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

2023-02-11 22:50苏觅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面人绣娘传统

苏觅

主题阐释

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只此青绿》《忆江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被推向高潮;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在作品中注入国风元素;乡野间、景区里时而可见穿戴国潮服饰纵情山水的身影。传统文化正以时尚文化的形式精彩呈现,带给人们的也不只是外在形式上的美妙,更在于可以激发人们去感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情感基因、人文精神、时代价值,从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人物传奇

刘思蔚:携手乡村绣娘闯世界市场

五颜六色的丝线,欢歌笑语的绣房,200多位各民族的乡村绣娘创作的上万件手工艺品,从广西桂林走向全球。这些绣娘的领路人是“80后”壮族女青年刘思蔚,她从小跟着外婆、妈妈学做布艺绣工,美术学院毕业后,在桂林成立手创设计工作室,从事手工艺创业已有15年。

文化交往往往跨越国界,她的网店收到不少海外订单,以北美、东南亚等地的华人为主。每逢中华传统佳节前夕,国潮、京剧系列都会达到销售高峰。2022年8月底,刘思蔚工作室的醒狮头盔等最新作品,还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的关注和点赞。

●解读

小时候喜欢画画,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开了服装店,后来携手乡村绣娘闯世界市场,刘思蔚这个“宝藏女孩”一步一个脚印,以家乡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为灵感源泉,将当地的瑶族刺绣工艺与现代时尚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中融入了国潮醒狮、生肖虎头等元素,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近年来,营业额屡创新高,得到了市场认可,也带动了一方就业。

如今正是手创设计的好时代,现在有消费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产品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受重视,越有文化的产品就越有生命力,所以,源于民族文化的创意设计才会越来越受欢迎。

郎佳子彧:“面人郎”让非遗炫酷出圈

“面人郎”诞生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郎佳子彧的祖父郎绍安。在郎佳子彧看来,三代“面人郎”的作品,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记录功能。从祖父到父亲再到自己,每个人的作品都与时代共振。祖父郎绍安走街串巷,用面塑将老北京的市井风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下来;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父亲郎志春,用面塑记录了当时流行的戏剧文化;郎佳子彧的作品则以更快的速度呼应热点。“每一代人的生活都有新东西值得展现,把流行文化放到自己的作品里,这是共同点。”郎佳子彧认为,传承传统手工艺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于是他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大家分享传统文化及手工艺品的故事,为年轻群体带去传统文化的滋养。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郎佳子彧用面塑创作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形象,用传统文化助力冬奥。

●解读

郎佳子彧在传统与现代间自由出入,既没有因循守旧,也没有为追求新潮与传统对立。如今才二十多岁的他已经捏了二十多年的面人了,他丝毫没有觉得枯燥。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就是一个载体,从诞生到结束,运载着面塑这项手艺,从上一代交到下一代。

如今,越来越多的像郎佳子彧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人、新生代传承人及其代表的文化从幕后走到台前,借助日新月异的科技力量为非遗传播传承打开新思路。这些年轻人,正在为形成坚定自信的中国文化出一份力。

刘佳盟:视频博主的评弹视听新空间

评弹是一门古老的“说唱”艺术,拥有400年历史。它由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组成,戏剧学大师俞大纲曾称其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刘佳盟与妻子高思静是评弹表演搭档,他的外公外婆均是评弹资深演员。2019年起,刘佳盟开始尝试借助网络平台,让传统艺术被更多的人看到,他买来视频拍摄设备,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定期更新视频,夫妻二人一起在家表演,还会发布他们和外婆一起在家化妆、准备演出和表演的视频。每条视频下都有很多粉丝参与留言互动,表达自己对评弹演出的赞美,对苏州话、东吴文化的兴趣。

●解读

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生态链断裂的趋势,忠实听众逐渐步入老年,年轻一代对苏州评弹感到陌生,非遗传承人数量与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种种原因制约着苏州评弹的发展。刘佳盟认为:“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评弹这门非遗文化,才能让更多人对评弹文化产生兴趣。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创新发展非遗。”通过网络平台让传统艺术被看见,让非遗文化被传播,是当下最有效且快速的手段。

莲青漪:以艺术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绍兴探索打造“文学+旅游”IP,以莲青漪的原创作品《狼毫小笔》为载体,推出国内首条网络小说IP旅游线路——“跟着小笔游绍兴”。这是国内首条网络小说IP游线,是网络文学与旅游融合的有益探索,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让历史文化遗存串珠成链,使普通山水成为有故事的景点。《狼毫小笔》正式动笔之前,从2014年到2015年的两年时间里,莲青漪精研史学,她把小说涉及的相关市志、县志、村志都收齐了,再把家里两万多册藏书中的相关章节都挑出来,又购买了大量新书,精研深读,勤做笔记。为了让文章更贴近历史,跋山涉水地实地调研也是常事。她说,不仅要写出小说的时代梦幻感,更要写出小说的历史真实感。正如读者评价的那样,《狼毫小笔》所代表的是一种寻根文学。莲青漪说,《狼毫小笔》的主题是“传承”,希望大家能拾起遗失在身边的美好,并把它们传承下去。

●解读

莲青漪以文学的初心,拥抱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为当下网络文学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子。她把家乡绍兴久远的人和事重新捡拾起来,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给同輩人、甚至更年轻的朋友听。她还建起了漓渚本地民俗书画爱好者群,推介当地文化旅游资源。这种全新的、时尚的、年轻人喜欢的文旅结合方式广受欢迎,证明了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文旅产业2.0时代的来临。

猜你喜欢
面人绣娘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孙空空 捏面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面人王
面人王
剪纸和捏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