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2023-02-24 05:49齐向军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体育风尚 2023年2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

齐向军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个性也得以张扬。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师生、生生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隔阂,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因此,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交往的概述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于高校而言,其主要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双方共同成长及进步。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认识到教学交往的重要性,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针对这种现象,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教学交往问题的研究,并且还要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质量能够有所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就是因为部分高校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所以忽视了对教学交往方面的建设,最终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会阻碍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1]。

二、高校体育教学交往的缺失及其原因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特点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并且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可以发现,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广泛的。通过相关调查可以看到,目前在我国高校当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像其他学科一样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都将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上,从而忽视了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要作用。因此,导致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放松身心的一门课程。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果想要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只是一项简单的身体锻炼运动,它更是一项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二)教学交往的理性分析

在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包括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所以很多人认为只有学习成绩才会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较强,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并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等等,这些因素同样非常重要。而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想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那么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考虑。其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其自身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展开[2]。

(三)教学交往缺失

在对于教学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认为教师和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们也会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因此,要想使得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开展下去,那么就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高校当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且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支持这一工作的展开。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限制,才导致了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进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对于学生成绩方面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同时还会严重制约到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种现象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和改善。

(四)缺失原因

1.教学模式的误导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教学模式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和运用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这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交往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有些教师只注重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动作技术要领,而忽略了对他们思想上的引导;还有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制约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3]。

2.高校学生的特点

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这也使得高校体育教学交往出现了问题。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如果不重视这些因素,那么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

3.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

在进行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后,我们就可以对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们自身所存在的差异性;其次就是由于学校和老师都没有重视起体育教学这一块内容,并且也没有将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最后则是由于学校和老师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教好这门课程,所以才会导致现在这样一种状况的发生。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那么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去看待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计划和方法。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不断地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二个方面就是应当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不断地去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交往的构建

(一)改革教学制度

在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以及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所导致的。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从多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和研究,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出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结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教学作为主体,然后再去考虑其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改变传统观念,让大家都意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同时也是促进自身不断成长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还需要加强重视程度,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其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尤其是针对一些重点学科而言,更是如此,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最后,则是要做好相关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以便可以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展开。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于教学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确保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同样也是为了实现教学交往这一理念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说一定不能忽视。

(二)改革体育教学要求

在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去。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体育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明确不同阶段所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等内容。另外,还应对现存的教学观念加以改进,以便能够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工作开展。最后,还应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

(三)实行个性化教学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对于不同性格特点和身体状况的学生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以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者是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从而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再结合这些情况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四)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导致其失去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说,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修养,并且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五)加强体育教师素质建设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因此,要想使得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对于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其次,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还必须拥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最后,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还必须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好处。而高校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重视其体育课程的设置。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中我们却发现,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体育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课堂上出现了大量无效或低效的交往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向前迈进。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