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结”在哪

2023-02-28 10:58王友缘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教育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幼事务幼儿园

王友缘 |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与专业能力。任何潜在的教育目标与活动方案的实施都要借助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如何把握师幼互动的内涵?我们需要认识师幼互动的特点。第一,师幼互动是贯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一种活动,而不是独立于一日活动之外的特殊活动。因此,师幼互动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区角活动、生活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个别化学习活动等一切幼儿园活动中。第二,师幼互动具有互动性,这意味着幼儿与教师必须同时在场,必须有一个指向性行为,行为双方需要意识到对方的行为并相互影响。师幼互动是建立在师幼身心接触与相互交流的基础上的,如果师幼间没有身心接触与相互交流,那么也就没有师幼互动。第三,师幼互动具有互主体性。幼儿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双方都可以发起互动,进行反馈,实现双向的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体认到对方的主体性。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发起互动,还要有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幼儿发起的互动,对其进行恰当的反馈。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师幼互动体现为不同的类型。

依据行为主体划分,可以分为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与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教师开启即互动由教师发起,幼儿紧随其后。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则指互动由幼儿发起,教师紧随其后。

依据行为对象划分,互动可以分为师班互动、师组互动和师个互动。师班互动指教师和全班幼儿的互动,将幼儿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师组互动指教师和幼儿小组成员的互动,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师个互动指教师和幼儿个体进行的互动。

依据互动内容进行划分,互动可以分为事务型互动和情感型互动。事务型互动指师幼交往的内容在一些具体的事务中进行,促使双方开启互动的原因在于参与互动的主体担负着某种制度化的职能,互动的过程即双方主体围绕着某种制度化的职能实施你来我往的行为,互动的结束意味着互动主体职能的履行完毕。情感型互动指师幼互动基于双方的情感,不涉及具体事务,互动的结束或是继续,是以互动双方自身的需要满足得到与否为标准。

依据互动表达出来的立场划分,互动可以分为肯定型互动、否定型互动和中性互动。肯定型互动指师幼双方在互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一种肯定的、积极的意愿;否定型互动传递出来的则是否定的、消极的意愿;中性互动传递出来的是无涉意愿的立场。

根据师幼互动的特点及类型,我们发现当下幼儿园的师幼互动有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第一,师幼互动凸显教师的主导性,忽略了儿童的主体地位。作为师幼互动的双方,教师和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本应都是互动的主体,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开启的互动远远多于幼儿开启的互动。作为教育者,教师在幼儿面前具有权威性,因此教师往往控制着互动的形式与节奏,有意无意地左右着幼儿的行为。幼儿则处于依附与被动的地位,其活动时间与活动方式往往受到严格限制。即便是幼儿主动发起了互动,其主体地位也未必能得到足够的发挥和保障。对于幼儿发起的互动,教师由于有正在进行的活动,往往反馈较为迟钝,甚至忽视幼儿的互动信号。

第二,重视教学时段中的师幼互动,忽视非教学时段中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自然地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而非仅仅发生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前所述,师幼互动既包括师班互动,也包括师组互动与师个互动。然而,教师往往只关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班互动,忽略了师组互动与师个互动。事实上,师幼互动归根到底是一种人际互动,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不经心的动作、一个简单的回应、一句轻轻的问候,都是师幼互动的重要形式,都可能在幼儿的心底埋下一颗信任抑或疏离的种子。

第三,重视事务型师幼互动,忽视情感型师幼互动。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往往有着固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为了班级管理、传授知识或者完成考核,常常会发起事务型互动,比如给孩子发出教学指令、活动指令等,然而这些互动大部分是为了完成制度化的任务,往往忽略了与幼儿的情感性互动与交流,使得师幼互动流于表面,不够“走心”,幼儿也难以从与教师的互动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第四,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通常以否定型互动为主。通过实践观察发现,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中,往往以否定性行为及不带鲜明情感色彩的中性行为为主。这与教师更多发起事务型师幼互动行为有关。相比幼儿,教师表现出更多的不满、拒绝、恼怒等否定型互动类型。教师往往较为重视幼儿的行为问题,通常为了维护规则,提醒、要求、约束幼儿,师幼互动的内容更多地聚焦于对儿童的控制与教育上,从而使得师幼互动陷入消极与否定。

师幼互动出现这些常见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关键因素。

第一,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失当与教育意识的缺乏。在师幼互动中,由于教师与幼儿在年龄、能力、知识、经验、权利等方面的不对等,作为成年人的教师,通常将自己定位为幼儿的教育者、指导者、照顾者与保护者,往往主导着师幼互动。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完成特定的教育目标,实现对幼儿管理的特定要求,教师往往对幼儿进行过度的控制与约束,从而造成幼儿对于教师的高度依赖与服从。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于自身角色定位的失当。许多教师仅仅关注师班互动,忽视师组互动与师个互动,一方面原因在于小组活动开展较少,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于自身教育行为所蕴含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同样也是教育行为。教师与某个幼儿、某些幼儿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在向幼儿示范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而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教育作用。

第二,幼儿园的刚性制度与忙碌的工作节奏。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第一个制度化机构,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空间安排与内容要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完成一系列事先制定好的计划与任务,如月计划、周计划与日计划,还要应对各种案头工作、临时开会、教研活动、培训活动等繁杂事务。而一日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卡好刚性的时间节点,还要按照规定内容进行。这就意味着,幼儿与教师在幼儿园内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是相对固定的,通常难以改变。为了有效地完成计划与任务,教师需要幼儿的全力配合,需要良好的班级纪律,因此,教师常常会忽视来自个别幼儿内心的声音、需求与兴趣,仅仅关注涉及班级纪律、活动正常开展的互动要求,往往以提醒、要求、批评为主,使得师幼互动流于表面,趋于负面,缺乏积极的、敞开的、深入的情感交流。

猜你喜欢
师幼事务幼儿园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门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我爱幼儿园
河湖事务
欢乐的幼儿园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爱“上”幼儿园
师幼互动那些事
SQLServer自治事务实现方案探析
移动实时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