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浅析

2023-02-25 06:35高照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代表性甘肃甘肃省

高照程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也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全面梳理了甘肃非遗及其保护与传承情况,包括各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要特征,以及采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等,深入分析了甘肃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从编制中长期保护及传承规划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建议,以供参考。

截至2021年,甘肃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据普查全省有非遗线索2.7万条。

国内外非遗研究综述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并系统地提出非遗保护理念并将其写入法律条文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于1998年11月审议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全球保护非遗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日本盐野米松(1998)的《留住手艺》、韩国Yang jongsung(2004)的《韩国文化保护法》、巴西Londres.C(2005)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巴西经验》、埃及Ahmed Morsi(2005)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研究与保护方案》、德国Hermann Bausinger(1961)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等专著和文章详细介绍了各国的非遗保护现状及政策措施。

我国在宏观层面对非遗的研究较多。最权威的当属李树文、信春鹰、袁曙宏、王文章(2011)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文释义》逐条逐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行解释,这对我国非遗保护的具体实践及其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王文章在其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意义,以及国内外非遗保护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4项基本原则,即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和可持续性,并提出了立法保护、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7个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李荣启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苑利、顾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以及文化空间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畴、普查申报要点以及开发等角度,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对了解非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名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汇集了其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微观层面,几乎每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都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研究。2020年9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月刊)正式创刊发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权威、专业和广阔的平台。对甘肃省非遗保护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是雒庆娇的《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该书第一次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甘肃民族地区非遗的现存数量和保护现状,第一次从灾害学的角度审视甘肃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另外,徐凤在《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价值及传承与保护,分类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流布分类情况及其主要特征与现在的传承情况。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甘肃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跨越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从南到北分布着8个气候类型区,自然生态多元,地质地貌独特。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佛教文化、敦煌文化等文化在这里交融互鉴。多个民族的文化在甘肃地区进行交流、交融、交汇,形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陇原大地各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截至2021年,全省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占全国入选名录总量的7.14%),分别为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全省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政府已公布省级非遗名录4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493项,占全国省级代表性项目总量的3.17%;另有15项非遗项目已被文旅部公示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待国务院正式公布。

甘肃省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类别分布表 单位:项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截至2021年,全省先后累计认定非遗传承人11467名,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占全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总人数的2.2%,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7名、占全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总量的3.75%,市州级代表性传承人3036名、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814名。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是世界各地非遗的基本特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种类分布、地域分布、民族分布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现状

保护及传承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其先后制定颁布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4项地方性法规,并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板块分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投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甘肃省建立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经费补助制度。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共给甘肃划拨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累计近2亿元,对68个国家级项目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保护,每年对每名国家级传承人给予2万元的传承补助。省财政自2012年设立省级非遗专项资金以来,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入非遗专项保护经费1.08亿元,对其中23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保护,并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对省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经费支持。

产学研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1.“产”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甘肃省全省共出版非遗保护成果专著210余部,累计4550余万字;拍摄视频专辑795部,总时长达6.12万分钟。建成非遗博览馆(所)487个,建立各类项目保护基地69个;开展收集、整理、挖掘和保护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达到380人。

2.“学”

依托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等四所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组织传承人开展砖雕、唐卡、剪纸、刺绣、洮砚、木雕、古建、秦腔、陇剧、道情皮影戏等项目研培24期,培训学员1300人次。

3.“研”

2018年4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这是甘肃高校设立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注非遗人才培养的学院。利用学院资源优势,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从理论和实践技能、文化素养和传承能力及审美观念上改变传统传承模式创新不足的劣势,研究探索学院跟政府、行业、企业、非遗传承人对接,跟同类高校对接的新机制、新办法,把非遗传承、产教深度融合作为一个平台来建设,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专业建设,让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非遗传承研究和产学研研究。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对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非遗之所以被称为非遗,是为了与其他文化遗产的物化属性进行区分,更多强调其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形态和价值,其是一种文化遗产,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目前,甘肃大部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都停留在抢救性记录(文字、照片和视频方式)、理论研究层面,保护和传承的形式局限于出版专著、论文、拍摄图片和视频专辑等,一些展演项目也只是展演部分经典片段或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对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缺乏进一步挖掘。

非遗保护及传承队伍亟须壮大

部分非生产性非遗项目,特别是以特殊人群或家庭为主要传承群体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如以松鸣岩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其传承基础主要在民间,传承主体是农民。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许多年轻的优秀歌手为了生计外出,花儿会的盛况明显不如当年。同时一些非遗项目对传承人的要求比较严格,导致传承人队伍越来越小。比如通渭影子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曾经活跃着60多个影子腔戏班,一直按照祖上“传孙不传子”的家规隔代相传,导致目前正常活动的戏班不足10个,且戏班的艺人大都年事已高。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足

大多数非遗项目的内容和展现方式较为古板,缺乏趣味性和感染力,不符合当前大众的审美需求。如何将这些非遗项目以当今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普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非遗保护及传承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以皮影戏为例,各地传承方式主要以展演为主,唯一的衍生产品为皮影人(文创产品),但其生产规模非常小,市场上几乎找不到相关产品,而且开发层次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对策

编制中长期保护及传承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甘肃通过文化旅游这一支柱产业,打造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新高地、丝路精神和时代精神新典范、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新样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的《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战略性、长远性、系统性抓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前提和基础。

突出特色优势,深挖非遗本质内涵

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非遗也不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是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

搭建投融资平台,壮大传承人队伍

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投融资机制,着力破解非遗保护资金不足的难题,是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必备条件。非遗传承既要做好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的“传承主体”队伍建设,也要做好以各级非遗保护机构中管理、服务、研究人员为主的“保护主体”队伍建设。

加大非遗创新创意产品研发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不谈利用、不谈发展、不谈创新的保护终究是“一厢情愿”,是不可持续、没有成效的。因此,在做好非遗保护抢救、记录和保存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从各地实践来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创意产品研发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项有效举措。

猜你喜欢
代表性甘肃甘肃省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