圣臣子“奉天定难功臣”,是授予功臣号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正式颁赐在世大臣,非死后追封(追封属逝后追赠,实际意义不大),且“奉天定难功臣”有较强的指向性,非泛指某个功臣群体。综上所述,以唐德宗颁赐“奉天定难功臣”为功臣号的起源更准确。学界对功臣号的起源尚存争议,但功臣号始于唐,唐末、五代进一步发展,至北宋成为制度却是史实。《梦溪笔谈》载:“(功臣名号)本朝唯以赐将相。”[14]15沈括的观点不全面,北宋功臣号赐予将相,也赐予中书枢密官员、外臣、皇子。

功臣号制度起于唐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五代沿袭唐,功臣号的品阶趋向独立化;北宋前期,在五代的基础上对功臣号制度略加损益,继续使用。北宋,功臣封号具有指向性,字数、内容固定。功臣号在这一时期与“拜相”联系在一起,功臣号在北宋前期呈现新的特征。

2 北宋前期的功臣号

“国朝修唐制,宰相、枢密使初拜必赐,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初或未赐,遇加恩乃有之,刺史以上阶勋高者亦或得赐。”[15]858功臣号分赐二府大臣、皇子、皇亲、文武臣僚、外臣、诸班直将士等,北宋功臣号的内容统一、规范,详见表1。

表1 宋代功臣号分赐对象及内容

北宋功臣号主要赐予: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其进,则加2字;皇子皇亲、文武臣僚、外臣;禁军诸班直将士。终北宋一代,赐予武将功臣号的较少。北宋将功臣号分类,分赐不同人群,使其具有“限定性”。大量赐予文臣功臣号,限制武臣的赐予,“文多武少”是“右文抑武”的隐晦体现(6)富弼言:“应制科者,必乐为贤良方正才识兼茂,耻为将帅边寄之名,盖今人重文雅而轻武节也。”[16]270关于宋代“重文轻武”可参阅黄宽重[17]387-399、张邦炜[18]、陈峰[19]、吕为[20]的论述。。

功臣号与“拜相”“罢相”联系紧密,中书、枢密臣僚若赐功臣号,宰臣赐6字,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等赐4字,加进另赐2字,如“旧有功”,除入二府,则“依倒改赐”[21]562。罢相或贬黜改赐功臣号。“宰相初加即六字,余并四字,其累加则二字。”[9]4080官员拜相、罢相前后功臣号内容有所变化,详见表2。

臣僚拜相时,功臣号至少6字,贬黜、罢免或致仕,功臣号立即改赐,名号改赐意味着政局变化。拜相即赐功臣名号,多以“推忠”“协谋”等开头,以“守正”“佐理”等结尾,遇恩改赐;功臣号为双数,罢相或贬黜即改赐功臣号。罢相时多不改变功臣号字数,而是把“推忠”改为“推诚”,以“推诚”开头,“翊戴”结尾。这种变化体现了罢相对功臣号的影响,亦体现了官员离开政治中心后功臣号的变动。功臣名号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其内容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官员致仕时加恩,亦赐功臣号,如吕夷简于景祐四年(1037年)四月罢相,其时功臣号为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忠亮、翊戴[22]324,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加恩制,功臣号改赐为推诚、保德、宣忠、亮节、崇仁、协恭、守正、翊戴[22]327;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张士逊致仕,功臣号由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改赐为推诚、保德、崇仁、忠亮、守正,等等[22]326-327。

表2 北宋部分官员功臣号的改赐

赐臣子功臣号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所赐名若罢免或出镇则改之,亦有不改者[15]859,但较少。乾德二年(964年)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罢相致仕;淳化二年(991年)九月,吕蒙正罢相;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八月,石熙载以足疾罢枢密使;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六月,寇准罢枢密使,皆未改赐功臣号。其二,官不当赐而特赐[15]859。开宝四年(971年),秘书少监、韶州刺史王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度支使陈信从,户部使郝正并赐推诚、翊戴4字功臣封号。

赐予武臣功臣号:诸班直、禁军、将校赐拱卫、翊卫、卫圣号,遇恩累加,但使改其名,不过两字[15]859。受“重文抑武”政策影响,北宋赐文臣功臣号较多,赐武臣功臣号较少,且有字数限制。这表明,功臣号制度属官爵制的变体,是政治制度的延伸,受政治制度影响;功臣号字数越多,尊崇、优礼之意越强烈。“重文抑武”作用于功臣封号,限制赐武臣功臣号的数量及其功臣号的字数。

北宋功臣号制度与“拜相”“罢相”关联,臣子拜相时,赐6字或以上功臣号,后遇恩加赐,罢相时改赐,致仕时加赐。功臣号制度受“重文轻武”影响,被赐功臣号者文臣较多,武臣较少。

3 功臣号的废除

宋代,官、职、差遣分离,官制名实背离,而滥授功臣号使之更甚。北宋前期,知制诰杨亿上言:“当今功臣之称,始于德宗,扈跸将士并加‘奉天定难功臣’之号,因一时之赏典,为万事之通规。近代以来,将相大臣有加至十余字者,尤非经据,不可遵行,所宜削除,以明宪度。”[9]4007时人认识到功臣号的作用有限,但“因袭既久”,“难于骤革”[9]4007。宋神宗时,改革政治制度,改官制中名实不符之处。功臣号“溢美过情,空名眩实”,吴充、元绛等“乞于衔位之中悉减罢”,知枢密院冯京等继而请之,上从之,于是“管军臣僚以下至诸军班,衔内带功臣者并罢”[23]7174,功臣号制度被废。《愧郯录》载:“阶、散、勋官在前世合于一,至唐则析而为二;阶、勋、功臣、检校,在唐析于四,而本朝则合于一。其用与不用,实寓见于是。自宋、齐、梁、陈、后魏、北齐以来,诸九品官皆以将军为品秩,谓之加戎号,此正如国初军制,皆以御史为品秩,谓之加宪衔也。”[24]93

北宋,功臣号成为虚衔,神宗元丰时被废。南宋除赏赐安南、西夏功臣号外,基本不再实施该制度。北宋功臣号承袭唐、五代,曾频繁授予文臣,以示优奖,元丰改制罢功臣名号,南宋赐功臣号者几人而已。

功臣号制度主要服务于社会现实、统治意图,随社会发展而变。功臣号于南北朝时期萌芽,唐代正式出现,五代时出现专门的功臣名号,北宋元丰改制前,官、职、差遣分离,功臣号成为荣誉性称号,元丰改制最终罢去。

4 北宋功臣号的影响

功臣名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宋代完善科举制度,优礼士大夫,欲与共治天下。科举制中的特奏名制使落第士人为做官“老死不止”,功臣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亦有此作用。官员踏入权力中枢,得赐功臣号,是深受皇恩的体现。如吕夷简,功臣号初赐为6字,致仕时已累赐为16字[22]327(7)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吕夷简致仕,其时功臣封号为“推诚、保德、宣忠、亮节、崇仁、协恭、守正、翊戴”。。功臣号的实际作用有限,但有助于笼络士心,激励百官维护王朝统治。

功臣号从属于政治制度,其发展受政治制度的影响。北宋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功臣号演变为荣誉性符号。功臣号的实际影响不及政治制度,相较于官阶和差遣,实际作用减弱。

从制度史层面看,功臣号由最初偶然所加,以年号、地点等命名,延续至唐末、五代,多以“美称+功臣”形式出现,宋初功臣号属特赐,内容固定,功臣号制度的发展脉络体现在政治事件、政治史中。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功臣号的授予映射了文化习惯[25]。功臣号带有一定的“政教信仰”色彩,唐代功臣指代某种身份,但不一定拥有功臣号,北宋功臣号指向文武官员,尤其是文官。“表面的现象不过是一个文化符号,而真实意图则在保障臣民对皇权的效忠,促使臣民对政权巩固的效力,体现了国家对个人的认可。”[25]

5 结束语

北宋,功臣号的实际意义减弱,但因循前代制度,为表嘉奖、优礼,鞭策臣僚为皇权服务仍大量颁赐,这种情况直到元丰改制才得以改变。笔者认为,功臣号是政治制度的产物,是对士大夫的褒奖,在某种程度上可促进臣僚维护皇权统治,官员罢相或贬黜即改赐、罢去。功臣号是统治者为臣僚量身定制、可随时罢去的荣誉性封号。

猜你喜欢
唐德宗封号名号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清前期内札萨克蒙古贵族封号及其演变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唐代考生很“坦率”
唐代考生很“坦率”
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术士拯救大唐帝国
一张检讨书挽救大唐
“名号”中的添加剂
古人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