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内涵意蕴、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2023-02-24 09:47曼,蒋敏,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广州起义场馆革命

付 曼,蒋 敏,谢 玲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革命奋斗史,是一篇红色大型史诗[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广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这里,1923 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 年举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 年爆发了广州起义......。 这座城市曾经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革命故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寻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价值意蕴和弘扬路径,传承好广州起义红色精神,不仅能够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读懂党和人民赓续前行的精神密码,更有利于广州乃至广东各地红色资源的高效运用,引导人民大众持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理想信念,为南粤大地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开创新时代提供精神动力。

一、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内涵意蕴

(一)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1927 年11 月下旬,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利用粤桂军阀混战之机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前,成立了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革命军事委员会,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任委员长,并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叶挺任军事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 12 月11 日,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下,起义部队向广州市十几个目标同时发起进攻,经过浴血奋战,基本实现了“两小时赤化广州”。 起义军占领广州当天,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维护工农权益的法令,宣布成立工农红军。 广州起义的爆发,震惊了中外反动派,他们紧随其后勾结起来对起义军进行反扑,试图扑灭革命[3]。 面对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局势和强大的敌对势力,广州起义的革命者们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反抗反动势力的斗争中。 不幸的是,起义军民伤亡惨重,从珠江长堤到朱执信学校,沿途尸积如山,血流成渠,造成恐怖世界[4]。 战斗中,起义军领导者张太雷遭武装袭击,不幸牺牲,5700 多名革命士兵和群众惨遭杀害。 他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成为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一切反动势力的英勇反击,近百年过去了,这种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经久不衰,成为激励新时代人民军队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打敢胜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勇于尝试、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

广州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的多个第一次,体现了勇于尝试、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 如,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第一次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等,这些尝试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广州起义第一次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创建新型革命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这一举措开创了中国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先例,为后来各地相继建立苏维埃政权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它给了全国革命运动以明确的旗帜——苏维埃的旗帜,引导并推动了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此后,苏维埃的红旗“极广泛地散布到中国——从广州到满洲,从上海到四川——广大的工农贫民兵士中”[5]。 同时,广州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强调了人民军队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坚持党指挥枪、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奠定了牢固基础,使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的忠诚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有了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子弟兵,党进入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纪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6]。 广州起义所体现出的勇于尝试、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面临各种风险考验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断探索、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勤于反思、坚持实践的求真务实精神

广州起义的失败,以血的代价证明了:在国民党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大城市,想通过革命暴动取得胜利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起义的失败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认识到只有到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的广大农村发展力量,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夺取城市和最终赢得整个革命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起义的失败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初期面临的两大挑战:第一,需要强化党自身军事力量,打造一支能打胜仗、不怕牺牲、政治思想成熟、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人民军队;第二,必须纠正错误思想,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和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坚持正确的革命信念,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广州起义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勤于反思、坚持实践的求真务实精神,不仅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提供精神指引。

二、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我国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多次对红色精神进行重要论述,指出“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7],“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8]。 广州起义红色精神价值深厚,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永恒的时代价值,这种红色精神能够在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真理、实现民族梦想的有力武器。

(一)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教育价值

广州起义红色精神是优质的红色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我们今天开发运用红色精神,挖掘红色精神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为了发挥红色精神的思想道德引导、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革命传统、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学习与感悟,使受教育者加深对党执政的认同感、对党的拥护和热爱,达到政治情感认同和自我教育的效果。 近年来,广州起义纪念馆开展了丰富的红色教育活动,以主题展览、理论宣讲、沉浸式研学、话剧展演、经典诵读等形式为载体,吸引了大量青年学生、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感受红色精神的洗礼与熏陶,满足了群众学习教育的需求,反响良好,教育效果明显。

(二)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非教育价值

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是社会活动的实现者。红色精神对个体实现教育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有助于实现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价值。

首先,政治认同价值。 红色精神具有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夯实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价值。广州起义红色精神浓缩了一大批革命先烈牺牲奉献、开拓创新、不断总结、不懈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次次从挫折中奋起、在奋起中不断成熟,逐渐找到一条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对党、对国家无尽的热爱和拥护。 总结广州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定了新时代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助于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经济推动价值。 红色精神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红色精神对个体具有激发动力的作用,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红色教育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能够带来经济利润。 比如,红色旅游等经济活动,能够带动红色场馆或革命老区发展旅游产业。 近年来火爆的红色影片、红色节目、红色研学等红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也已经带来了不俗的经济效益。 再次,文化传承价值。 红色精神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为根基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红色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因此,广州起义红色精神具有继承民族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时代文化的重要价值。 最后,生态优化价值。 红色资源多集中于偏远的山区和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利用红色旅游可以改善、转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动力、增添活力,也有助于人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广州起义虽然发生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同样也有助力人们形成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三、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弘扬路径

(一)深挖精神要义,增强宣传引导

深入开展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内涵研究,挖掘其精神要义,形成主流的、权威的观点,通过主题场馆的各类活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学习,大中小学校的教育引导,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共识,是传承和弘扬好广州起义的红色精神的首要举措。

第一是加强研究。 从当前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精神来看,均出自中央领导的讲话、文件、会议等官方公布,或是学术界经论证后的权威认定,因此,广州起义主题纪念馆、人物纪念馆、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应深入合作,把握事件、人物、文物等载体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本质,统一阐释,权威认证,形成传承和弘扬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基础。第二应重视宣传。 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传播渠道,在当代人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纪念场馆要适应当代受众的学习偏好,加大对主流新媒体平台(如公众号、抖音、B站等)的官方资源建设,有助于正确、严肃地传播广州起义红色精神,引导广大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二)优化资源整合,强化技术应用

当前,与广州起义事件、人物相关的场馆分布广东省各地,亦不乏散落民间的档案、文物等,因此应加强对相关红色档案、文物的征集和保管。同时,各馆藏资源的流动性低,对红色历史叙事的关联性弱,必须依赖现代化技术进行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互联共享,进而提升红色精神宣传的主动性和生动性。

一是加强多馆协作,建立联动机制,进行优势互补。 不同红色场馆和相关机构之间可以成立联席会议或合作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分享红色资源、经验和成果,共同深入挖掘广州起义历史,提升红色资源整体价值,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宣传,增强红色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色历史,为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内容和体验。 此外,红色场馆可以共同策划和举办红色主题展览,围绕特定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展开,充分利用各自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形成全面展示红色精神的力量。 这样的共建共享展览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观者,扩大红色精神的影响范围。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数字化建设和运用。 红色场馆可以积极寻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用于数字化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的数字化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 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此外,红色场馆可以共同推进数字化建设,将历史文物、资料和展品数字化,建立共享数据库,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 通过数字化处理,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和展品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真实、生动的参观体验。

(三)满足时代需求,创新传承形式

弘扬广州起义红色精神要跟上时代脉搏,符合当代受众的需求,因此要创新传承形式。 一是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将广州起义纪念馆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与其他红色场馆相连接,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线路。 这条线路将串联广州市内的各个红色场馆,将红色历史的珍贵遗产串联成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为游客呈现出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 通过联动宣传,红色旅游线路将向游客全面展示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是融入创新元素。 例如相关主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场景和英雄壮举;或开发红色教育APP,通过游戏、动漫等形式传递红色精神,提升学习兴趣;红色纪念馆还可开发特色文创产品,让广州起义融入人们生活的时时处处;针对一些偏远地区或社区,可以开展移动红色教育展示活动,利用移动展览车、文化巴士等载体,将红色教育带到群众身边,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

(四)汇聚多方合力,加强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正值拔节孕穗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广州起义红色精神对其政治认同、品德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广州起义纪念场馆作为该主题的主要教育力量,可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发广州起义专题课程,拓展青少年思政教育空间,为青少年提供庄严肃穆的沉浸式教育环境,通过特色研学和城市定向,联通广州起义相关遗址和纪念场地,打造别具风格的移动红色课堂,发挥青少年红色教育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第二,大中小学应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重视本地红色资源的教育影响力,将广州起义人物、故事和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阶段教学内容上,对于小学和初中生,可以以生动的图片和故事,让他们了解广州起义的英雄事迹;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可以通过深入的文献资料和讨论,让他们深入理解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注重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本地红色场馆优势,打造互动性强的特色课堂,使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红色精神教育,讲述广州起义的故事,传承家国情怀,培养孩子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家长带孩子参观广州起义红色纪念馆和相关场馆,增加家庭成员对红色精神的共同认知和了解。 第四,社会教育方面,各单位、组织可以举办更多关于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讲座、展览、纪念活动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关于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文章、视频和图片,打造红色网络文化空间,传递红色正能量。

在广州起义红色精神的传承上,红色场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应不断促进各方形成共识,加强馆、校、家、社合作,加强红色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助力青少年更深刻认识红色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激励他们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广州起义场馆革命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广州起义中的手车工人
略论恽代英对广州起义的历史贡献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场馆风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