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的金融实践研究

2023-02-27 06:50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课题组
吉林金融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黑金黑土地信贷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长春 130051;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分行,吉林四平 136000)

一、吉林省黑土地基本情况及保护发展现状

(一)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

吉林省所处的东北平原黑土地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地肥沃,人们曾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黑土地在稳定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作为全国产粮大省,吉林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当好“压舱石”、“排头兵”,不断采取措施对黑土地加强保护。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化肥施用、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团队长期定位监测结果显示,在北部黑土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由开垦初期的8%~10%下降到3%~5%。黑土地不同程度的退化和生态问题加快了黑土地保护的紧迫性。

(二)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梨树模式”

我国东北黑土区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吉林省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0.72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总面积25.9%。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梨树县视察时指出,黑土地保护要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梨树模式”。“梨树模式”的核心就是以秸秆覆盖少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黑土地耕层土壤扰动。同时秸秆覆盖还田,增加地表覆盖。这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降低侵蚀、蓄水保水、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提高有机质、培肥地力、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稳产高产、节本增效等方面效果明显。

(三)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政策支撑体系

2018年至今吉林省为保护黑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陆续出台各项黑土地保护的相关政策。例如2018年吉林省出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条例》将吉林省黑土地分为重点保护类和治理修复类两种类型,对质量严重退化或者污染严重的黑土地作为治理修复类,明确了法律规范。2021年7月22日,“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正式公布。同年,颁布《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标准化发展路线图》,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标准化纳入《吉林省标准化战略“十四五”规划》。2022年制定《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办法(试行)》,坚持把黑土地保护上升到法治层面。在依法护土上,吉林省走在了各省前列。

二、吉林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主要实践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出台并下发《吉林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提升金融对黑土地保护的支撑作用”的总体要求。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强化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助力黑土地保护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从黑土地保护设施、技术、机械装备等全产业链给予信贷支持。

指导金融机构以金融产品为载体,向黑土地保护领域倾斜金融资源,创新推出了多款专属信贷产品,从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保护性耕作。

“黑金贷”(粮食规模种植贷款)。2021年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种植融资困难,结合科技部门推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国首创粮食规模种植贷款,即“黑金贷”。是以“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为核心,通过整合黑土地研究院、保险公司、粮食收购公司等资源,创新推出的专属信贷产品。其中黑土地研究院负责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符合“梨树模式”推广条件的经营主体名单,贷款采用信用方式,无需担保。2021年3月19日,第一笔“黑金贷”成功发放,向习总书记参观过的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62万元。

图1 “黑金贷”粮食规模种植贷款运作模式图

高标准农田贷。吉林银行联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搭建“高标准农田贷”平台,吉林银行围绕高标准农田贷建设开发的贷款产品,贷款对象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供应商。高标准农田贷是借款人在取得政府采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招标中标通知书后,银行向其发放的以支付中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资金为目的,解决供应商流动资金不足的贷款。该产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同”为主依据、以“回款账户闭合管理”为主控手段的信用支持模式,为承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黑土粮仓贷。农业银行以促进黑土地保护耕种、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高效的企事业法人和个人为贷款主要服务对象,有效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法人和自然人客户提供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专属产品。

“黑土地地力指数保险+贷款”。2023年吉林省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黑土地地力指数贷款,首次将黑土地地力指数保险与信贷相结合,实现信贷资金与黑土地保护质量挂钩,有效弥补黑土地保护资金不足,助力黑土地基础地力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吉林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在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有效的担保物,所以很难达到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一是“黑金贷”和“黑土粮仓贷”采用准信用,降低授信门槛,采用银担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吉林银行实行“四免三贴”优惠政策。对评估费、抵押费、保险费、公证费实行免费,对灵活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工会双创贷款、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保证贷款实行贴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三是有效解决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保证增产增收。梨树农联社推出的“黑金贷”粮食规模种植贷款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引入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和粮食收购企业,其中研究院为提供种植技术、科技等支持,企业提供烘干、存储、销售等“粮食银行”服务,双方共同解决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黑土地保护种植技术、储粮、卖粮、收粮季节被收粮企业恶意压价、增产增收等问题,打造现代农业闭环产业链模式。同时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后,增加土地的产粮效率,提高了粮食产粮,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二)完善“信用+保险”模式,优化信贷准入门槛

2022年,梨树农联社“黑金贷”规模种植贷款在去年业务推进的基础上,与黑土地研究院、保险公司、中粮企业和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多次对接,结合农户不同实际需求,再次整合各方资源,对现有额度准入优化。一是取消贷款额度下限100万元,贷款额度在50万元以下的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基础上仅需签约卖粮协议,无需签约保险;二是在原有商业性玉米收入保险的基础上新增玉米种植完全成本险,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又办理商业性玉米收入保险的额度为每公顷1.5万元,办理玉米种植完全成本险的额度为每公顷1万元。三是梨树农联社引入种植收入保险,对农户生产进行兜底,大幅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三)高效金融服务加大了黑土地保护效应

规模化生产方式是黑土地保护优先选项,而目前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我积累支撑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较为困难,金融的支持,提高了黑土地保护的效率和能力。“黑金贷”支持的是规模化种植的农民合作社,社均耕地面积达300亩以上,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贷款支持的耕地面积更是达到1,000余公顷以上。在金融的支持下,以吉林省梨树县为核心建设的黑土地保护示范体系,辐射带动东北地区100余个示范基地,放大了黑土地保护效应。

四、吉林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的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黑土地保护在拥有金融支持的条件下,同时需要财政、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源源不断的流向黑土地。例如“梨树模式”的推广需要政府和技术支持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需要由技术支持部门深入探索、解决土地退化等问题并及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传授防治对策,提高认知程度,形成黑土地保护合力。

(二)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一是专属信贷产品较少。通过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的信贷产品来看,普遍是以信贷和保险为主,其他金融服务形式例如信托、租赁等呈现散点式,不能有效形成多种金融服务形式的合力。二是信贷成本较高。特别是保险费率较高导致融资成本增加,以“黑金贷”模式为例,由于该产品属于信用类创新产品,银行机构发放信贷同时要求农民合作社办理商业性玉米收入保险,而险费率较高,导致融资主体贷款成本增加。

(三)农业信贷的非信用依赖性突出

有效担保抵押物缺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筹措的最大阻碍。目前,吉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黑土地保护方面主要是通过引入政府平台、担保公司等为涉农主体提供信贷支持,但由于此类产品普遍门槛高,导致融资主体综合授信额度普遍较低。

(四)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的动力不足

农业是弱质产业,耕地保护政策性较强,这与商业金融的逐利目标矛盾,加之没有形成奖励机制,以及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金融机构普遍对支持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取得的成效也有一定局限。

五、吉林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配套体系建设

一是形成“政府+金融”联合作用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针对涉农主体实施精准减税降费。推广地力指数保险,将发给农民的补贴与地力保险指数挂钩,有利于提高农民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意识,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建立黑土地保护金融政策。在农业保险保费方面,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扩大农业保险责任范围,扩大政策受益范围,在农业信贷方面,突出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作用,将支持黑土地保护列为政策性金融的重点支持项目。三是建立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降低黑土地保护领域融资主体准入门槛。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提高黑土地保护主体对征信的重视程度,持续改善农村融资环境,确保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加。

(二)优化担保机制,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一是完善农业信贷担保相关配套政策,优化信贷担保服务,拓宽担保服务内容,有针对性的瞄准农村相关经营主体融资贷款需求。二是加大力度建设农业担保体系。完善现有的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加强银行、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协同配合,提高黑土地保护资金投放的精准性和使用效益。

(三)完善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一是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要对发放黑土地保护贷款的金融机构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激励金融机构扩大对黑土地保护的金融支持。二是设立黑土地保护专项基金。整合黑土地保护财政补贴等资金设立黑土地保护专项基金,建立对黑土地保护融资的担保制度,分散融资风险,同时发挥基金的金融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黑土地保护领域。三是将黑土地保护金融服务纳入绿色金融范围,给予资金和政策奖励。

猜你喜欢
黑金黑土地信贷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黑金变奏
黑土地上稻花香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黑金”睡了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
不做“科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