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题材纪录片(2012—2022)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维度研究

2023-02-03 06:43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国家文化

邵 娣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指以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和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2]。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语言在国际传播中承担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任务。2011 年以来,中国纪录片启动产业化进程,国际化推进迅速,无论是本土制作还是中外合作,中国题材纪录片中真实的“中国故事”表达是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发展、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重要叙事策略。

1 纪录片“国家形象”塑造的现状

1.1 发展现状

19 世纪末,外国摄影师已经开始拍摄记录中国社会现状的纪录片,以“他者”的视角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1938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拍摄了中国人自己的完整纪录片,打破了他者的“疑视”。时至今日,中国题材纪录片在推动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方面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纪录片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关系主要指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包括合拍片)在向国际社会传播过程中表现中国发展、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从而衍生出的国家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的现实背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一路攀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中国制造、中国速度到中国智造、中国力量,处处体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正在飞速发展,构建国家形象的现实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国际形式错综复杂,受到文化壁垒、意识形态、内容表现、传播路径等要素的制约,中国文化输出依然处于国际弱势地位。面对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中国政府实施了“文化走出去工程”,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需要从纪录片的叙事方面进行提升和研究。

1.2 研究现状

早在2005 年,景秀明在著作《纪录的魔方: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一书中就从叙事理念和叙事形式两个方面对纪录片进行叙事研究。截止到2023 年12 月,笔者主题词设置为“纪录片国家形象”,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51 篇。通过梳理,发现关于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题材(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社会现实、美食、体育、公益等)、媒体(央视、探索频道、BBC、NHK 等)、主体(自塑、他塑、合塑)、国别(中国、美国、英国)等为分类依据,从特定案例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呈现,探究其叙事和传播策略。如姚孟米、王长城(2023)以美食类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认为纪录片通过中国的饮食文化及民俗风情,打造了“早餐中国”美食文化名片,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魅力。第二,结合相关理论和本体研究,对纪实影像与国家形象进行关系性研究,阐释纪录片参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功能及合理性。如黄瑜文(2022)以纪录片《中国》为例,认为国家形象建构策略可以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辅以内视角进行情感表达、形象塑造。第三,结合国家发展变迁,厘清时代发展中纪录片塑造的中国形象谱系。如杨晟(2017)从“他者”视角出发,探究中国从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的生产机制和中国形象建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关注度较高,但大部分都是从单部纪录片的角度进行“个案研究”,缺乏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因此本文以2013-2023 年《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中国题材纪录片类型和优秀纪录片,并结合中国纪录片网每年评选的优秀纪录片作为研究案例,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究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维度,并以建构主义和叙事学理论为依据,探索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化进军之路中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

2 “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理念

从2014 年开始,中国纪录片的突出向度就是国际化发展,中国纪录片人嗅到了国际化气息,通过作为故事文本叙事理念的改变,在题材上更加细化以符合当下文化的语境,在话语权的掌握上日益占有主导地位。在文化表现上,以主流文化为主,释放文化吸引力,良好的叙事理念和文化语境的构建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机遇。

2.1 丰富纪录片的题材类型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纪录片越来越符合当下时代的大众精神需求、差异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中国纪录片在传统的自然地理、社会现实、历史人文三大题材类型上进一步拓展至科技工业、体育运动、乡村振兴、公益题材等领域(如表1 所示)。从题材选择上由大变小、由硬到软的转变,可以看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主题已从人文符号、自然猎奇、珍稀动物向历史文化、百姓生活、保护地球等逐步内化、转移,深入实现人性的沟通、文化的交融[3]。

表1 2012-2022年中国题材的类型变化

2.2 构建中国式的话语体系

早期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故事”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纪录片大多是由外国所拍,如2012年至2015年英国BBC 推出的《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2012)、《车轮上的中国》(2012)、《中国的秘密》(2015),韩国KBS 推出的《超级中国》(2015)等。这些站在“他者”叙事角度的纪录片对中国的现实社会反映和认知并不全面和客观,甚至还有意渲染中国威胁论。

在国际传播中,话语权取决于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市场驱动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外合制纪录片是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从合作话语权层面来看,中方主导性日益凸显,如纪录片《神奇的中国》(2015)、《华彩中国》(2016)合作中,在影片策划、内容制作、传播方式、版权分享等方面中方都更有主动权[4]。丝路联盟IP 系列纪录片(2016),合作形式也已从直接传播推进至国际联合制作这一“共同话题”的层面。中国纪录片通过与国际知名创作机构合作,借助以投资、资源换取话语权等方式从文化、历史、地理凝聚中国发展,诠释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在国际纪录片的传播领域逐步掌握更为重要的话语权,构建了“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国际表达、本土价值”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2.3 呈现主流的文化形态

纪录片已成为国家之间投射文化价值、释放文化吸引力、建构身份认同关系的桥梁。近五年来,主流文化纪录片国际传播成为一种趋势。见证历史发展,塑造中国形象,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呈飞速发展之势,尤其是重大节庆之际[5],诸多媒体平台推出了呼应主旋律的纪录片。除了官方媒体以外,民间新媒体传播平台也加入宣传赛道。如优酷出品的《最美中国》(2016),深圳卫视、优酷、第一财经、云集将来联合出品的《激荡中国》(2019),五洲传播中心、优酷网和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出品的《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2019)等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尝试从中国的视角和人类的立场深度解读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为全球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和思想交流,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四海一家”的国家意志和“和而不同”的国家情怀。

3 “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方式

任何叙事作品都离不开“讲故事”,中国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深层交互的共享语境,扩散传播效果,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重要的过去、现在,并思考其未来是创作者一直探索的命题。

3.1 从“本土”到“国际”的叙事内容构建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一直采用“解说词+画面”的说教模式。随着纪录片的发展,创作者逐渐发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故事构建是纪录片影像叙事的重要环节。从上个世纪我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实践来看,很多纪录片讲述的故事本土化特征明显,液化了在国际社会中传播受到的制约因素。突出中国特色并在故事叙事中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寻找共情的关注点,是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找寻的突破口[6]。

中国纪录片要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应该站在“他者”的角度,增强叙事内容的共情性。应从人的本真、自然的淳朴、信仰的坚持、社会的变迁、情感的共情等最原始的角度发现和记录,把握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平衡多重价值观。在故事内容选题上注重题材本身的国际关注度,在内容表达上寻找情感共振点,主动展示融入世界的意识和姿态,从而与世界接轨。如纪录片《人类溯源(第一季)》(2017),从人类发展史上的四个转折点揭示人类起源的秘密,阐述了“人类共同体”的理念,让国内外观众深受触动,引起情感共鸣和深思。

3.2 从“宏大”向“个体”的叙事视角转换

小切口反映大世界。新时代以来中国纪录片从早期的国家发展、社会变迁的“宏大”视角逐步向日常化、生活化的“个体”叙事角度进行转变。从个体的视角书写百态人生的悲欢离合,从多元价值的语境中消除文化沟壑产生的对抗式解码。还原被宏大叙事角度所遮蔽的个体真实性,最大限度的消除宏观叙事带来的意识形态冲突[7]。

纪录电影《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2019)从国际化的视角以6 个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感人故事为主线,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作品从“个体”的角度表现背后的社会群像,上映不到2 个月就取得了600 多万元的票房成绩,次年同名纪录片又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主旋律纪录片《世界上最大的生日庆典》(2019)在叙事结构上突破了以往纪录片追求宏大的叙事、严肃刻板的解说,从社会小切口下手,关注政治背景下的小人物,用细腻温和的视听手法表现各行各业真诚感人的人物故事。这也是创作者在叙事手法上本土故事国际化表达的一种转变,是意识形态宣讲和流量效益结合的结果。

3.3 从“类型”到“多元”的视听元素呈现

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从类型化、公式化的电视视听语言表现逐渐向电影艺术靠拢,融入多元化的视听元素,并且形成新的美学形式,由纪实美学向技术美学、戏剧美学融合。航拍摄影被大量地运用在纪录片拍摄中,如央视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2017),既有气势磅礴的航拍大全景展示,又有登堂入室的细节描绘,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和叙事能力。《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2019)采用高速摄影、延时摄影、水下摄影、定格动画等多种摄影技巧,从雪山全景到种子发芽、绽放花朵的微观描绘,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影片视听语言接近国际标准,富有视觉冲击力。纪录片《超级工程》(2012)利用CG 动画合成技术和航拍、水下摄影等手段展现工程的宏大、壮观的气势。《星空瞰华夏》(2020)使用3D 动画技术,生动逼真地还原了华夏的历史遗址。

技术美学的提升促进了戏剧美学的发展,突出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和娱乐性。笔者看来,纪实美学的“真实”与戏剧美学的“虚构”并没有绝对的分野,一切叙述文本都是叙事与建构,区别仅在建构的动机、方法与形式的不同,使中国纪录片呈现多种美学特征交织发展的格局。

4 “国家形象”塑造的叙事归旨

桎梏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最大阻碍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国题材纪录片中,以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视角塑造中国形象为“自塑”,西方人用其国家的政治、文化、行为的标准来塑造中国形象就是“他塑”。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国家形象并非塑造的结果,不完全受制于一国主体单方面的主观意志,而是彼此交往互动、共同协商同意产生的[1]。因此,无论是“自塑”、“他塑”还是“合塑”,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从重视纪录片文本实体到国家关系建构,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点,是中国纪录片面向世界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路径转向。

4.1 本土化精神向人类价值位移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意味不仅要展示中国文化价值观,同时还要接受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检视,最大限度的消除文化冲突[7],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冲突。中国纪录片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若不能把中国精神和价值转向人类共同价值,将会导致“自我”陈述(自塑)与“他者”想象(他塑)之间的语境差异。

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中国纪录片《巢里巢外》(2017),利用拟人的手法拍摄我国大连地区黄嘴白鹭的家庭故事,将人文价值和自然环保融为一体。腾讯视频与五洲传播中心、新加坡IFAMedia 共同出品的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2021),采用剧情演绎的方式,通过聚焦个人价值的叙事,带领观众认识这座蕴藏人类文化基因的殿堂。纪录片通过聚焦人类共同命运,展现中国担当,表现生存与生活、生命与死亡、自然与永恒等人类共同话题的思考与探究,内容上凸显国际化色彩,更容易促进不同文化形态的沟通与融合。这些都充分体现中国面对东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开放和包容态度,也是多元共生的文化环境下中西方纪录片题材的共同视角。

4.2 打造中国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

2012 年5 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以美食与乡愁为主题,以跳跃式的结构与电影化的视觉形式在国内外唤起一轮收视狂潮,形成现象级传播。《舌尖》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市场潜力在第二季充分释放,并促进了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进程,从此,中国纪录片品牌意识被逐步唤醒。《风味人间》系列(2018-2022)是纪录片品牌全链条运营的成功标志,《风味原产地·潮汕》(2019)被美国Netflix购买版权在全球播出。品牌将赋予中国文化传播更强大的力量,中国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中国特色、中国品牌的加持。

国际化发展是中国纪录片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要不断融合中国美学与中国文化,培育多元而又整体的中国纪录片品牌[8]。纪录片的品牌化发展需要母本作品的强渗透性和高延展性,这主要体现在叙事内容的相关性和叙事风格的相似性方面。中国题材纪录片要想长存发展,必须跨越国界,打造纪录片品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际品牌深度交流合作,围绕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等现实,展示生动立体、自信自强、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中国形象。

5 结语

人类生活离不开跨文化传播,纪录片是中国与国际“对话”的重要载体,通过真实的影像可以最大化地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和民族价值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有中华本位,也要有普世思维;要有国家高度,也要有人本情怀;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原生呈现[9]。

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塑造在叙事上还需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纪实表现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以纪录片为载体,将美学意识、人文思想、价值理念转化为真实的影像。如果只有精美的画面、铿锵的声音包裹着贫乏的思想与浮夸的情感,纪录片将变成一种简陋的、机械的传播工具。二是国家价值与个体真实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纪录片必须彰显中国精神和国家价值。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面对的受众大部分对中国知之甚少,他们希望看到真实生活,获得触感,引起共鸣。以小见大,从细节还原真实,在国际传播中表现真实人性和情感才更容易产生共情[7]。三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中外融合已成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主旋律。在此基础上,中国纪录片依托国际平台传递中国本土故事,打造中国特色品牌,实现不同价值体系的动态平衡,建立“以我为主”国际双向传播的重要发展路径。

未来,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还要以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构建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民族特色,走出一条有风格、有特色、有气派的中国纪录片发展道路。以此为目标,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纪录片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