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综述

2023-02-06 22:24本刊编辑部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齐鲁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本刊编辑部

2023 年6 月16 日,为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中华文化学院)以“聚焦文化传承发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举办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孙传尚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研讨交流,探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齐鲁文化优势,以及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在其中应发挥的职能作用,等等。

一、“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使命。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深入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特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会专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讨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重要作用。

“两个结合”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途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翁贺凯指出,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传统”的说法,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本国具体实际”并列,理论意蕴深刻,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筑牢了道路根基,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在“两个结合”过程中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国际交流部研究员路则权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化了对人类文明新秩序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四个讲清楚”到“两创”,再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引领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使命任务。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政策教研部主任、教授张瑞琨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尤其对“第二个结合”用“一个深刻总结”“三个新高度”“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等说法进行评价,既有新意,又有深意,为我们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两个结合”在契合性、互补性上相互成就。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冯永昌认为,“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是在契合性、互补性上的相互成就,“两个结合”是我们的成功之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结合”是内在契合、互补互益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有机结合;“结合”是相互成就、有机统一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焕发了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结合”是开拓创新、高度自信的,标志着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二、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王凤青认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鉴古知今、鉴往知来,只有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来认识中国,才能理解中华民族对古代中国的自豪、对现代中国的自尊、对未来中国的自信。冯永昌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概括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强的信心,要深刻把握这五个突出特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一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五千多年文明薪火相传,我们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过的主要文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道路。二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富有进取精神、勇于迎接各种挑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不唯上、不唯书、不僵化、不保守,毛泽东同志用“实事求是”很好地总结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尊重规律但又善于创新,形成了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三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我们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文化融汇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上,我们始终以统一为常态,各民族自觉认同中原王朝、中华文化的正统、道统地位,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广袤疆域、锦绣河山,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不断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四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不自卑、不自闭、不自大、不自傲。中华文化谦虚谨慎、兼收并蓄,“水利万物而不争”,故能百川归海、博采众长。我们倡导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国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尊重,都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境界。五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不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还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世界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三、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五个特性高度契合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征,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与中华文明五大特性高度契合。

齐鲁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和主干地位,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征在齐鲁文化中有非常具体的表现。王凤青教授认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五大特性高度契合的优秀因子,对其进行准确解读,阐释其古典含义,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彰显其永恒价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有力的历史资源和文化支撑。

谈及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五个特性的契合之处,王凤青教授指出,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方面,齐鲁文化是有独特贡献的,孔子整理了之前的特别是三代以来的古籍,若非如此,我们对孔子之前历史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以孔孟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作出其他地域文化都难以超越的贡献。在创新性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齐鲁文化。一是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多项创新,如齐桓公称霸期间,实施了种种改革创新举措,提出了士农工商四民分业这一中国最早的职业分工;并且较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礼义廉耻等理念。二是鲁文化的创新性举措,虽然一般认为孔子是述而不作,但是孟子将仁学和政治结合起来,荀子将仁和礼、法相结合,董仲舒齐学里面的黄老之学、阴阳五行之说、齐法家等思想都融入儒学,儒学经过创新才走上了统治地位,才走上了主流地位。所以,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方面也是作了巨大贡献的。统一性在齐鲁文化中也有具体的体现。一是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实际就是维护统一。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保护了中华民族这一主体,避免了周边落后文明对中华文明的主体的冲击或破坏。二是孔子修《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修《春秋》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大一统,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以及汉代的大一统,其思想理论基础就源于齐鲁文化。突出的包容性方面,齐鲁文化体现得更明显,稷下学宫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就是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它存在了150 多年,当时有影响力的学者几乎都到过稷下学宫。儒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包容性,吸收了诸子百家思想,凝聚了中华早期文明的众多智慧,成为封建王朝的主要统治思想。关于和平性的思想从三代时期就有了,但是对此进行深入论述和探讨的是晏婴,晏婴以五音和五味作比喻,认为只有各种音调都协调统一起来,才能发出和谐的声音,只有多种调味品合理配比,才能有美味佳肴,这是和而不同的问题。而且晏婴对“和同”的论述是有政治实践的,体现在他和齐景公的对话中。孔子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说法,“和而不同”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性。

齐鲁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磊指出,齐、鲁自西周立国始,就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文化。圣人孔子对齐学、鲁学有深刻的认识,曾言“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将儒家之“道”与齐学、鲁学相贯通,使之成为齐文化、鲁文化融合一体的重要纽带。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历代的传承创新,齐鲁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磊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五个特性在齐鲁文化中有突出表现。第一,齐鲁文化十分注重传承连续。鲁国从受封之初,就“变其俗,革其礼”,大力推行周礼,使礼乐文化在鲁国落地生根,以致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誉。齐国从实际情况出发,虽然“因其俗,简其礼”,但并非不用周礼,而是根据需要做了灵活变通,使之更加实用。齐、鲁两国在风云激荡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礼乐文明,使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未曾断绝,表现出注重传统、富有骨气的文化自觉自信。第二,齐鲁文化高度重视创新发展。齐国遵循姜太公“尊贤尚功”的治国方略,立足农业,重视工商,奠定了富强之基。春秋初年,齐桓公任用管仲,大力推行改革创新,成就辉煌霸业。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国家富强。齐国正是因为锐意改革,才实现了国强民富、社会繁荣。鲁国以周公之礼治德政为圭臬,但并非墨守成规。在春秋时期列国争霸的严峻形势下,鲁国先后推行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等改革以寻求富强之道;鲁僖公积极整顿内政外交,带来了鲁国中兴局面。即使到了群雄相争的战国时期,虽然鲁国处境艰难,但鲁穆公仍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行改革,一度使鲁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齐、鲁两国崛起于海岱之间,八百多年奋斗不息,为齐鲁文化熔铸了追求富强、勇于开拓的改革创新精神。第三,齐鲁文化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鲁国坚守周礼,维护周朝统一。孔子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孔子非常不满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局面,指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欲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向往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此后孟子更是明确提出天下“定于一”的主张。春秋初年,齐桓公、管仲“尊王攘夷”,在列国争霸中敢于担当,主动维护周天子的权威。荀子更是主张“天下为一”,希望“四海之内若一家”。齐鲁文化充满了家国情怀,贯穿了维护统一、敢于担当的强烈爱国精神。第四,齐鲁文化历来体现兼容并包。齐鲁文化从不故步自封,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海纳百川,发展壮大。鲁文化以周文化为蓝本,又受东夷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诸子汇集稷下学宫,互相交流学习。在齐鲁大地上,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学派互相争鸣,海洋文化与农耕文明水乳交融。交流互鉴、多元包容的开放精神成就了齐鲁文化的恢宏博大。第五,齐鲁文化的和平性。由孔子编定的《尚书·尧典》有“协和万邦”,《论语·学而》有“礼之用,和为贵”,《左传》记载,“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说明齐鲁文化均重视“和”。

四、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作出了“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的重要指示和批示。我们要深刻理解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齐鲁文化的时代精神,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底蕴深厚的比较优势,践行新时代的新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山东有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华文化的五个突出特征在山东大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激励着新时代山东更大的文化担当。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刘续兵指出,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个大视野中,山东足以自豪。因为,在整个中国版图上,山东从泰山到大海的“海岱地区”是学术界公认的几千年文明链条没有中断的唯一地区,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文字甚至早于甲骨文,被称为“我国现行文字的远祖”。先秦时期与中华文明关系最密切的人物伏羲、黄帝、少昊、帝尧、帝舜、大禹、周公、孔子、孟子等,都跟这片土地有地缘关系。其他主要世界文明,要么有源无流,已经消失或中断;要么有流但失去了源,已经改变了模样,成了另外的形态。而既有源又有流是中华文化一个显著特点,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本质。而这一本质,在山东这块土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应该成为山东的文化自信之源,也激励着新时代山东更大的文化作为。

要着力挖掘齐鲁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齐鲁文化优秀因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王凤青教授谈及齐鲁文化的优势时,提出齐鲁文化包含三种精神,一是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刚健自强精神,它像源头活水一样,给齐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生命活力;二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代表的不断更新精神,不断更新不仅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齐鲁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主流的包容汇通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汇通精神。

齐鲁文化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张瑞琨教授分享了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工作经验。她谈到,山东中华文化学院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服务大统战工作格局,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打造了“儒家文化与新时代儒商精神”“齐鲁青未了”“老家在山东”“九月菊香”“和合讲堂”“齐鲁名师云讲堂”等文化交流传播平台,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尼山世界儒商文化论坛,2022 年在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5 周年之际,承办首届黄河文明论坛学术活动等,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她认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文化使命背景下,山东中华文化学院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积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打造学术论坛品牌。

数字时代中华文明也应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守正创新。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李然忠表示,当今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要把握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发展机遇,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守正创新,让数字文化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走在世界前沿,成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就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学术论坛品牌建设方面,学术论坛的选题非常重要,可以将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数字化热点更多结合起来。

新时代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深刻理解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齐鲁文化的时代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山东贡献,更好地完成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猜你喜欢
齐鲁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齐鲁声音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