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3-02-19 15:3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思政信息化

何 琴

(三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应用、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应具备对知识的辨析能力,推进知识共享,激励全民参与创新型社会,以大众创新、知识创新、开放创新为宗旨,实现知识型社会的美好梦想[1]。

1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之一,为应对网络信息化观念的冲击,需要教学模式的网络化、信息化。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今知识型、创新型社会的新要求。为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潮流,高校思政课必然需要接受新媒体、新技术的熏陶,从而引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成果的数字化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3]。

近年来,国内外一直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的引导作用,重视学生需求,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依托于现有的信息技术,创建线上教育教学平台,利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混合式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教师利用线上资源讲解知识,线上资源建设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其次,教师在线下教学活动中检验并巩固线上知识学习,在完成线上学习后,学生需要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接受教师对学习情况的检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全过程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开展评估,让学生能够有更明确的发展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改变原有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提升思政课教学效率。

2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2.1 教学模式改革为提升教学实效性创造可能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各类新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交流模式发生巨大转变,可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共同帮助下实现无障碍沟通,打破空间限制[4]。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首先,利用电子产品,学生可以获得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能够让大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高效完成思政课程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其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时代背景相契合,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可实现线上线下的教学联动,依托教学方式的创新多方面展开思政教育,全方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其能改变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主动发挥能动性,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2 教学模式改革为丰富教学内容创造机会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线上线下协作教学为主要模式,建立健全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升级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教学的引入,为高校思政课堂带来更多可能性。首先,教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划分教学的各个阶段,也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材料归纳。在课前预习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线上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根据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收集材料,以补充原有思政课教学内容;其次,课中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化的知识内容具象化、简单化、生动化;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实践的协调。课后部分,师生可以就知识疑点进行线上讨论,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无法解释的部分,也可以及时搜集信息,以达到对线下教学知识架构补充的目标。除此以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加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价值,让各高校教师都能够共享已经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

2.3 教学模式改革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线上教学平台以及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将更多的网络资源综合起来,为高等教育在知识传播方面提供新方式及新思路,但是网络学习只能作为补充,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毕竟网络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习者的监控,而将线下优势与线上学习相补充,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及调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次,传统的课堂与网络教学都有其优点及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将二者结合,核心是形成优势互补,以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例如清华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是采用“慕课”与线下教学结合,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的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3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思政课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本领恐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其教学本领直接影响育人效果。信息化背景下,思政教育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结合高校思政教师学历、教学经验等现状,部分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与教学要求存在显著差距,教学方法与青年学生接受度之间也存在差距,使得部分教师存在本领恐慌。在此情况下,若教师依旧采用原有教学方式,必然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从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等多方面改进思政教育,以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

3.2 混合式教学模式缺乏相对应的制度支撑

思政课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建立需要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撑,不仅需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也要持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监督体系、评估体系、激励机制。部分思政课教学改革缺少调研和论证分析,制度建设未结合具体阶段情况和思政课教学特色来建构体系,造成资源浪费,与现阶段思政课教学目标不匹配。如果缺乏完善、系统的监督机制为思政课教学制度设立框架界限,将难以继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6]。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发展并不同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整,而相应的监督体系、研发团队、科研项目等软件建设却相对滞后。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深度开发与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3.3 学生对线上线下教学重视程度有所失衡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思政课教学建设引入新的模式和思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思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大量教学资源,随时随地接受知识的普及和再传播,跨区域、跨时间、跨学科的交流成为现实。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使易受新事物影响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线上教学,而忽视线下教学的实用性。线上教学是对基础知识的传播,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而线下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着重针对难点和重点[7]。传统课堂面授模式是混合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混合式教学的基石,是教师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中,要注重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把握面授课的功能定位,突出主题教育特点,牢牢抓住面授课程的教学精髓,从而深化、拓展线上教学模式,使线上线下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确立基本原则和立场。

3.4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充分

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多方面优势,网络化、媒体化、知识化、大数据化等相互叠加、融合交错。强强联合,多方位整合发展,虚拟数字化应用,网上贸易的发展,云端化服务的再现,实现了平台的大集结、跨区跨界的融合互作、不同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同圈层的相互交流、大数据分析的资源整合等。但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互联网的应用仍较为浅显,未深挖互联网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真正价值。高校中互联网技术人才团队组建仍处于低级阶段,思政课线上教学研发团队处于筹建阶段,研发产品对象具有盲目性和探索性,面临失败风险。

3.5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网络终端应用开发难度大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高校投入大量资源来实施和操作,教学终端和平台建设架构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项资金予以支撑,好用、实用的App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建设完成,且开发难度系数大。同时随着环境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后期终端的维护和升级也需要大量人力参与,这些必然造成优质资源的稀缺,以及教学资源、经费的浪费。当前,各高校侧重开发线上教学项目,将大量精力投入研发方面,缺乏实践论证和检验,盲目开发教学终端、系统工程,与推广运营信息技术的初衷相违背。而由于缺乏人才、技术的支撑,缺乏贴合校情的计划方案和设计原理,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得适用的应用平台或终端开发难度极大,制约优势教学资源在线上网络中的作用发挥,阻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8]。

4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4.1 以服务学生为前提,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9]。一切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的教育,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等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质;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性与政治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学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这要求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及运用,促进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进而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及水平向纵深迈进。

4.2 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速信息化改革

为顺利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还需完善教学监督机制,加速信息化改革。一方面,高校应完善信息化建设,通过硬件设施的完整及软件建设的进步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为此,高校应组建专门的信息化工作队伍,在与思政教师的密切合作中明确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应有的软硬件设施需求,同时结合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从专业化角度改善建设滞后的局面,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从人力、资金及技术等层面保障改革的顺利开展,同时形成必要的教学监督机制,在引领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应对外部环境冲击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改革的持续深入,在解决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其教学质量,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阵地的作用。

4.3 正确对待教育信息化,建立数字化教育模块

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领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将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以思政课为主题的数字化教育模块是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一部分,是思政课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思政课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互动课程设计等内容逐一实现数字化管理,形成以思政课为主体、实践性为方向的整体数字化教育模块,也是应对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协同性差的重要举措。

4.4 以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教学内容创新为关键

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师在课堂上拥有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优质教育软件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为核心的优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进而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长采取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形式,向学生输出以知识应用为创新目标导向、学用结合的新颖教学内容,并通过网络平台和实践基地来辅助学生展开形式多样化的学习,形成线下课堂、线上网络、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有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利用网络海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开展新理论、新原理的科研活动,进行专业学术探讨,创建科研项目,创新、丰富科研内容,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效结合,更有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4.5 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提升师生信息化教与学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引发的教育改革已从萌芽状态逐渐壮大起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向更深层次突破,走向成熟阶段。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提升师生信息化教与学能力,使其树立信息化理念,掌握本学科对应的专业信息化技术及熟练操作技能,加强师生信息化素养;打破教学资源不平衡现状,汇聚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力量,构建省级、市级同区域资源共享系统。在信息平台上汇集优秀教师教学讲解案例、研发项目创新成果等,挖掘整个教师体系的智慧,共享教学经验,协同解决思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一套专门针对高校思政课的标准体系,促使思政学科具有普遍参考的价值标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思政课知识共享共赢广泛体,为下一阶段思政课混合式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思政信息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