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2023-02-18 19:04昆明理工大学杜永梅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云南革命红色

昆明理工大学 杜永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反复叮嘱要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直接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为云南在新征程上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凝聚奋进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党的光辉照云岭——云南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云南的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成就突出、特色鲜明,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大致可分为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文献、红色事件、红色文艺等类型。

红色遗址最为突显,据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截至2022年6月,全省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其他遗址362个,总计2265个,数量在全国居前10位,有红军长征过云南革命遗址,有党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前辈等学习、生活或工作过的旧址,有云南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遗址等。

红色人物以不同的历史时期来划分,革命时期主要有王复生、王德三、吴澄、罗炳辉、聂耳、闻一多、李公朴等,建设和改革时期主要有杨善洲、杨杰、杨维俊等。既有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也有抗日爱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等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的重点统战对象,涉及的对象非常广。

红色文献既包括革命者们早年创办的红色刊物,号召穷苦人民起来与反动派作斗争、宣传抗日、提倡民族团结等留下的红色标语,也包括近年来陆续公开发布的云南地方党史、红色人物传记等红色著作。

红色事件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云南革命先驱创建中共云南党组织、扎西会议的召开等,也包含了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云南党组织的建设,以及多次大起义等。

红色文艺主要包括红色纪录片、红色电影、红色诗词、红色歌曲、红色话剧、红色歌舞剧、音乐广播剧等,形式较为丰富多样。

这些资源是我们亟待开发的思政教育资源宝库,云南高校可立足自身实际,选取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云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

(一)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推进思政课创新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较强,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思政课上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低,思政课的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情况。

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给新时代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元素,在弘扬爱国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立德树人以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实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与作用。红色文化融入本土思政课教学,不仅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观引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还能激活思政课课堂,使思政课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与质量;新的教学元素的加入与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彰显。

(二)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

云南红色文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人类求解放”的理论主题,它不仅是云南人民寻求解放的历史,也是全中国人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寻求解放的重要历史;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一部分,是群众史观的重要体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弘扬与传承云南红色文化,要让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头脑、进教学,让红色教育浸润人心。通过思政课助力云南红色文化传播,能让广大云南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省情与党情,加深对云南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力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质疑,让云南红色基因的传承后继有人。云南红色文化之美与信仰之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数当代云南青年奋发前行、锐意进取、勇当排头兵、弘扬主旋律。

(三)强边固防,维护边疆团结稳定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多民族聚集,云南红色文化体现了云南人民浴血奋斗,为云南解放而不断斗争的历史;体现了云南人民改天换地,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历史;体现了云南人民日新月异,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云南实践的历史;体现了云南人民跨越发展,奋力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中共云南地方组织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在遵循党的总路线和总方针大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从云南具体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出了符合云南实际的政策和策略,进行了艰苦探索与实践。边疆、多民族的特殊性决定了云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也决定了云南红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是云南历史上的革命史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把云南红色文化融入本土思政课教学,从历史维度贯穿云岭高原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强边固防,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团结稳定,使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云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一)“一本书”:《大众哲学》

“一本书”,即云南腾冲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艾思奇所写的《大众哲学》一书。该书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进行了系统介绍,文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堪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法宝。

今天,艾思奇的故居仍悬挂着这样一首诗:“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尤输仰令名。”一本《大众哲学》何以抵过百万兵?艾思奇为何被赞誉为“人民的哲学家”?其本人又有着怎样的经历与传奇?带着学生,从这样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问题出发,寻找背后的答案,不仅让沉寂多年的红色文化活了起来,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通俗易懂的《大众哲学》到内涵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再到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艾思奇本人的革命经历到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实践。引导学生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一首歌”:《义勇军进行曲》

“一首歌”,即云南玉溪籍著名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从抗战最强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聂耳是天才音乐家,又是革命者,“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有着非常强烈的教育意义。首先,要梳理历史脉络,从聂耳自身的成长经历与革命经历出发,了解其创作的投入与满腔热情,感受其人格魅力与爱国情怀;其次,要以小见大,透过作品看历史,深入挖掘《义勇军进行曲》等伟大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精神特质;最后,落实到今天所处的新时代,号召当代青年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力量,让聂耳精神与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聂耳是玉溪的,昆明的,也是云南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让“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活起来、新起来、传起来,融入思政课中有关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学,提升其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对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启示。

(三)“一条路”:红军长征过云南

“一条路”,即红军长征过云南所走的路。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进入云南,经过云南省33个县,取得了战略性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在红军长征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

在这条长征路上,有扎西会议的伟大转折,它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选举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是纠正错误、坚持真理的生动体现;有着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的战略奇迹,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体现;有着红军战士坚定信仰、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和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还有着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情,是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有着对边疆民族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各族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

这条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发生了太多铭记史册、令人难忘的故事,在讲述理想信念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爱国主义、群众观点、民族团结、统一战线等知识点时均可融入。

(四)“一群人”:为云南的革命、建设等努力的人

“一群人”,即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及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期涌现出的云岭大地榜样人物。

既包括云南籍革命伟人(如白族第一代共产党员张伯简、革命先驱“王氏三杰”——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等),也包括在滇学习、生活或工作过的杰出人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前辈(如李公朴、闻一多、朱德等);既包括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杰出人物,也包括在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如杨善洲、张桂梅等);既包括上述榜样人物留下的名人故居、革命遗迹、红色器物(如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西南联大旧址等),也包括传承的红色精神(如“一二·一”运动精神、杨善洲精神、老山精神等)。这些榜样人物,是云南边疆百年辉煌历史的奋斗者、牺牲者、创造者、实践者、书写者和见证者。

此部分素材非常丰富,首先,可以把这些红色人物按不同时期进行分类;其次,挑选出部分代表人物,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思政价值与育人价值;最后,按不同的需要进行融入,重点突显红色人物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感染力。此外,还可以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把云南红色文化分角度、分层次融入思政课教学,如:在“知”方面,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查阅红色文化资源,课上讨论及分享,课后总结归纳并上交成果,了解在云南这片热土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红色故事,加深对云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学会发现身边的红色资源。

在“情”方面,采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影片欣赏、参观考察、宣传宣讲等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慕课、新媒体、雨课堂、VR、虚拟课堂等新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亲身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和心灵震撼,从情感上增强对云南红色文化的认同;在“意”方面,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云南红色文化资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其所蕴含的历史渊源、哲学意蕴和时代价值;最后,在知、情、意相统一的基础上,把对云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体现出来。“行”是对知、情、意的外化与实施,要求学生最终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云南红色文化的认同,做新时代云南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把云南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有其独特的红色之美与信仰之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在云南“三个定位”的迫切需求下,面对新征程、新挑战,我们更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红色文化的立德树人功能,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增强文化自信,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猜你喜欢
云南革命红色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红色是什么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红色在哪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