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阴虚内热证临床研究

2023-02-07 09:31范旋飞汤玲玲唐继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阴虚内药疗法证候

范旋飞,汤玲玲,唐继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COPD 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指患者呼吸道症状出现急性恶化,这一病程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损和死亡风险增加[2]。目前,现代医学治疗AECOPD以舒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通气支持、排痰等为主[3],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在提高呼吸耐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欠佳[4]。COPD属中医学“肺胀”范畴,其病程缠绵易致肺肾阴虚,夹杂痰饮时亦可郁而化热伤阴。多数患者嗜烟日久,烟草乃辛热之品,可灼阴伤津,临床广泛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为燥烈之品,长期使用可耗阴伤津,而致虚火内生征象[5],故COPD常见阴虚内热证。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该法治疗COPD具有一定优势[6-7]。本研究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呼吸科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研究过程中2组各脱落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PTEC-A-2021-43-1)。

表1 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一般资料2组比较

1.2 西医诊断标准

COPD 诊断及重度分级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8]及202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指南[9]制定。①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病史和/或危险因素暴露史;②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0.70,30%≤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0%;③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临床症状和气流受限的疾病。

AECOPD 诊断及重度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3]制定。①呼吸系统症状的变化超过平常改变的范围且存在持续性恶化,并且治疗方案需要改变;②仅门诊接受药物治疗无法得到明显改善,需要住院治疗;③排除可引起此类症状突然发生变化的其他特殊疾病。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10]、《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及《中医内科学》[12]制定阴虚内热证辨证标准。①主证:咳逆喘息,干咳少痰,痰黏难咳或夹血丝,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②次证:咳声嘶哑,口咽干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渴欲饮,大便干结。符合上述主证3项及次证2项即可辨证。

1.4 病例筛选标准

1.4.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入组前2周未进行中医药干预;③年龄45~85岁,愿意并能配合治疗及检查;④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2 排除标准

①伴有可引起咳喘症状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癌;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疾病;③伴严重皮肤疾病,或治疗部位皮肤不完整、破溃;④安置心脏起搏器;⑤敏感体质及接触性过敏,或已知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⑥母乳喂养、怀孕、备孕或处于生理期的妇女。

1.4.3 剔除标准

①不完全符合纳入标准却被误纳入;②研究期间未严格执行本研究治疗方案,或自行使用其他药物且对本研究临床疗效观察产生影响;③采集信息不全,无法判断临床疗效或安全性。

1.4.4 中止标准

①研究期间其他原发疾病出现病情恶化、需立即干预;②研究期间因病情进一步加重而需有创呼吸机治疗;③研究期间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④患者拒绝继续进行试验,自行要求退出。

1.4.5 脱落标准

研究过程中患者因主动或被动原因而无法继续完成研究,即作为脱落病例处理。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参照2021年GOLD指南[9]予西医标准化治疗:控制性氧疗、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合并感染者可经验性用药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抗生素)、祛痰药、对症支持治疗等。疗程10 d。

1.5.2 观察组

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采用HC-Ⅲ型中医定向透药仪(太原市怀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透药电极片主要药物成分为生地黄12 g、熟地黄12 g、当归15 g、白芍10 g、甘草9 g、百合15 g、浙贝母9 g、麦冬15 g、桔梗10 g、玄参10 g,浓煎特制,辅料包括透皮剂、粘胶剂、水化剂、控释剂等。穴位选择双侧肺俞、肾俞、太溪,天突。患者选择合适体位,以穴位定位点为透药电极片贴点,以患者耐受程度合理调整参数,开启治疗键。每次25 min,每日1次,疗程10 d。若穴位出现皮肤疼痛难忍、灼伤、起水泡或皮肤过敏需及时停止治疗,并立即处理。

1.6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6.1 主要疗效指标

①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及《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4]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主证:咳嗽、胸闷喘息、痰量、痰色质、咳痰不爽、舌红、苔少、脉细数;次证:咳声嘶哑、咽干口干、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按证候的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主证总分24分,次证总分15分。各项评分之和为中医证候积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重。②中医证候改善时间:每日治疗后询问并记录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如该证候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值≥1分即为证候改善;记录该证候改善日与治疗前1 d的天数差值。③中医证候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控制:积分改善率≥80%;显效:积分改善率为50%~79%;有效:积分改善率为30%~49%;无效:积分改善率<30%。显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6.2 次要疗效指标

①炎症指标: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②于治疗前后清晨在非吸氧状态下抽取2组患者桡动脉血2 mL,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③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肺功能:FEV1/FVC、FEV1%pred;④于治疗前后评价2组患者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问卷(mMRC)评分[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16]。

1.6.3 安全性指标

记录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常规、粪常规及心电图。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及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选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中的非等级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疗效指标

2.1.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1.2 2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胸闷喘息、苔少、咽干口干、盗汗、大便干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3。

表3 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M(QR),分]

2.1.3 2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胸闷喘息、痰量、苔少、盗汗、大便干结证候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4。

表4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时间比较[M(QR),d]

2.1.4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为85.71%(30/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2.2 次要疗效指标

2.2.1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WBC、NE%、CRP、PCT均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E%、PCT 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6。

表6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表6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2.2 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见表7。

表7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kPa)

表7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kPa)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2.3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FEV1/FVC、FEV1%pred 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FEV1%pred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8。

表8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8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

2.2.4 2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RC、CAT评分均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mMRC及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CAT 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9、表10。

表9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mMRC评分比较[M(QR),分]

表10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分)

表10 2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3 2组安全性指标评价

2组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Hb、RBC、PLT、ALT、AST、BUN、SCr、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AECOPD属中医学“肺胀”范畴,阴虚内热为其常见证型。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将穴位敷贴与现代医学物理疗法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治疗方法,具有药物经皮渗入吸收及经络腧穴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其药物局部有效浓度高,可有效避免内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及消化道的刺激,具有无创、安全、高效的特点[17]。本研究透药电极片的药物组成以百合固金汤为主。方中百合养阴润肺、清金止咳,生地黄清热养阴,熟地黄滋补阴血,共为君药;麦冬养肺阴、清肺热,玄参滋阴清热、利咽降火,助地黄滋肾壮水,共为臣药;当归滋阴补血,白芍敛阴养血,浙贝母清肺化痰止咳,共为佐药;桔梗化痰利咽、可载药上行于肺,甘草清热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本研究选取肺俞、天突、肾俞及太溪为治病要穴。肺俞补肺气、清虚热、宣肺定喘;天突宣肺平喘、祛痰下气;肾俞补肾固精、纳气平喘;太溪滋肾阴、清虚火。药物与穴位相结合,既可滋肾润肺,金水并调,又可清肺化痰,标本兼治,共奏良效。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喘息。观察组控制感染效果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百合、玄参、桔梗、甘草等药物抗炎抑菌作用相关,且多种药物成分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18-21]。本研究所用止咳化痰之品可助气道得以通畅,中医定向透药仪器兼有多频震动效果,使呼吸道阻力有所减轻[22-23],从而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缺氧、CO2潴留。观察组肺功能及CA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今后将深入研究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以期提供更清晰的结论。

猜你喜欢
阴虚内药疗法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指甲发黄当心糖尿病
伤湿止痛膏治盗汗
伤湿止痛膏治盗汗
六味地黄丸加减联合二甲双胍辨治阴虚内热证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无药疗法特色医疗专修班常年招生
无药疗法特色医疗专修班常年招生
首家无药疗法特色医疗专修班常年招生门诊实习 一专多能颁发全国通用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