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基于文化自信自强视角

2023-02-07 13:52葛秋月
理论建设 2023年6期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葛秋月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2023 年10 月7 日至8 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论断体现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文化建设规律,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创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文化体系,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时代意涵和发展旨归,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的理论框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向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的文化思想为经验。

(一)生成向导: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对文化给出明确定义,但他们的思想不乏文化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观点尤其根本立场和方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实理论底气的来源。

第一,文化离不开主体“人”。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立论,详细探究了文化何以产生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人类实践是文化产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归根到底是人创造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由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所决定。人作为文化主体,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不仅使现实世界打上人类活动印记、具备人化文明特征,也在交往中创造了一整套独有的语言体系和思维逻辑,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不同的文化符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人自身也得到了重塑和发展,变得更具文化创造性和能动性。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发展并行不悖,文化进步能够推动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民主素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实现全人类的发展和解放为价值旨归。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样需要重视和把握“人”这个文化主体,发挥“人”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涵养民众推进民族文化发展进程。

第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联系。人们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往往就会更加注重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食粮,“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2]。恩格斯还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3]。文化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不单由经济基础决定,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基础。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润物无声地影响着现实存在,促进物质文明的丰富。由此可见,文化自信自强与国家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文化地位、功能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统一起来考量,用与国家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来引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提振文化自信心、增强国家软实力。

第三,民族文化对于本民族和全世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具有民族性和差异性,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物质基础和生产水平,记录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和语言表达,对于培育民族品格、凝聚民族力量、延续民族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在人类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推动下,民族文化逐渐冲破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助力下,民族性的文化正在向世界性的大格局转变,民族文化更具世界意义,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普遍,文化的吸收借鉴也更加便利快捷。新时代,我们立足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民族文化贡献给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5]312,这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中华文化强大起来的必由之路。

(二)生成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成为支撑国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和涵养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文化思想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深厚根基。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文化如何自觉自立、自信自强的问题亟待解决。自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除了进行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侵略,也加强了文化的渗透,企图以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打击中华民族的自尊、摧毁中国人民的自信,一些中国人文化不自信心理开始出现。为摆脱这种境遇,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和制度,但都惨遭失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将目光聚焦到文化“病因”,用西方的“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进行文化启蒙。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有利于冲破封建礼教,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儒家文化危机,产生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心理。最终,文化重建的任务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建设与发展之路,重振文化雄风、再造文化辉煌。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焕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将古代哲人的智慧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原则中。在党建方面,党坚持的反腐倡廉汲取了“两袖清风”(《次韵吴江道中》)、“摆袖却金”(《顺宗实录》)的廉洁文化,大力开展党风政风建设,党内自我革命成果显著;在人民立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中国古代之民本观点,从“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中体会人民对国家的重要性;在生态文明方面,美丽中国理念承袭了道家的“天人合一”(《庄子·齐物论》)思想,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造福千秋万代;在对外关系方面,我国外交政策彰显着人类渴望和平的美好夙愿,和平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儒家“和为贵”(《论语·学而》)的道德准则……可见,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未曾被抛弃和冷落,反而与当今中国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念不谋而合,甚至也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方案。传统历史资源数不胜数、价值连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印记,塑造了自强自立的民族品格和气节,我们对此应当有充足的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赓续中华文脉,不忘历史、不忘本来,对认同历史文化、传承宝贵财富具有充分信心,在此基础上引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推进文化走向强大。

(三)生成经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

1.毛泽东关于文化自信自强的表达

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就豪迈地宣告,“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6],由此可见,他对于中华文化的再次崛起充满信心。基于对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他对文化建设尤为重视。他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纵向上把握历史脉络,学习“从孔夫子到孙中山”[7]534的历史,坚持以辩证方法和批判精神对待传统文化,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横向上拓宽眼界范围,主张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7]706,又要对其进行判断和甄别,“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7]707。这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充满自信,也在学习他国优秀文化过程中保持自信。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滋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自强表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将国家发展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也注重人民精神文明的塑造,培育“四有”新人。第一,他提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8],“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第二,坚持“二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强调文化是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要以高质量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第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同小康”理念就是取自《诗经》和儒家思想,这表现出对我国古老哲学的自信。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9],说明党有足够的自信和优势用科学理论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先进文化的深层底气也恰是来自五千年文明的底蕴。此外,他也重视文化的民族性问题,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民族生命体中经过长期实践孕育而成的品格。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塑造国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民族自信和自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现实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都能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另外,胡锦涛同志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10],用和谐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整套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增强文化实力。

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战略,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在总结提炼这些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自信为起点,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文化体系,并使文化自强达到了新高度。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意涵

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结合新时代文化发展情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从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人民至上、深化“两个结合”三个维度阐释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意涵。

(一)坚持党的领导,引领文化自信自强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将“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11]置于“七个着力”要求之首,足以见得党的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核心,回溯历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段时间,由于政治势力、派别的不同,整个社会上文化也呈现出繁杂多样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为重任,批判各种错误文化主张,保证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执掌全国政权,确立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系统调整了文化体制机制和指导思想等内容,不断强化党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和决定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东西方文化碰撞尤为明显,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现实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坚持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十分必要。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信自强的文化体系,必须能够应对各种文化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5]314,这为新时代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向上,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全党全社会在思想文化上更加团结统一。例如,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文艺精品明显增多,庆祝建党百年的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展现抗美援朝精神的《长津湖》、聚焦脱贫攻坚的《山海情》等主旋律作品,塑造了一个个勤恳劳动、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者形象,刻画了一代代甘于奉献、不畏艰难的共产党人面貌,激发了人民的自豪感,唱响了新时代的文化主旋律。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提高国民素养,塑造更加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坚持党对文化的绝对领导,就是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的能力,从党报党刊、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等方面落实强化工作责任,把握主流话语权,保证主流意识形态覆盖文化工作,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因此,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二)践行人民至上,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价值旨归,坚持文化层面的人民至上,就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保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同时,发挥文化人才的榜样引领作用。

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5]324,这是对“文化发展依靠谁”的回答。一方面,文化发展离不开人民的社会实践,需要人民的集体智慧。人民作为文化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参与到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新想法,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在文化创作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文艺作品的根本标准和尺度。文艺作品质量的体现不仅取决于市场和经济效益,更取决于人民的评判。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消极逃避市场检验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得到人民肯定的文化产品才能流芳千古。

人民是文化成果的获得者,这是对“文化发展为了谁”的回答。从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到“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再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追求文化的脚步不曾停歇。新时代以来,老百姓不仅仅满足于“吃好穿好”,而且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需要与日俱增,但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却不尽如人意,不平衡不充分的文化发展难免导致供需差异。文化硬件设施能在短时间内建设完成,而文化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能深入人心,才能达到提升人民精神素养的目的。立足人民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精神愿景,才能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和一应俱全的文化服务真正为全民所享有,增强人民在文化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人才是文化进步的引领者。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自强离不开优秀文化工作者的坚守和努力。“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12]11。文化名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文化的高水平,这就要求其强化法律意识、提高道德修养,遵守职业操守、抵制不端行为,台前幕后都要率先垂范,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此外,还要深入群众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阳春白雪式的文化创作因与群众生活相距千里而被束之高阁。总之,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具体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感,融入其中体验生活,才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文艺精品,引领社会文化新风尚。

(三)深化“两个结合”,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扬,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3],并深入探索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自强。

首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飞跃。“一个结合”的提法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何以运用在中国具体实际中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特色和优秀文化的结合也隐含其中。毛泽东曾说,不能简单、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使其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7]534。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融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两个结合”的表述,根源于“一个结合”,是对“一个结合”的突破和升华,将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强调出来,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认可的深层文化原因,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有了新的飞跃,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全新文化叙事逻辑。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耦合关系。这两者并非简单地嫁接和相加,而是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能科学预见未来社会,揭示的一般规律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普遍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累积千年而成的思想精髓,不仅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世界文化展厅中光彩夺目。虽然这两种文化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差异,但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在思维论证和价值追求上都有契合之处。例如,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解放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哲人也描绘了大同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辩证观点在老子的“福祸相依”论中也能找到相通之处;马克思肯定自然规律的唯物主义观点与荀子“天行有常”的唯物传统也不谋而合……这些共同之处都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转型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坚实地扎根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结合时代特征转化为鲜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二者有机结合之路,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注入长久发展动力。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旨归

从文化本身来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使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与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相结合;从文化现代化和文化传播角度来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目的是不断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确保2035 年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并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地走向世界。

(一)文化创新: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义,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要使文化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要进行文化创新,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契合点。“创造性转化”是指梳理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尊重原有发展规律,结合时代特点转化表达方式,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保留其核心价值同时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更好满足受众需求。“创新性发展”是指对传统文化中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进行汇总和提炼,创新具体内容的组织方式,或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渠道、多维度、多方面重组。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佳句“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12]26,将我国文化发展指向更高层次和水平。总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完成转化才能推动发展,才能有长久传承的前景;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发展将为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走好“双创”之路,要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4]如故宫博物院对馆藏文物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运用新媒体、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与企业、艺术团体等社会组织广泛合作,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推广,推出纪录片、图书等文创产品,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展览演出,新型文化企业、文化模式也应运而生,对开拓文化新市场、打造文化新生态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新型科技手段的运用,使传统文物栩栩如生,深受大众欢迎,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合。“双创”发展与当代科技思想相结合,既能使文化深度运用科学辩证思维,又能发挥科技造福人类社会的正向作用。

走好“双创”之路,要坚持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敢于打开国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世界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各国文化激荡碰撞、兼收并蓄。我们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先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科学、先进的文化果实加以学习和应用,在文明对话中创建本国文化发展新局面;而对于腐朽、落后的部分,特别是夹杂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成分,要怀有警惕之心并加以抵制防范,筑牢文化防御底线。我国文化要顺应历史和时代要求,抓住文化跨国界融合的契机、利用“他山之石”的价值,在交流中创新,推动文化跨越式进步并走向强大。

(二)总体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强国建设,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战略指引、构建了政策框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之一就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1],明确了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多个角度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了系统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5]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行稳致远的命脉和纽带。相较于以往“文化自信”的表述,“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明晰未来文化的前进目标和方向,体现了文化从意识层面向实践层面的飞跃,这不仅要求人们认同和肯定自身文化,而且要求人们在文化方面汇聚起团结伟力,自觉参与、主动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强大。

文化发展本质上就是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升华演进过程,要科学理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文化自信自强”命题,必须将文化自信自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认识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浑然一体、同频共振的。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先决条件。首先,各个社会成员只有具备了文化自信的意识和态度,自觉将个人与祖国紧密相连,担负民族文化的传播重任,由内而外传达文化自信的声音,然后才能在全社会营造精神自强的氛围,完成文化自强的历史任务。可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催化剂”,将推动民众创造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成果,进而引领国家进步和民族振兴。另一方面,文化自强是文化自信纵向推进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文化软实力的充分体现,是检验文化自信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文化自强是指向文化繁荣、发展、强大的目标。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良好基础。文化自强是目的而非终点,更是新的文化自信起点,为新的文化自信提供基础和支撑,进一步提高文化自信的强度,使我们更有底气谈论文化自信,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文化螺旋上升、动态延伸的过程。

中华民族能够创造出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培育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同样有信心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原则和指导,以文化自信自强为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人民自信增进民族自信,民族自信助力国家自强。

(三)文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地走向世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开放包容的,正指引着中国找准自身文化坐标,并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传播。文化、文明都是多样的,正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共同构成了“百花齐放春满园”。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并不意味着排斥、取代别的文明,而且这显然不符合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反之,包容、尊重其他文明才是正确的态度,能辩证地看待并吸收其他文明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对于中国而言,交流互鉴意味着我们秉持着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要坚持以清醒的头脑辨别外来文化的性质,反对外国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化解文化安全危机;又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充实完备本国文化,强大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第二,在追求价值共识中推动中华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揭示了资产阶级“普世价值”实质的同时,也设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向度,描绘了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特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靠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靠的是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我国是文化大国,也承担大国之任。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指明人类文明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所特有的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以人类共同利益为核心,超越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观”,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全社会的发展,突破了单一的民族和国家视角,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第三,在贡献中国智慧中推动中华文化传播。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就像一张能够漂洋过海的名片,承载着文化自信,传播中国的风土人情、价值理念,传递仁爱和合的精神特质,向世界展示我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文化上以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原动力,运用科技、新媒体等手段创新传播方式,走出了一条文化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扩大,让世界倾听中国故事、体会中国魅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深层智慧和中国文化发展模式不仅为想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又想谋求文化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而且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传统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