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2023-02-09 14:35陈一诚
时代法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价值观法治

陈一诚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纽带和思想道德基础(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3.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强调要将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来提升法律的道德性和道德品质(3)莫纪宏.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5):17.。从法理的角度来讲,这就是要统筹推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始终围绕着“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这两大基本问题展开,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内容的完备性,其要义具体而言可以分为“融入价值论”“融入主体论”“融入方法论”等三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多年的从政经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完备,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方面,引领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法治建设提供了价值引领,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者同向同行、相辅相成,共同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4)高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1-18(011).。

(一)历史必然性

“一切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概念的特征的问题都需要与产生法律的社会条件相联系来加以领会。”(5)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8.从历史传统来看,“德治”在我国数千年的国家治理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汉武帝时期奉行“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思想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延续着“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这一方略立足国情,对于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历史溯源。

进入新时代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也具有了新的内涵。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这一凝聚了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逐渐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6)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9-12.。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依法治理的良性互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提供了初步设想。2016年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的正式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入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这一要求在2020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进一步细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深刻指出,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这一重要论述引领着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内涵更加明确。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生命力,丰富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的确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从自身的从政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出来的(7)刘力.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的历史形成与当代实践[J].怀化学院学报,2022,41(1):53-57.。从历史传统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中华优良传统的历史传承;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二)内容完备性

首先,在立法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关注融入具体法律的微观层面,也必须注意融入立法体系的宏观层面(8)刘志刚,郭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发展及实现路径[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2,8(2):21-33.。在宏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通过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确立在宪法总纲中,上升为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为我国法律规范体系增添了一抹鲜亮的道德底色。随着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中共中央在2018年5月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国家根本大法与《规划》的指导下,目前在微观层面已有二十余部法律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2018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2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3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直接将“培育和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2023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明确规定,“立法应当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基本法律与普通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外,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也体现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也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中。

其次,在执法方面,有“良法”还应当有“善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9)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J].求是,2021(5):4-15.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执法工作具有必要性。《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社会治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执法的文明与公正,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而执法文明与公正的关键即在于合理裁量。在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基础上,执法者不应拘泥于形式主义的裁量基准,而是善于在价值的指引下,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创造性地适用基准,实现个案正义(10)周佑勇,周维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执法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25(6):111-121.。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执法裁量,能最大程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要求执法人员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释法说理的过程中,通过融法、理、情于一体,把握社会心态,引导社会成员践行核心价值观,达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再次,在司法方面,司法公正作为司法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价值理念在法治层面的具体体现(11)董翠翠,王淑荣.新时代司法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导[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3,9(1):57-64.。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中,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正。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意见》从11个角度对人民法院在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具体规划,要求法官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职业道德,并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促进司法公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裁判文书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释法说理,并将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解立法目的的重要指引以及衡量司法自由裁量权的重要标准。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发布的《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例》《人民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涵盖民事、行政、公益等社会治理的各方面,通过保护英雄烈士荣誉等个案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监督,在工作中加强民生法治保障。

最后,在守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全民守法,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道德规范是公民最普遍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是对公民最具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2)江必新,马世嫒.坚持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方向道路论为重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4):1-16+10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13)习近平.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J].求是,2020(22):4-7.。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要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以案普法等法治实践引领社会主义法治风尚,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法治教育以及法治人才培养。《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求在法治人才教育培养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通过爬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可以看到这一理论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全方位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进程中,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理方略的“致广大而尽精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要论述之要义

(一)融入价值论

融入价值论是指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实现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法律强化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这个局势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启动了全面遏制的战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颜色革命”现实危险犹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主流意识与多元化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14)张文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J].中国人大,2019(19):49-54.,新自由主义思潮广泛传播,有人“将西方的政党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超历史化、普世化,将西方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人平等的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化’”(15)王永贵.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J].红旗文稿,2015(5):8-12+1.,甚至借用“西方法治理论与学说”恶意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此,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近代以后,不少人试图在中国照搬西方法治模式,但最终都归于失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16)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J].求是,2021(5):4-15.。基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这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支配权、主导权,超越“言必称西方”的西方法治中心主义、超越主导法学话语体系的“西方法学”、超越西方法治万能主义的重要方式。

二是有利于良法体系的构建。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表明了人民群众对法律要求更高,对“良法”的需求也更旺盛。但何谓良法?或又该如何判断法“良”与否?有学者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所倡导的法治基本价值,是评价法“良”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创制良法体系的价值追求和实现良法善治的伦理导向。”(17)李林.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创新发展[J].法学研究,2016,38(2):3-22.也就是说所谓的良法不仅仅体现在立法调整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体现在其先进的立法理念之中(18)李富莹.良法善治: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义[N].学习时报,2019-07-10.。而“徒法不足以自行”,习近平同志为此给出了答案:“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守社会基础。”可见,良法的判断标准之一的全面依法治国所倡导的先进的立法理念或法治基本价值与宗旨,正是体现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立法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才能够构建良法体系,也就是说“将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法律才能契合人民的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才能真正为人们所信仰、所尊重、所遵守、所掌握,法治建设才能坚守鲜明立场、明确价值导向、坚持正确方向。”(19)高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1-18(011).这样的法律才能成为良法。

三是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体系需要依靠刚性的法律强制力来提升实施效果。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道德冲突情况时常发生,仅靠道德建设无法有效解决棘手的道德难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至上”思潮对传统道德冲击巨大,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就无法通过国家价值来强化道德认同,那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一句口号,社会道德整体提升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这突破了法治与德治漠不相关的传统思维定势,揭示出“融德于法”的法治治理(20)张文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1):5-54.,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升奠定了法治基础。

(二)融入主体论

融入主体论是指各地区各部门都需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执政党、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全体公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科学主张。

首先,执政党应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早在2013年他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要管党必须从严治党,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依规治党又是重要手段。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因此,要不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自觉杜绝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立法机关应当在科学立法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我国虽然在2011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法律体系的形成并不等同于法律体系的切实管用。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他反复强调“立法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立法机关将党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决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对立法机关的新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立法机关的行动自觉(21)肖北庚.在行政立法中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索,2021(1):151-160.。立法机关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次,执法机关应在严格执法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党的十八大将“严格执法”纳入到“新十六字”方针,习近平同志更是高度重视严格执法工作,他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他进一步指出:“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严格执法不单单的是机械地执行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要公正文明执法。“只有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融入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执法活动,才能解决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作为等痼疾,实现执法要求与执法形式相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22)马怀德,孔祥稳.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N]. 光明日报,2017-02-24(011).。各执法机关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使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行为得到提倡和鼓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和惩治(23)王燕霞,乔桂红.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N]. 河北日报,2019-12-25(009).。

再次,司法机关应在公正司法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公正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强调:“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此外,他对政法机关的道德标准作出了严格要求:“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4)徐汉明.习近平司法改革理论的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J].法商研究,2019,36(6):3-15.。可以说,司法机关在面对社会上、案件中不同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时,应当充分发挥好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坚决反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25)周强.坚持公正司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J].人民司法(应用),2018(16):4-19.。司法机关在处理这类案件和问题时,更加需要综合研判、慎重裁决,努力以司法审判维护社会公共道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中。尤其是需要为惩治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失德败德行为,提供相应的司法支持。

最后,全体公民应该在守法信法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根植于公民心中的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基础。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三)融入方法论

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其实就是一个方法论命题,它要处理的是通过厘清法律与道德等价值的关系,找到实现法治的路径(26)陈金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方法论诠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4):19-27.。那么如何实现路径,取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目标?习近平同志给出了答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一是需全面地融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强调坚持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他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要解决法治建设中“各自为政”的问题,切实增强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7)王晨.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J].中国法学,2021(2):5-19.。他指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28)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N]. 人民日报,2017-10-06(版号).为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公共政策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目的,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全面融入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是有重点地融入。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共产党人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分清楚主次、没能牵住牛鼻子,那么就会事倍功半、效率不高,习近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区分层次、突出重点。”(29)李富莹.良法善治: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义[N].学习时报,2019-07-10.目前在一些重要领域与环节,法律、政策对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保障不力,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而这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短板”所在(30)冯玉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要义和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4):11-18.,因此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地融入法治建设的同时,也要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融入,做到有的放矢,有重点地融入。

三是符合科学规律地融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法律直接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利益增益,能够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进行惩处,强制全体公民遵守法律规定,因此要遵循法治建设的客观规律,尊重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渊源。“搞宪法就是搞科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更是要尊重法治建设的规律。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时候,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就强调,“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又尊重立法规律,讲法理、讲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法理的维度看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注重把道德话语、宣传话语通过合适的方式转化为法理语言尤其是法律规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法治建设规律地融入法治建设中。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经验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运而形成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行动指南。在未来的法治建设中,我们要紧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步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作为指导,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持续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拓展、转化应用工作,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与进步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