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与高校体育课堂的融合

2023-02-24 05:49戴薇四川轻化工大学
体育风尚 2023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体育

戴薇 四川轻化工大学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健身价值。然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传统武术文化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高校体育教育应承担起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责任,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文化素养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武术文化与高校体育课堂的相关概述

(一)武术文化结构

武术文化由不同层面组成,每个层面都不会单独存在。其表层包括练习、战术理论,技击技术中层包括武德忠、义、信、刚、毅、勇、诚、礼节行为准则还有习武精神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和思想境界慎独等上层结构。

(二)武术文化有机结构和相互间的影响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武术技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准则。武术文化具有有机的结构,并且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

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的相互影响密切。武术技术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人们对身体力量、技巧和战斗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同时,武术技术也受到武术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的指导。例如,武术追求的是和谐、平衡、柔韧和内外兼修,这种价值观念贯穿于武术技术的各个层面。

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历史上,武术技艺常常与军事战争、民族保卫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武术文化也受到了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武术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三)高校体育课的特点和意义

在高校中,体育需求因个体差异而异,他们对技术和战术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与基本功练习相比,他们往往没有太大的兴趣,容易放弃。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采取一些策略,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并增强他们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满足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还应该提升自身的武术修为,并改造竞技武术,以适应他们的需求。在武术学习过程中,综合理性和感性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肢体练习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技巧。这种综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武术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功能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逐渐显现出特有的价值。

(一)武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调节学生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问题,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然而,武术练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为心理健康提供帮助。武术的训练强调身体和呼吸的配合,类似于身体放松疗法,具有促进心理放松的效果。

在武术练习中,学生们需要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通过舒展的动作和深呼吸来放松身心。这种身体与心理的协调练习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促进身心的平衡和舒适感。通过不断练习,大学生可以提高对身体的感知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武术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团队合作和礼仪规范,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在武术教育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相互尊重,并遵守规则和道德准则,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素养非常重要。

(二)武术教育强化学生防身自卫

武术教育对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和威胁,尤其对高校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不安全的环境和潜在的威胁。因此,通过接受武术教育,学生能够学到一些实用的防身技巧和自卫方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历史上,武术在战争和抵御侵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勇气和战斗力。在现代社会,学生通过接受武术教育,能够学习到有效的自我防护技巧和战术,从而保护自己、家人和国家的安全。同时,武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各种攻防技巧和动作,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这不仅使他们具备了更好的身体素质,还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更加迅速和有效地做出反应,采取适当的自卫措施。

(三)武术教育促进中西方高校体育文化共同发展

中西方体育文化在追求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具有自己的价值。西方体育文化强调发掘人体潜能,通过高强度训练突破生理极限。这种追求带来了优秀的竞技成绩,但也容易引发不良事件和过度竞争的问题。

相比之下,我国的武术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追求顺应自然规律。它注重的是身心的平衡和内外的和谐。这种文化能够调和行为,弥补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一些弊端,使人们更加注重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实现了共同发展,并达到了一种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西方的竞技精神和拼搏意识与中华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综合体育文化。这样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能够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和国际交流的深入。

三、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武术教学

近年来,传统武术文化面临抨击,引发了对中华武术的质疑。这种负面评价在大学生中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导致他们对融入武术教学持有怀疑态度,进而影响了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在高校中,武术教学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课程更倾向于重视文化类体育项目,而轻视武术项目。教学模式也更加偏向于西方奥运项目,忽视了对传统武术的教学。这种状况导致了武术教学范围的狭窄,无法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优势和价值。

此外,由于高校普遍减少了危险性高的项目,武术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推广受到了影响。一些传统武术项目由于其技术要求和风险性,可能被认为不适合在校园环境中开展,从而限制了武术教学的普及和推广。

(二)缺乏专业素养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武术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专业武术教练的教育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体育教师在武术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往往无法胜任武术教学的工作。他们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术,难以将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其次,退休的武术教练缺乏传承,无法将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传统武术文化的流失和衰退,难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传承。

(三)教学设施不足

在扩展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因素。其中,专业场地和设施是一个关键问题。武术教学需要适宜的场地和器材,以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训练和实践。然而,高校对于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缺乏专门的武术场地和设施。

建设专业的武术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场地租赁或建设、器材购置等。这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是一个经济负担,限制了他们在武术教学方面的发展。没有充裕的课程资源,武术的创新与摸索自然就缺乏了应有的底气。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优化措施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武术文化,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一)弘扬武术精神

中华武术是历史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当前高校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为了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高校可以通过宣传片和教学专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武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习武欲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其次,教师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教学,传授武术技术和知识。他们可以在课堂上渗透武术文化,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和相关人物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涵。

(二)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建立双师教学体系,安排两个教师负责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环节。这样可以确保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具备扎实的基础,并能够更好地将其传授给学生。

其次,应该为资质较高的教师提供深造机会,通过培训、研修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和武术水平。这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武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设教学基地

为了提升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和预防机制。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专业的教学场地,确保能够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武术训练。这包括宽敞的练习场地、安全的器械设备和适当的保护措施等。

其次,高校应该配备专业的设施和设备,以支持武术教学的进行。这包括各类武器和器械的提供,以及音响设备、镜子和摄像设备等辅助工具的配置,以满足学生学习和训练的需求。

另外,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这包括制定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高校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以应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或突发状况,及时提供急救和治疗。

五、结语

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与高校体育课堂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武术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健身效果和精神价值,可以为高校体育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和内涵。通过将传统武术融入体育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竞技精神。同时,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依靠高校平台的支持和推动。因此,通过深入挖掘和融合传统武术文化,高校体育课堂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提升,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体育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