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清晰

2023-02-17 16:40王香香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后娘土豆丝首尾呼应

王香香

范本呈现

忆母亲

◎肖复兴

(一)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

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二)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淚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三)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

车站里,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的那颗流血的心。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然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

技法提炼

1.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首尾呼应是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不仅能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而且能使含义更加深刻,使情感更加强烈、主题更加突出,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增强表达效果。本文开头“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一句独立成段,结尾又以“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收束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2.小标题衔接,条理清晰。

小标题的运用能够增加文章的条理性,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作者以“(一)”“(二)”“(三)”这种形式简单的小标题将全文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以下事件:“我”从来不喊后娘“妈妈”,还把生母的照片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母亲背“我”去医院;母亲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把自己18岁的亲闺女远嫁内蒙古,并在父亲去世以后,辛勤劳作供“我”和弟弟上学。每件事都体现了母亲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一个宽容大度、温柔善良、疼爱子女、吃苦耐劳、无私、有家庭责任感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3.层层递进,情感升华。

递进式结构的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易于读者接受。本文每个部分相互独立,但又不断深化,三个部分所述之事一件比一件大,作者的情感也一次比一次浓烈。第一部分,“我”只是对后娘有“好感”;第二部分,更多的是“我”被后娘感动,内心充满感激;第三部分,“我”叫了她两次“妈妈”,妈妈已然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的情感在递进式结构中层层升华,符合作者及读者对后娘的不断认识。

学以致用

时 光

◎王梓林

回顾旧时光,在流逝的岁月中,我窥见生活的美好都藏在平凡的酸甜苦辣中。

岁月不饶人,母亲为这个家无怨无悔地付出,她开始腰酸背痛、睡眠不足、焦虑……她总是顶着压力想把最好的给我,母亲的任劳任怨使我心头一颤,鼻子酸酸的。但当我们四目相对时,母亲的眼中有女儿成长的欣喜,女儿的眼中有母亲相随的幸福。岁岁年年,生活的美好藏在酸中。

期末成绩出来了,丰收的喜悦从我的眼里洋溢出来。考前几周,我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认真复习,攻克自己的短板,考场上,我奋笔疾书……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开心像烟花般在我的心中绽放,那种感觉就像在沙漠中饥渴难耐时,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捧一口甘泉,清甜无比,沁人心脾。俯仰之间,生活的美好尽在甜中。

深夜十二点,很多人已进入梦乡,但我的房间灯还亮着。古人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先苦后甜,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定会吃生活的苦。我相信,在苦之后,迎来的会是更多的甜。虽然学习很苦,坚持很累,但我依然揉揉太阳穴,日复一日,只为品尝到美好的甜。似水流年,生活的美好藏在苦中。

寒假的时候,看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于是,一天中午,我决定大显身手。焖饭自然不成问题,关键是炒菜。复杂的菜炒不来,我就想到了简单的土豆丝。炒土豆丝时,我瞥见炉台旁边的辣椒粉,想起爸爸妈妈都喜欢吃辣,就顺手洒了一把辣椒粉,顿时呛得我两眼流泪。中午爸爸妈妈回到家,吃着我炒的土豆丝,每一口都要就一大勺米饭,但还是咧着嘴,时时发出“嘶嘶”的声音。我劝他们别吃了,可他们却显出了从未有过的开心。“女儿做的饭,好吃!”时光荏苒,生活的美好藏于辣中。

人生旅途,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只要细细品味,总能于其中品出美好的滋味来。

【山西晋城市中原街中学】

●点评

作者紧扣自己的生活,于平凡小事中采撷典型事例,表现了作文的中心。四个小标题整齐有序,采用并列结构,使全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作文开头写道“我窥见生活的美好都藏在平凡的酸甜苦辣中”,结尾写道“人生旅途,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只要细细品味,总能于其中品出美好的滋味来”,首尾呼应,深化了主题。

猜你喜欢
后娘土豆丝首尾呼应
土豆丝的无奈
酸辣土豆丝
后 娘
后娘
首尾呼应
神奇的“首尾呼应”
学做香气诱人的土豆丝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尽孝宜早不宜晚
如何快切土豆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