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在“立德树人”中的路径研究

2023-02-12 11:08尚洪娟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抗联立德东北

尚洪娟

(辽宁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所以,党建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党建工作,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确保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质量。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格和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特定时期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拥有永恒的精神价值。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的党建工作中,挖掘抗联精神在“立德树人”中的时代价值,能够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也使伟大的抗联精神迸发出新的活力。

1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在多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抗联将士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2021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东北抗联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中,并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东北抗联精神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2]。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精神遗产,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宝贵财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3]可见,东北抗联精神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为:第一,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根本,这样才能坚持党的领导,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第二,东北抗联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磅礴的思想动能。爱国主义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基因,只有把祖国的发展放到第一位,才会更有担当,主动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书写者。第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确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就很难找准国家发展的方向。学习东北抗联精神,不断增强政治修养和斗争本领,才能经得起各种风险的挑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内和国际合作,如今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威胁和挑战,人类必须团结起来,才能确保世界和平与发展。东北抗联精神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伟大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

2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党建工作对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意义

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的党建工作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的品格、艰苦奋斗的意志,体现“立德”为本的思想,最终实现“树人”的根本任务。

首先,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东北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中。东北民众自发地组织起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体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对于青年一代来说,爱国主义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融入东北抗联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跟党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的品格。党建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在遇到困难时,他们需要表现出勇敢顽强的品格,这样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断取得新胜利。

最后,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东北抗联将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顽强地抗击日寇,表现出极其坚韧的品质,抵抗着装备精良的日寇,始终没有丝毫动摇坚强意志。在抗战中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党建工作中,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他们在未来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以高度的使命感来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确保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

3 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把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对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育人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根据高校的特点,采取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将伟大的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的党建工作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使抗联精神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能真正发挥出来[4]。

第一,将抗联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建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相关内容,系统地了解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有效地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对东北抗联精神有全面系统地认识。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具有永恒的力量,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仍然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而努力奋斗。在教育教学当中,需要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进行系统的阐述,为学生理解抗联精神创造有效的情境,并结合当今国际形势,深刻认识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当前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国内外反动势力对青年一代进行的非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一直影响着大学生。用抗联精神来武装大学生的思想,能够提高他们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抗联精神得到发扬光大,赋予抗联精神新时代的内涵。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发挥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与党建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站在理论的高度去评价和阐述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从国家和个人命运统一的角度去分析抗联英雄的事迹,并与新时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大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取更加丰富的方式方法,将抗联精神呈现给学生,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组织更多教学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始终站在一起,为学生树立践行抗联精神的榜样,使立德树人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和党建工作中。最后,要充分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和实践中,通过一定的主题,让大学生围绕着抗联精神去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深化对抗联精神的认识,把抗联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抗联精神,提高党建水平。校园文化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土壤,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党建的成果。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伟大的文化资源,东北抗联精神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红色基因,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等三个方面。首先,要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到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在校园中设立反映抗联精神的宣传板、纪念碑、雕塑等,让大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抗联精神;整理抗联历史资料、编纂抗联书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奠定大学生学习抗联精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做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从抗联精神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在学校的组织下,创建抗联精神研究和宣传社团,在深入挖掘抗联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定期开展抗联精神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以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一些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再次,在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中体现抗联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制度的制定中体现东北抗联高尚的爱国情操、顽强的革命意志以及不怕牺牲的精神,能够提高制度的政治内涵,让大学生更加自觉地去遵守。总之,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要以系统的眼光对待抗联精神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第三,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到党建活动中。高校党建工作不但要针对大学生党员,还要覆盖全体高校师生,在实践中要把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首先,学校要多组织一些党建实践活动,弥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不足,把东北抗联精神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大学生在活动当中去体悟东北抗联精神,并逐渐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体系当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其次,在党建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着党建的目标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去亲身践行东北抗联精神,使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从党建目标上来看,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对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不怕困难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为党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内容方面来看,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能够围绕大学生成长的需求而展开,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抗联精神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党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断从抗联精神中汲取力量,完善自己的思想政治体系。在活动中,学校党建部门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引导,不断地挖掘新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抗联精神就在身边。最后,在党建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根据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内容进行创新,特别是对那些参与热情不高的大学生,要专门与他们沟通,了解其中原因,并采纳他们的意见,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把党建工作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党建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给东北抗联精神的学习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互联网上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也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高校大学生是网络参与的主要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他们个人的思想政治体系并不完善,对网络信息缺乏判断力,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有机可乘,这就需要加强网络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使大学生能够找准思想政治方向,从东北抗联精神中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不断提高自身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首先,要建立网络党建平台。通过网络党建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东北抗联的内容,供他们去查阅和学习,并能够与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平等地沟通,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症结,深化对抗联精神的认识。其次,发挥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信息接收者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更不能对信息提出疑问。信息的交互性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了师生地位的平等。这就可以把东北抗联精神的学习和实践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积极的互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地提供帮助。再次,要遵循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有效地融入抗联精神教育内容,丰富党建形式。把抗联精神和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课程拓展传统党建工作的范围,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另外,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教师队伍,他们需要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东北抗联精神,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他们还需要掌握熟练的互联网教育技能,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传播抗联精神,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并采取多种形式让抗联精神在大学生的思想当中生根发芽。

总之,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在党建工作中融入抗联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来探索新的路径,这样才能让党建工作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抗联立德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大东北的春节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