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

2023-02-05 18:50苏娟
考试周刊 2023年51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历练初中阶段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但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标,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引领学生探清知识本质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真实的问题和复杂的任务情境,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知识的逻辑和价值领域开展活动,并通过项目历练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优越性,其自然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并引起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尝试。文章探讨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语文;初中阶段;核心素养;项目化学习;历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51-0022-0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而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由上可知,新课标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更要对语文在现实中的真实价值有所感悟和体会,这已然超出了记忆和理解范畴,跨入了知识建构与应用的范畴。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于固化,造成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现象,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存在较大局限。项目化学习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模式,它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强调在深入探究与批判理解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能够将传统“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全面、深入地学习。这对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并合理实施项目化学习,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全面改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是文章要探讨的话题。

一、 项目化学习的概念

“项目”是一个舶来的词汇,本义是指为达成某个目的,通过有计划的行为、活动来完成某个任务。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必须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学生应该在做中学”的教育主张。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不断探索和深化观点,将“项目”的相关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由此便形成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即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让他们自主探究与协作交流,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教”以及学生“学”这一共同基础上的,其中,“学”是学生的一种主观行为,他们以固有认知为基础,通过个性化的思维去理解、感悟新知识,进而积累经验,实现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就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的狭隘范畴,教师更应注重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语文的学科意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最终使学生有所觉悟。项目化学习正是契合上述理念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并不会机械接受固有的结论,而是必须合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分析,该行为必然会触发新知识、新技能,也会实现能力增值,因此,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应以学情和新课标为依据,将“做项目”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多维度、多角度的探索,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

二、 初中语文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活动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个体学习时主要通过观察新事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创建出个性化的关于新事物的理解,以达成对自身认知系统的调节和完善。初中语文教学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就会搜集相应的素材,创设出鲜活、有效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引导学生从知识产生和应用的环境中去认识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将教材理论还原为现实中的原型,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原理和规律,实现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与实施。

(二)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只是一种行为活动,它是大脑在外界不断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结果,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潜能获得发展。在具体的项目化学习任务中,教师不再只是向学生介绍教材中的简单知识,而会将情境信息进行综合后再传递给学生,学生也能接触到更多的内容。首先,丰富的信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也能了解语文知识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其认知水平自然不断进阶;其次,项目进程中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大为提升,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因此,项目化学习具有多种功能,能够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经阶段性实施后,可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目的。

(三)意义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尽量避免形式化、机械化,而应揭示知识的本源性价值,才能帮助学生将所学更好地内化吸收。传统的语文教学聚焦于文字符号、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概念、罗列现象,学生也只能停留在浅表层面开展学习,并不能深入对语言规律和原理的认知之中。项目化学习强调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实践,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知识内在的价值领域,并通过学习的历练积累语言经验。因此,项目化学习揭示出语文知识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征,赋予了语文学习明确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意义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同化新课程、新内容中的各种语言观点和主张。

三、 初中语文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初中生年龄不大,受生理、心理发育的影响,其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往往较短。而初中语文教学以重点知识为统领,语言知识的原理、方法都以此展开,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遗漏了其中的关键环节,就会对学习造成负面影响。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特别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模式,它将学习任务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表达显得十分活泼,远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能吸引学生,这就让学生不再有“求学”“苦读”的心理感受,而是感觉自己在参与某项活动或是进行某个智力游戏,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能被调动起来。因此,初中语文课程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改变教学生态,这样的模式十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二)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传统观念中,教师认为“教”与“学”是等同的,所以只顾将海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但超额的内容往往有悖于学生的学习意愿,他们被动接受后会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学习积极性下降,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项目化学习框架下,教学受到项目目标、内容的约束与指引,所以教师必须考虑教学是否贴合主题、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他们在学习中是否全身心投入、有无出現疲态等。例如讲解某篇古诗词时,教师选择古诗词中包含的某种人文理念作为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熟悉、树立该人文精神作为学习项目。那么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不断向学生提问,并将其作为依据不断对教学做出改进与调整,这样就能增强古诗词教学的效果,使其切实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初中语文课程中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以此为基础设计的学习项目通常都表现出内容交织、问题错综的特点,学生仅依靠常规的思维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他们需要从更高的维度去分析、审视项目,并综合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和过往经验去解决问题。而且项目化学习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环节和步骤,会用到若干学习程序和知识,通过程序和过程的演绎,就能促进学生的原有认知和项目内容充分结合,并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实施项目化学习,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打通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结,从而帮助学生梳理清楚知识内部的逻辑脉络,更好地将课堂所学内化再转化为自身的智慧经验。

(四)有利于扭转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固化等现象,并使学生陷入机械地重复练习中。为此,应将语文教学的重点由“量”转变为“质”,并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促进其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并提高能力。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正是在教学中落实上述理念的重要途径。首先,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的,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思维特点等进行全面了解后,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订的有效学习方案,能够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更加科学;其次,项目化学习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教师从项目的基本内容和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形成明确的观点等。因此,项目化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目标,能够扭转传统教学的弊端。

四、 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特征

(一)主题具有统整教学的作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若干步骤,并且各步骤相对独立,但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都统整于主题之下。主题是教学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也成为串联起不同学习步骤的主线,并进一步阐明了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意义。例如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一般会从情节入手,再对人物形象进行鉴赏、分析,最后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主旨,这样的教学目的性不强,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也难以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将“探讨笑的原因”作为主题并开展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再勾画出与“笑”相关的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众人为什么笑、其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等问题。如此一来,在“探讨笑的原因”主题的统领下,学生不断回味、咀嚼文中每次“笑”的具体含义,能够加深对小说主旨的理解,也能达到“长文短教”的效果。

(二)具有连续性的任务情境

学生在做项目时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所以他们不仅要正确地运用语言知识,还要对任务情境做出恰当反应,才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也会根据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但这种情境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场景,它是孤立的,并不具备连续性。而项目化学习中的情境是针对整个项目创设而成的,这种情境是具体的、连续的、可操作的,学生能够真正地置身于其中。这样就能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应用功能,使得学生作为主体开展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同时,这种持续存在的情境,确保了问题求解路径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能够进行连续性思考,实现了语文学习由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跨越到情境中的应用,学生也能够通过有效的思考解决生活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三)“教”与“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与“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它是二者相交织的一种教育活动:第一,项目化学习是教师有意图发起的。教师设计项目并向学生布置任务,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直接促发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二,教与学相互转化。在项目进程中,问题信息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同时,学生在处理问题时也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该模式下,信息是双边传递的,促成了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转化。第三,促进学生发展。项目化学习目标明确,可以促进学生由当前的学习位置逐步向终点迈进,促成了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这是从结果的角度对项目化学习进行的一种描述。因此,项目化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先教后学或是学生预习后先学后教的形式,它体现出教与学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关系。

(四)学习成果不拘泥于固定形式

项目化学习并不刻意追求运用某种固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它具有召唤式的结构,学生也能发挥探索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此种形态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拘泥于书面作业和考试答卷等固定形式。完成项目后,学生往往能够进行创造性思考,制作出视频、调查报告、海报、舞台表演等成果。另外,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搜集各种素材,比如观察笔记、访谈录音等,后期整理后也可以作为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因此,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征,教师在设计项目及布置任务时,也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独立的个体或不同的小组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都能够形成独特的项目成果。

五、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一)单篇项目式学习设计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孙权劝学》为例。课文选自《资治通鉴》,只有119字,人物关系简单,用语生动简练,却能通过寥寥数语准确表现人物的口吻、心态,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同时,文章着重宣扬一种重视学习的思想,这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十分有益,适宜开展项目化学习。

1. 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并督促学生发现读书的好处——有利于完善自我、获得进一步发展等。教师设计项目化学习时,应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阅读文章,尤其应仔细品读“孙权劝吕蒙”部分,充分体会其中的语言艺术,并对文中出现的人物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揭示“开卷有益”的文章主旨。

2. 项目主题和驱动问题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本次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可设计为:阅读《孙权劝学》,体会如何提高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并认识学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以下驱动问题:问题一,孙权是从哪几个方面劝说吕蒙的?问题二,如果你是孙权、吕蒙或鲁肃,你听到或说出文中对话时心里会产生什么想法?其中,问题一能够帮助学生厘清行文逻辑,问题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赏析课文,具有明显的启发性。

3. 教学重难点及项目化学习的形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进行释义,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常用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成语,教学难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进而揭示文章主旨。根据上述分析,本次项目化学习主要采用理论教学的形式,为达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让学生分角色阅读课文。

4. 《孙权劝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

(1)自主阅读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进行注音、注释,通过一边阅读一边理解的方法,达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了解大意的目标。同时,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2)内容讲解

进一步细读课文并进行讲解。首先,讲解字理性知识。字理性知识即文字本身具有的象形、会意等字义。《孙权劝学》是文言文,其短小精练的原因主要与遣词、用字上的取舍有关。所以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透彻文言字中蕴含的字理性知识,通过掌握字理性知识达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次,疏通文义。教师应帮助学生厘清课文的行文逻辑,并提出预设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做深度思考;最后,释疑解惑。搜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详细讲解,完成知识教学。

(3)分角色对话

人物分析是本次项目化学习的重点,为实现对人物的深度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人物的个性与身份地位,品读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并引导他们走进课文情境,发挥想象代入角色之中开展对话;其次,仔细聆听学生的对话并进行指导,力求达到语气、语调、神态正确,贴合课文情境,再不断交换角色进行朗读,直至学生体会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再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说话时的心理,加以归纳并总结人物的形象特征;最后,将人物形象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通过孙权的劝诫、吕蒙的改变、鲁肃的赞许等逻辑,揭示“学习对人生大有裨益”的主旨。

5. 《孙权劝学》项目化学习的成果

成果即项目化学习的结果,可以有效反馈、监督教学。本课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要求学生制作个性化的学习笔记、卡片,将本课涉及的文言文知识记录下来,便于以后记忆、回顾;二是要求学生写作心得体会,包括人物形象塑造、对学习的看法等,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实现对学情的充分掌握。

综上,项目化学习的第一个步骤注重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了对课文大意的了解和疑难的记录,能够提高教师讲解的针对性;第二个步骤通过教师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印象;第三个步骤的分角色对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文章情节和对话细节进行完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课文中已给出的信息塑造出准确、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第四个步骤的成果设计与展示属于验收环节,可以详细检验本次项目化学习的结果。

(二)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采用单元制,单元成为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设计学习项目,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系统性,改善学生碎片化获取知识的态势。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收录的四篇文章属于“游记”题材,在写作上也有相应要求,教师可据此设计“学写游记”的学习项目。

1. 确定项目

根据项目化学习的要求,教师可在单元教学完毕后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景观进行参观,然后写作一篇游记。从内容上看,写游记自然要对景物进行描述。一般而言,写景的目的主要有触景感怀、渲染气氛、托物言志、抒发感受几种。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阅历,本次单元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可明确为“游览某景点,抒发自己的感受”。

2. “学写游记”项目化学习的实施

(1)理论教学

组织学生学习单元中的四篇文章,达成以下四个目标:第一,掌握游记的要素和题材特征;第二,对游记的写作方法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識写游记;第三,欣赏家乡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感受自己与优美景物之间的关系;第四,领略景物的风光,体会其中的自然、文化内涵,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做好写作准备

在正式写作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准备,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回忆一次出外游玩的经历,尝试写作游记片段,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第二,与单元文章中的相似片段进行对照,发现自己所写片段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体会将景物与感受结合的写作方法;第三,再次回顾自己的游玩经历,对景物的美作重新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开展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完毕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主要事项如下:一是将学生分组并制订最佳参观路线,明确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能否摄影等,确保学生全程严格遵守;二是引导学生有所侧重地进行观察,比如参观自然景观应观察植物的色彩、分布,参观博物馆展览时应留意展品的种类及其价值等;三是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材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4)布置写作任务

参观结束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包括:第一,介绍游踪及主要景物的特征,构建美的形象画面图,完成对景物的描述;第二,探讨景物形象轮廓下的内涵,融入自己的审美體会,构建出意象画面图;第三,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所感”,完成游记的写作;第四,自读反思,反复修改至自己满意为止。

3. 成果制作与检查

写游记能够反映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教师应仔细阅读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游记的要素、写作方法是否正确、感受融入景物之中是否合理、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等。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评分,并按写作内容、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再汇编成班级游记文集,形成项目化学习的物质成果,供师生共同参阅。

综上,教师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了“学写游记”的学习项目,该项目以写作为核心,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即将实施的任务,在学习时就会有所侧重,并针对性地了解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等。另外,项目化学习在实施上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过程螺旋上升,引导学生由景及情逐步深入,促进学生的思维由低到高进阶。

六、 结论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机械层面,教师应对教学过程做审视和反思,力争突破“知识本位”的局限,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高层次、复合型的教学模式,它重在通过历练的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因此,教师应设计出有效的学习项目并合理实施,从而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兼顾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逐渐积累起语言知识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匡曼曼.自读课教学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策略——以教学《雨的四季》设计主题书签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6):47-49.

[2]潘丽云,苏易.基于校园活动的项目化学习及课堂情境设计策略探寻——以“趣雅悦读节·微新闻联播”项目化学习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9):39-43.

[3]金晶.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1(45):160.

[4]刘华.“活动·探究”单元的教材设计、主要特征与教学实施[J].语文建设,2020(13):4-7.

[5]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6]李金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项目学习:理念、优势与改进[J].教育学术月刊,2021(2):85-90.

[7]连金稳.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41.

[8]陆志平,戴晓娥,江跃.“活动·探究”单元的价值和实施[J].语文建设,2021(5):4-8.

[9]佟雪峰.生命的意义与学校教育的意义关怀[J].当代教育科学,2022(6):9-15.

[10]昌平.语文项目化学习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3):20-22.

[11]卢小花.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与实施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8):59-61.

[12]刘宁.以项目化学习设计培育写作心智习惯[J].上海教育科研,2019(5):85-88.

课题项目:文章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运用研究”(立项批准号:XL1452022079)成果。

作者简介:苏娟(1983~),女,汉族,福建龙岩人,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历练初中阶段
十年历练,非凡直-10
挫折历练勇敢、行动见证成功
刘月明 书法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修养
企业汇率避险:在历练中成长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