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2023-02-19 15:32孙静静王忆南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精准互联网+育人

孙静静 王忆南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1200)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学生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展工作。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为思政工作信息化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思政工作与互联网相融合,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发展模式。

1 “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适应时代发展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互联网中的活跃群体,对互联网依赖度较高。互联网为大学生信息获取、资源共享方面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联通的特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于上述背景,大数据、人工智能、AR、5G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效果,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高校要打造“互联网+思政”融合的教育模式,让互联网成为思政工作发声的“聚集地”、思政工作效果的“倍增器”、思政工作创新的“推动器”。

1.2 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课堂教学、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在校大学生多是“00后”,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成长的一代,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独立,强调自我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位学生个体成长背景、理念认知、思想价值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化特征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化特征,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把学生所需所想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心[2]。例如传统知识传授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输入—输出”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已不适应现有的教学环境。高校应顺应时代背景,建立双向的、互动的、多维度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日常工作平台延伸至互联网平台,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回复,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把服务落到实处。

大学生群体性格各异、成长环境差异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深入思考存在问题,针对大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对大学生的需求进行高效、精准的回应,促进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在思想观念、行为养成、知识体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资源、学习本领、掌握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互联网信息资源较为繁杂,有正面信息,也不乏负面言论,而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误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有明是非、辨真理的本领和能力[3]。

“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出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教育教学不再以某一个体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网络信息的“发声者”。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及时转变,从单一到多元,树立主动性思维,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交流体系,对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进行全面服务,做到思政教育时时开展、处处开展、人人开展[4]。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发挥网络思政的价值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2.1 双主体性

思政教育的“双主体性”是指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辩论、合作等,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互惠共利的局面,发挥双方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双主体性”转变了传统单一的思政工作直线输入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建设的能动性。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是实施主体,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双方获取资源提供了便利,为双向交流沟通提供了实时平台,改变了传统教师单向的信息知识传输。

“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全局统筹、思路引领、路径规划等内涵建设上,具有统领性、前瞻性。教师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先,从学生群体实际出发,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5]。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积极加入思政教育活动中,进行思考、梳理、反思和质疑,主动与团队探讨关键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自主性比以往明显增强,还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业规划、班级管理、活动策划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渴望与思政工作者进行双向的、平等的沟通,愿意在学习中、在思想碰撞中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2.2 便利性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高校思政工作的科学化、数据化、规范化,提升了思政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如在新生入学线上报到中,可借助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收集学生的数据,包括学生生源地信息、联系方式等。在新生入校前,辅导员对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后续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借助学习通、智慧云平台等创建班级及课程,上传相关学习资料、拓展性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支持。教师对智慧系统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问题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和服务。智慧校园系统可以根据部门、学生需求来定制具体服务,实现“私人定制”,相关部门在获得授权后,可以抓取系统内需要的学生数据,避免重复性、机械化的劳动,不仅降低人工成本,也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优化学生的办事流程,推动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3 精准性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中提到了“精准思政”,体现了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对思政精准化的期许。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共享、实时传播,进一步凸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同质化、单一化的弊端。“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主体及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依托互联网平台赋能大学生精准思政工作,对于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协同性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政教育“精准化”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依据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生涯规划、职业发展等,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政教育全过程进行精准化判别,实现培养目标精准化、需求识别精准化、养成教育精准化、育人困境精准化、反馈调整精准化,对思政教育精准施策,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精准思政注重日常思政工作的开展,将思政工作做在日常细微处、学生需求处,满足学生个体个性化需求。精准思政从对学生的管理转为侧重对学生“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思政工作贴近网络、依靠网络、善用网络,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让思政教育和互联网相互融通。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3.1 构建“三全育人”协同体系,拓展“大思政”育人格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从“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维度开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6]。“三全育人”下“大思政”格局应该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突出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的中心环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打破思政教育的边界和限制。

3.1.1 全员参与,多方主体协同

全员思政育人模式,强调网络思政的多主体协同育人。“互联网+”背景下思政工作参与者广泛且多元,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家长外,学校相关服务部门也是参与主体,如信息技术处、后勤管理部、宣传部等,还有由学生群体组成的部门,如学生会、学生社团、宿管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需要形成网络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家庭等主体多方互动、协同推进、共同发展的模式。高校要整合育人主体资源,实现“人人参与”育人的局面,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统筹、协调、分配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全校整体发展,健全思政教育规章制度体系,明晰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学校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职能部门保障服务、辅导员班主任示范引领、专任教师教育引导、家庭积极参与的多方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7]。

高校一般设置了不同部门负责相应事务,便于开展日常工作,这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工作的交叉,开展活动时存在分散性、碎片化现象。学校需建立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学生服务平台,部门间协同共建参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多部门进行数据收集、资源共享、活动开展、校内治理,实现校内外资源数据的互通共享,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3.1.2 全过程渗透,多阶段衔接

全过程育人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育人全过程。入校前通过QQ群、微信群、智慧校园系统等互联网平台摸排新生基本信息,便于新生辅导员在开学报到时对学生做到针对性施策,对有班委经验的学生可以提前锁定为“潜在班委”,帮助辅导员在入校之初与学生建立联系;可以提前发掘有才艺或爱好的学生,为新生主持人等比赛准备“种子选手”。在校期间,根据各年级侧重点及学生个体需求,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入校后,做好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衔接,通过班会、讲座等让学生了解大学中的重点事件、重要节点,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大二、大三阶段,重点强调专业知识的获取、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抓班风、强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筑牢理想奋斗信念。大四阶段,根据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就业和升学,为即将升学的学生提供就业政策的咨询服务,为就业学生做好简历制作、面试、就业岗位地域信息等方面的建议、引导和服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多阶段的精准衔接。

3.1.3 全方位联动,多维空间联动

在高校思政工作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服务保障、素质养成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推进政治理论制度化、心理辅导系统化、服务保障温度化、走访调研具体化、谈心谈话常态化,全方位、多维度地提高思政工作育人的空间和质量。

思政教育在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把握育人主阵地的基础上,要发挥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文化育人、资助育人等多方联动的育人作用,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8]。团委可以将“国潮”“国风”等蕴含中国文化的主题元素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开展民族歌舞服饰展演、传统美食品鉴等活动,让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元素的认同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常规事务性工作上,通过互联网智慧平台对学生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实时采集、有效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波动、突发情况等,为心理健康辅导的精准化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借助互联网智慧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如“云分享”“云讲座”“云义诊”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等服务。

3.2 依托“互联网+”数据平台,提高精准思政的实效性

3.2.1 基于学生群体画像,进行精准思政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将个性化、精准化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推动思政教育的内涵式、持续性发展。依托“互联网+”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思想、心理、择业等方面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和分析,精准构建学生群体画像、宿舍画像及个体画像。依据精准画像所反映的学生情况,动态、全面地掌握学生群体和个体信息,进行精准施策,达到精准思政的育人成效。

对班级学情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学生学风相关数据,如进出图书馆次数、自习室学习时间、借阅图书次数、四六级和专业技能证书获取情况、奖学金等,分析班级学生学习习惯、班级学风学情。对学业困难学生,分析其学习成绩、宿舍氛围、日常时间消耗占比等,综合分析原因,针对性开展讲座、线上线下学业帮扶;对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体育锻炼出勤率等数据整理汇总,分析学生身体素质,针对性开展体育类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类学生群体,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在校园内的消费频率、消费金额、生活费进行统计,实现困难生群体的精准资助。

首先,通过智慧云校园平台学生大数据的分类、分析,得到直观、可量化的数据,如学生行为特点、养成习惯、兴趣爱好,思政工作者可依据数据进行精准的学生需求识别、行为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互联网收集的数据客观性较强,避免了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对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更具参考价值。再次,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实时传播性,缩短了以往数据传递的滞后性,可实现学生学业数据、思想动态、教学评价信息在学生管理者、职能部门间的及时传输,从而优化学生思政工作的效率。最后,“互联网+”让思政工作者实现了一些日常事务的智能化,如评奖评优、宿舍查寝等,让思政教育工作者从机械的、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有较多的精力聚焦于学生的学业指导、就业规划和思想引领,开展精细化、专业化的教育引导服务工作,实现精准施策。

3.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精准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建设中,可以提升思政工作的覆盖面、生动性和感染性,理论与实践融合,形成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助力和合力。校园建设要突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实践、参观等活动,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热点话题和思政教育的切合点,明确校园文化和思政融合建设目标,并且制订具体的计划路径,将校园文化、思政教育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用身边鲜活的内容增强思政的感染性。例如,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全国千万大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可以突破以往线下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全国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共上一堂课。“红色足迹的云参观云打卡”“云毕业典礼”等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开展,可以促进“互联网+”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融合。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活动时,举办《长津湖》《金刚川》等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开展大学生青年实践团“寻访红色足迹”、红色“微视频”制作大赛等,通过深入的、系统的、生动的爱国主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力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转化为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结合的坚定信念,并矢志不渝地进行实践。

4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特点,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建立思想引领、网络赋能、精准思政、协同推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提高思政教育的精准度,夯实思政教育的基础,推动思政教育在“三全育人”协同育人机制下,在“精准施策、精准思政”的助力下继续提质增效,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和新业态。

猜你喜欢
精准互联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