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02-23 06:02马雪婷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生儿满意度

马雪婷

【摘要】  目的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 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产妇及新生儿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孕周、体重、分娩方式、分娩期间总产生时间、产次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观察两组服务流程满意度、对母婴知识的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率等。结果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观察组服务流程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0天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妇产后护理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从而改善产妇对母婴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对母婴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母婴护理;新生儿;满意度;母婴知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5--03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产妇产后护理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同时国家二胎计划的实施,导致我国的二次孕产妇增多,对孕产妇护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1]。产妇行产后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其产后状态,使母婴机体健康水平及产妇产后恢复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改善产妇就诊体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在坚持母婴产后安全为主要原则的前提下,遵循一切以母婴为关注点,将传统护理模式进行进一步转化[2]。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实验,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0月- 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产妇及新生儿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孕周、体重、分娩方式、分娩期间总产生时间、产次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9.11±2.13岁;平均孕周34.41±1.42周;平均体重73.64±6.45kg;产妇分娩方式:7例为剖宫产,8例为自然分娩;产妇分娩期间总产程时间7.12±1.45小时;产次:经产产妇5例,初产妇10例。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30.42±2.12岁;平均孕周34.39±1.52周;平均体重73.82±6.52kg;产妇分娩方式:6例为剖宫产,9例为自然分娩;产妇分娩期间总产程时间7.21±1.39小时;其中经产产妇7例,初产妇8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分娩方式、分娩期间总产生时间、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产妇产检资料、个人信息等完整;经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娩出胎儿;母婴分娩后状态良好,无分娩并发症、合并症及风险事件等;产妇分娩后精神状态良好,沟通交流正常,个人意愿能够做准确、清晰表达。经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高龄产妇;非单胎妊娠;母婴状态欠佳,分娩后续接受相关治疗;产妇患有精神类、心理健康类疾病;超早产;产妇或其家属存在视听功能障碍;妊娠期间患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新生儿相应疾病的调查,对新生儿实施体检,排查其有无新生儿疾病及先天性疾病、遗传疾病、肢体残疾等,评估新生儿身体健康水平。新生儿接种疫苗,并对其实施卫生清理、沐浴,并为其穿着家属所提供衣物、以包被对其进行包裹。

1.2.2  观察组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内容包括:

(1)新生儿护理: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的皮肤表面缺少溶菌素,容易发生感染或擦烂。因此,护理人员应认真彻底的做手消毒后再接触新生儿,如果家属或产妇存在感冒或皮肤感染等疾病,应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除此之外,新生儿尿布需要及时更换,特别注意新生儿的臀部,如果出现红臀的现象,要使用适量的红霉素软膏进行涂抹。新生儿抚触时间在5~10分钟/次,每天两次,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做普及讲解,告知其日常生活中新生儿沐浴、哺乳及衣物增减、休息环境等方面注意事项,并指导家属为新生儿营造舒适睡眠环境,以增进新生儿对生活环境适应性。与此同时,宣讲新生儿常见病、高发病,就致病成因、诱发因素、病症反应特征、危害性等做细致说明,以增进家属对于新生儿常见病防控意识,有助于新生儿未來成长发育。

(2)母婴饮食护理指导:告知产妇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重在强调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让产妇充分了解产后初乳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指导家属对产妇产后膳食结构进行调整,在加强营养物质补充的同时,饮食要保持清淡,并就传统高油、高脂饮食对产妇产后恢复、泌乳等方面的影响做出细致、详尽的讲解,从而使产妇在分娩后,能够均衡摄入营养,避免因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或乳腺疾病,维护产妇良好产后机体状态.对于新生儿辅食方面,要适当添加,以确保新生儿的营养充足。

(3)产妇日常护理指导:产妇要加强自身身体情况观察。密切关注产妇产后变化,比如产妇的恶露情况、颜色及味道等。如果产妇恶露现象长时间存在,并且恶露量多,颜色鲜红,应马上去医院进行就诊,防止病情出现恶化。除此之外,会阴部有切口的产妇,应告知其每个月对自己的伤口进行处理,保证切口清洁干燥,同时不要进行盆浴。45天内不要进行房事。母乳喂养的产妇在对新生儿哺乳结束后,需要对乳房进行及时的按摩,同时进行吸乳,防治出现剩余乳汁堆积,预防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4)心理支持:作为家属,应给予产妇更多的支持和理解,留意产妇平时的生活状态,观察产妇是否会出现疲倦、失眠、抑郁等情况,如果出现产后抑郁、失眠等不良心理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以保证产妇最快时间内适应当母亲的角色。

(5)产后保健:产妇产后精神状态有所恢复后,采取一对一面谈方式,就产后常见情况、产后恢复阶段常见病做讲解说明,同时对盆底肌修复、产后生殖系统保健、妇科保健知识做细致讲解,提高产妇产后相关知识认知,强化其产后保健意识,有助于对分娩后存在盆底肌损伤的产妇及时进行临床干预,从而提高产妇生殖系统健康水平,对其预后生活质量做到有效保障。

1.3  观察指标

(1)服务流程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评估问卷评价医疗工作中服务流程的满意度,满意度指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總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母婴知识掌握率:通过自制的评估问卷,对母婴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分为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三个标准,总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总例数×100%。

(3)母乳喂养率。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务流程总满意度比较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观察组服务流程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母婴知识掌握情况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观察组母婴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观察组产后30天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产妇而言,分娩过程中体能消耗巨大,其机体各腺体激素分泌情况随胎儿娩出将出现大幅度变化,身心状态呈现明显波动,易引发异常情绪,干扰产妇产后机体复旧。其产褥期生活质量、产后机体健康水平等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存在极大危害性[3]。

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调整其产后状态,一方面可以减轻分娩对其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另一方面则可使母婴健康得到维护,从而在产妇产褥阶段,保持其生理及心理状态稳定。避免产褥期疾病及产后并发症,维护产后生活质量,促进产后生殖系统复旧,提高新生儿机体健康,保障其能够健康成长[4]。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因时间集中等各种问题容易造成混乱。虽然具备护理干预作用,但效果不理想。其护理效果、干预作用不能达到预期,产妇对其接受度明显不佳。母婴床旁护理的干预措施、护理方式等方面均能够充分符合产妇的各方面需求,且在护理过程中兼顾新生儿,因此也符合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特征[5]。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强化护理质量,对干扰产妇产后恢复、影响新生儿健康等因素,能够做到充分管理及有效疏导。且护理过程中,个人精神状态、母婴健康等得到保障,使其产褥期生活质量提高[6]。通过构建产妇、产妇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良好关系,为优化护理服务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产妇和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共同营造轻松、和谐的就诊氛围。母婴护理模式是从传统护理模式中慢慢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改善了母婴床旁护理效果,提高了产妇生活质量,相比其他产科护理干预措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作用、干预有效性等均较高。

本次研究母婴床旁护理产妇母乳喂养率为100.00%(15/15),而采取传统产科护理产妇母乳喂养率为53.33%(8/15)。张海颜等[7]在研究中指出,母婴床旁护理能够提高喂养成功率。可见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增进产妇母乳喂养意愿,使其母乳喂养率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从而改善产妇对母婴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对母婴的护理质量。

4  参考文献

[1] 田利红.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人人健康,2020(14):504.

[2] 路亚红,张蕊娟.探究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干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 123,130.

[3] 刘建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197.

[4] 徐小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实践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6):1015-1016.

[5] 刘同花.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20,5(5):172-174.

[6] 卢蓉,郑雪君,余丽华.“3H”护理模式在产科母婴床旁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6):38-40.

[7] 张海颜,麦美红,李敏婷.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对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163-165,172.

[2022-11-12收稿]

猜你喜欢
新生儿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