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热点·展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探析
——基于VOSviewer的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2023-02-20 09:16李俊余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发文共同体中华民族

李俊余,安 敏

(1.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499;2.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术界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依据和基础、机遇和挑战、实践路径展开多维度研究,并取得诸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关成果,发文量呈明显的规律性增长趋势。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基础上透彻把握研究现状,对于我们增强问题意识、把握热点议题和明晰研究方向,加快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进而构建系统完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进入CNKI期刊库高级检索页面,以篇名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献为检索对象(数据采集时间为2023年3月6日),匹配方式为“精确”,来源为“中英文扩展”,共检索到文献1716篇,剔除会议通知、征稿启事和学习体会等非学术文献后得到1685篇,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除使用CNKI自带的可视化工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文规律、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期刊来源进行计量分析外,还运用VOSviewer1.6.18对所选期刊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VOSviewer1.6.18是由荷兰莱顿大学技术研究中心的VanEck和Waltman开发的一款基于Java的计量分析软件,关键词和作者共现是该软件分析CNKI期刊文献的两大方法,它以频率为核心指标,对期刊文献所包含的关键词进行网络分析和降序排列,并对无效字段和同义关键词进行剔除与合并,从而将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以科学知识图谱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线段的粗细代表关键词之间联系的强弱,而距图谱中心的远近则代表关键词中心性的强弱。

二、文献特征分析

(一)发文规律分析

运用CNKI可视化分析工具,以年份为横坐标、发文量为纵坐标,绘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文趋势图(如图1)。同时,借助SPSSAU对该领域的累积发文量进行回归分析,R2值为0.893,这说明年份能够解释累积发文量89.3%的变化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F检验发现,F值为41.592,P值为0.001,这说明该模型的构建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条件下,进行自变量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年份回归系数值为320.286,t值为6.449,P值为0.001,这说明年份会对累积发文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建立模型公式为Y=-610.286+320.286X,该模型能够为学术界判断该领域研究成熟度提供依据。

图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文趋势图

如图1所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文趋势总体符合普赖斯文献增长规律①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4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2017—2018年,该阶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起步探索阶段,发文量分别为3篇和29篇,研究成果相对匮乏,该阶段的研究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密不可分; (2)2019—2021年,该阶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化发展阶段,发文量分别为83篇、223篇和592篇,文献数量增长迅速,该阶段的研究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加强民族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要求密切相关;(3)2022—2023年3月,该阶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持续热度化阶段,发文量分别为678篇和62篇,特别是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之后,学术界继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总之,目前国内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保持稳定态势,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二)核心作者分析

刘敏等人认为,作者发文的定量分析能够反映出某一研究主题的核心作者与科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状况。①刘敏、李兴保:《移动学习领域的可视化引文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第44—49页。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量M=0.749(Nmax)1/2,Nmax代表发文数最多作者的发文量。通过CNKI计量分析可知,Nmax=12;经计算,M≈2.6,故选择发文量≥3篇的作者作为统计对象。如表1所示,发文量最多的是高永久(12篇),其余依次为纳日碧力戈(11篇)、詹小美(10篇)、陈立鹏(9篇)、李静(8篇)、沈桂萍(7篇)、杨胜才(6篇)、武永江(5篇)、马伟华(4篇)。然而,这9位作者的发文量仅占总发文量的4.27%,这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较为分散,核心团队尚未形成。

表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作者统计表

(三)研究机构分析

陈宝国等人认为,研究机构是科研共同体的主要载体,核心研究机构是该领域科研共同体的主要“孵化器”。②陈宝国、殷海涛:《基于CSSCI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可视化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1—10页。根据普赖斯定律,研究机构发文量M=0.749(Nmax)1/2,Nmax代表发文数最多机构的发文量。通过CNKI计量分析可知,Nmax=139;经计算,M≈8.8,故选择发文量≥9篇的机构作为统计对象。如图2所示,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央民族大学(139篇),其余依次为西南民族大学(55篇)、新疆大学(53篇)、中南民族大学(45篇)、云南大学(41篇)、广西民族大学(40篇)、南开大学(39篇)、贵州民族大学(31篇)、中国人民大学(29篇)。然而,这9个机构的发文量仅占总发文量的28.01%,这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的机构合作较为分散,科研共同体尚未形成。

图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机构分布图

(四)期刊来源分析

李俊余等人认为,期刊是作者学术成果的集成,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①李俊余、刘会柏:《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第22—29页。根据普赖斯定律,期刊发文量M=0.749(Nmax)1/2,Nmax代表刊载数最多期刊的刊载量。通过CNKI计量分析可知,Nmax=71;经计算,M≈6.3,故选择刊载量≥7篇的期刊作为统计对象。如表2所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刊载71篇位居第一,《贵州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分别刊载45篇、44篇、22篇、15篇、11篇、9篇。然而,这7个刊物的刊载量仅占总发文量的12.88%,这说明国内顶尖刊物对该主题文献的刊载量较少,该主题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表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期刊统计表

三、热点分析

在VOSviewer1.6.18中分别选择分析单位和方法为关键词和全面计数,设置关键词最低出现频率为10次,在合并同义词和剔除无效字段后进行共现分析并绘制共现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出现1132次,是中心性最强的关键词。从分布形式上看,这些关键词呈现出关联性强和覆盖面广的显著特征,因而可以将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点议题概括为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依据和基础、机遇和挑战、实践路径五个方面。

图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

(一)科学内涵

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工作。董慧等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社会意识,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产生并得以延续的精神存在,具体包含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身份认同三重内涵。①董慧、王晓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及铸牢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21—30页。李曼莉等人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历史生成和实践交互的产物,是客观心理认知与主观行为取向相统一的社会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集体认同。②李曼莉、蔡旺:《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基本问题》, 《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第12—19页。高承海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复杂心理过程,既是全体人民对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亦是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国家的精神归属与情感依附。③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2期,第24—30页。

基于上述概念界定,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辛玉玲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铸牢各民族的大一统意识、命运与共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共有精神家园意识以及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意识。④辛玉玲:《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内涵》,《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16期,第237—238页。武永江等人从民族信任角度入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各民族信任关系的培养、信任情感的接续和信任文化的创建。①武永江、邓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任内涵、价值及其策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第31—37页。此外,武永江还以民族情感心理为视角,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不断铸牢各民族的生命意识、思维意识和文化意识。②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内涵、诉求及其策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60—67页。已有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尚未达成统一性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自身身份“本民族”和共有身份“中华民族”之间共同性和一致性的长期性过程,涵盖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五个维度。

(二)价值意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具有现实必要性,也具有长远的根本性意义。杨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归纳为四点:一是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二是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整体意识与情感联系,使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取长补短,从而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三是有利于增强各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包容性与多样性,激发各民族文艺工作者的文化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弘扬注入新活力;四是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主旋律意识,共同抵制境外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思想保障。③杨欢:《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南方论刊》2019年第8期,第18—20页。

李昊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其次,有利于帮助各民族深刻理解“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后,有利于唤醒各民族荣辱与共的意识,促进各民族自由而全面发展。④李昊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价值意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4期,第18—21页。平维彬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能提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综合能力,又能为增强各民族大团结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⑤平维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价值》,《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10期,第26—27页。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具两重价值:从国内范围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利于健全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从世界范围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对西方多元文化主义和差异政治理论的有力回应,也是对苏联民族理论、政策和制度的反思与超越,为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协调族际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依据和基础

近年来,学术界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依据和基础。刘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依据和基础归纳为五点:一是各民族共同开创了祖国的辽阔疆域;二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构筑了紧密的经济网络;三是各民族都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充实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要素;四是各民族在历史上均致力于抵御外来侵略和压迫;五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⑥刘云:《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理论观察》2020年第5期,第33—36页。项梅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依据和基础。①项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攀枝花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第14—18页。

李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依据和基础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政治基础;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经济基础;再次,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高和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文化基础;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及其践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②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14—20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需要法治来为其保驾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立法体系的渐趋完备为新时代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四)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增多。马福运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大有利条件。③马福运:《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思考》,《中州学刊》2019年第7期,第9—15页。邹丽娟等人从三个维度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从情感表达看,各民族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倍感自豪,均有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从文化发展看,各民族在长期文化创建过程中塑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民族关系看,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开创了和谐共存的新局面。④邹丽娟、伍佳:《新时代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1期,第36—43页。邹雷等人以“互联网+”为视角,认为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和运用为中华文化资源的整合、民族平等理念的贯彻和民族力量的凝聚带来了无限可能。⑤邹雷、霍苗、李婷婷等:《“互联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应用研究》,《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第101—105页。“微时代”教育资源的高速共享、教学空间的加速重构和教学平台的不断交互为民族地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唯有如此,方能化挑战为机遇,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高进以民族地区为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三点:一是民族地区的部分成员怀有民族本位意识,一定程度阻碍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推进;二是部分民族地区的语言交往仍存在困难,一定程度阻碍了各民族的言语沟通和情感表达;三是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⑥高进:《铸牢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社科论坛》2020年第4期,第11—14页。商爱玲等人把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三股势力”和境外反动势力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大障碍。⑦商爱玲、朱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第27—34页。包国祥等人认为,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维护各民族文化特色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⑧包国祥、白佳琦:《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26—31页。新媒体时代网民身份的复杂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网络舆论的隐匿性为网络民粹主义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身份认同和行为倾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五)实践路径

实践路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价值依归与逻辑结果。孔亭着重从制度层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路径:首先,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贯穿于民族事务治理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其次,要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和提高各民族政治参与水平的实际效能;再次,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法治体系,培养和提高各民族依法处理民族事务的法治思维与能力,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最后,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破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和难题,补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不断增进各民族民生福祉。①孔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29—37页。

周平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增强国民意识统一起来,更应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充分整合中华文化的资源与力量。②周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学术界》2020年第8期,第5—16页。陈立鹏以心理学为视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归纳为四点:一是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唤醒各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正确看待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差异;二是要在主流价值观指引下矫正民族认知偏差,拉近各民族的心理距离;三是要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是要在尊重各民族语言的前提下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率,打破各民族间的沟通壁垒,着力构建各民族互嵌式交往的社会结构。③陈立鹏、薛璐璐:《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34—40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有形、有感和有效上出实招:就有形而言,要以能看见和可触碰的方式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发掘和塑造各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气质;就有感而言,要以有力度和有温度的方式唤起各民族情感共鸣,切实增强各民族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有效而言,要时刻防范和化解民族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步实现民族工作制度之“制”向民族事务治理之“治”转化。

四、未来展望

近年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并趋于体系化,为新时代我国协调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事务提供了大量指导性意见。然而,目前相关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法融合和实践经验提炼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唯有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补齐研究短板,方能推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随着核心作者群和学术共同体的加快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日益成熟,但原理发掘和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一方面,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文本分析和政策解读基础之上,相关理论依据的探讨较为薄弱,研究的学理性有待增强。因此,未来要注重从原理层面进行深度剖析,特别是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历史合力理论、“大一统”理论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等有机融入理论研究、思辨分析和规律阐释的各个环节,以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历史性、逻辑性和规律性,从而为构建系统完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另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概念,这导致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界定难以形成统一认识,也由此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积累和研究深度不匹配,研究体系缺乏共同概念支撑。因此,未来要将抽象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有机结合起来,廓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外延、特征和基本结构,不断弥合概念界定分歧。就概念操作化而言,应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划分为知、情、意、信、行五个维度,将其细化为若干指标并设定相应问题,设计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问卷和量表,为实证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工具辅助。

(二)重视学科交叉与方法融合

就学科视角而言,学科发文量是作者发文量的间接表现形式。因此,结合普赖斯定律,学科发文量M=0.749(Nmax)1/2,其中Nmax表示发文量最多的学科。通过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可知,Nmax=1341;经计算,M≈27.42,故选择发文量≥28篇的学科作为统计对象并绘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分布图。如图4所示,近年来学术界主要从行政学及国家管理、高等教育、文化、中国政治和国际政治、中国语言文字、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与传媒、体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学科入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科交叉与融合正蒸蒸日上。值得注意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系统、长远的战略性工程,仅凭单学科之力难以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因此,未来要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跨学科研究,着力塑造1+1>2的学科动能新优势,争取产出更多创新性成果。

图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分布图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学术界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严谨使用定量研究和思辨研究方法的文献较少。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部分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分析与路径探讨趋于主观化,一定程度阻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入推进。未来,要加强研究方法的融合与迁移,特别是要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范式的转换,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特别注重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的结合,全面把握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从而为学术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参考借鉴。

(三)深化实践经验提炼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在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具体化、如何把中国特色民族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效能以及如何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提炼。

首先,目前学术界大多从“五位一体”层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相关对策建议过于宏观且缺乏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未来,要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和把握不同民族地区存在的特殊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符合其民族工作发展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由宏观性向具体化转变。其次,目前基于制度之维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颇丰,但就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实际效能的研究较为缺乏。未来,要强化制度优势研究,特别是要将中国特色民族工作制度的显著优势贯穿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逐步构建起国家、民族和民族成员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联动机制,广泛调动各民族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民族工作制度优势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效能的有机转化。最后,目前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衔接性不强,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尚未成熟。未来,大中小学要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定符合各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进头脑、润心灵、化践行,从而不断健全、完善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之间必将达成良性互动,必将唤醒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为,进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发文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校园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