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视域下职业院校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以BIM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2023-02-28 07:02牛江瑞陈亮亮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金课目标评价

牛江瑞 , 陈亮亮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99)

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教育部提出“金课”概念,要求高校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对课程的难度与深度分别进行增加与拓展,以提升学业的挑战度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尔后,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等五大金课的目标,实施两万门中国金课建设的“双万计划”,以及金课建设的具体要求与实施路径。金课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1]4-9。

我们在知网以“金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找到3 507篇相关论文;并发现,自2018年开始,有关“金课”的发文量逐年递增。“金课”概念甫一提出,其相关研究便进入大发展期,研究方向也从最初的概念理论研究转变为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实践研究。郝龙飞和操大圣运用案例研究法,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对高校“水课”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深入阐释了“水课”产生的内在机理[2]103-114。翟洪江和张铁通过CCSS数据对金课三大特征之一的挑战度进行评价,得出课程挑战度对学生学习收获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结论[3]59-64。贺伟通过研究和分析职教金课的教学行为,发现职教金课是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课,让学习走向深入的课,让学习走向智能的课,是彰显类型教育特征的课[4]41-48。李芒、李子运等指出,大学金课应具有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精度以及温度七大特征;并认为,大学教师的思想境界、学术涵养、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水平是创建金课的决定因素[5]1-8。谢恩普和鲍依蓓以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为例,探索建筑施工类课程“金课”建设的一般路径[6]42-44。晋银峰针对虚拟仿真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总结出桌面式、沉浸式、增强式和分布式四类虚拟现实金课建设路径[7]115-121。但是,当下研究以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为主要对象,单独的线上金课建设研究鲜少发现。因此,本研究拟在分析目前在线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省级精品在线课程BIM技术应用基础中“吊灯族构建”章节为例,阐述职业院校线上金课的建设路径。

一、在线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双万计划”实施以来,在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高校也加大了在线课程的建设力度,在线课程的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线课程上线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然而,在线课程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的“水土不服”也不断出现,课程设计、制作以及应用方面的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量多质劣

当下的线下课堂,仍然盛行以教师为主角的整节课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同时,现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重科研的导向,使得教师不愿在教学上花费太多精力。而线上课堂的教学视频多为教师线下课堂的录像。在线下和线上课堂里,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一步步地模仿。这种简单机械的模仿与复制,只是识记与理解知识的浅层学习,不仅对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还直接导致这些在线课程成了名副其实的“水课”。另外,高职学生本就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缺乏和元认知能力差等问题,这种虽然经过乔装打扮但仍是满堂灌的在线课堂,这种缺乏教师在场与课堂约束的在线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是不理想的。

(二)学习境脉缺失

传统教学通常以班为单位,让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进行学习,具有天然的学习境脉。一方面,教师在线下课堂除了讲授以外还会组织提问、测试、讨论、练习等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监督并约束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学生身处班集体中,与同学一起学习,相互之间可以有很好的交流,这为整个学习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境脉。相比于线下课堂的学习境脉,在线课程以讲授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学习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撑与约束;同时,学生脱离了班集体,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具象感和学习境脉的缺失,学习情感和学习情景上的缺失,使学生成了孤独的学习者,在线课程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大多数高校教师并非师范专业毕业,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规范、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等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在教学上有些先天不足。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课程除了执行传统课堂教学要求外,还须应用视频剪辑、录制、动画制作等诸多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不愿多花精力在教学上,在线“水课”就很容易产生。

二、实践性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近年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州职院)建筑工程学院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基于专业群对课程体系进行宽基础、多方向、活模块的平台+模块化改革,推动建筑专业群高水平发展[8]50-52。BIM技术应用基础是湖州职院建筑专业群“1+X证书”模块中BIM等级证书课程,也是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该课程已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运行9个学期,经过不断调整与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金课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性等特点,结合该课程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经验,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入手,探讨在线金课从制作到实施的建设过程,以期为在线金课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BIM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BIM技术应用基础作为BIM等级证书模块的核心课程,是湖州职院结合学生与企业职工的专业基础,基于BIM初级证书考纲制定的校本课程,具有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的双重属性。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构建BIM知识体系,掌握体量、族与项目三大模块的绘制技术,具备基本的土建翻模能力;学生能够通过BIM初级证书考试,取得BIM初级证书,为后续BIM结构与机电建模的学习与BIM中级证书的考取打下坚实基础。

该课程在大二上学期开设,上课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与二维绘图能力。但是,考虑到课程同时面向企业职工,并且在校生的学习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该课程的每节课都设置了与本节课相关的识图前置选修小节,以帮助企业职工以及识图能力较差的学生补齐短板,跟上课程节奏,建立学习自信。

作为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所学内容除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构件与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外,还可应用于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三维模型创建。但是,有限的课时不可能让学生学习所有物品的三维模型创建。所以,该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教师讲授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能进行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各种绘制工具的灵活应用;还需要学生在遇到大型项目时,能够开展有效的团队协作。因此,该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基本工具,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二)分类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由于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得到的认可较少,被重视、受表扬等成功的体验也比较少,所以,他们对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与不自信。传统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课程目标、章节目标与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虽为最小层级,但往往设置偏大,实现难度也较大,学生只要有部分内容没学懂,就会导致学习目标未达成,再加上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标准,学习自信往往受到较大打击。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认为教学目标要以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为出发点,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设置不同的类别,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自信;同时,本研究拟在同一类别的教学目标下由易到难地设置不同层次目标,给每个层次目标都赋予精确的分数,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出准确的评价,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升(参见图1)。我们以BIM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吊灯族”为例设计教学目标(参见图2和表1)。

表1 吊灯族教学目标设计表 (单位:分)

图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图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分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教学目标可分为素质、认知与人际3类目标。每类教学目标再设置分层目标,分层目标要由易到难地分解成多个微目标,各层各类目标都要有达成的标准与对应的分值。以吊灯族满分100分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素质、认知与人际目标的分值比例为3∶6∶1,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培养目标仍居首位,但素质目标与人际目标的重要性也得以提升,这种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三大目标中的认知目标又按照1∶2∶3的比例由易到难细分为知识、技能与能力三层,每层目标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细分。如吊灯族的技能目标为学会五种工具的使用,由于每种工具学习难度相近,学会五种工具的学习目标可以平分技能目标的分数,学会每种工具的学习目标占4分。每种工具的学习目标分数还可以根据完成视频学习、完成简单案例模仿绘制分别给予1分与3分。细微而又精确的目标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反馈,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同时,又可以使教师准确地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三)任务化设计教学内容

因为缺乏学习的现场感,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需要精心设计,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量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长为10分钟左右,教学内容应当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丰富多彩的微活动以及目的明确的微任务等微课程为主。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便学生随时随地高效学习。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着重强调问题化与任务化,以构建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的学习情景。在教师构建的问题与任务学习情景中,学生去解答一个个小问题,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在一次次问题的解决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一次次任务的完成中提升学习自信心,进而爱上学习,不再抵触学习,让自己的课程学习快乐起来。吊灯族教学内容设计如表所示(参见表2)。按照这种设计,学生可以以循序渐进地完成各个小任务的方式完成整体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表2 吊灯族教学内容设计表

(四)交互化设计教学过程

以微课程为主的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但为达到短小精悍的目的,目前很多在线课程进行了过度的提炼总结。10分钟左右的微课全程在进行高强度的知识点输出,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而且是“干货满满”的灌。这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本就缺乏交互感与临场感的在线课堂又增加了学习的压迫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导致在线课程学习效果差,教学任务完成率低。

好的在线课程应该如同线下课程一样,教师即使面对镜头教学,也要假想活生生的学生坐在对面。讲解过程要注意语气的代入感,并且更需根据课程特点巧妙地设计提问、讨论、练习、测试、评价、反思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营造线上教学的交互感与情境感,让学生感受到在线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在线课堂的学习,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构建。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普遍不强,大部分学生对在线课程的学习就是简单的从头看到尾,不能有效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自我察觉、反省、评价与调节,所以,在线课程学习效果往往不及预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线上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需要在不同活动的间隙通过明确的指令来提示学生暂停观看在线视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教师设计的思考、练习与求解等活动中,形成学生、教师与教学资源的有效互动,使深度学习的效果得以实现。我们仍然以“吊灯族绘制”的教学过程为例,详细阐述在线课程的交互化教学过程(参见表3)。

表3 吊灯族教学过程分析表

(五)多元化设计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下我国高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多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往往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诚然,结果性评价能够衡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以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却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尤为重要。课题组拟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三方面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1.评价目的多元化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可分为引导性评价、支持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结果性评价,而引导性评价和支持性评价则为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所处的学习阶段给予不同评价,可以引导和支持学生更好地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就感。一次次的过程性评价使得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好的总结性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除了教师以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学生个体和学习小组团体。多元化评价主体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对自身、他人、教师、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式的评价,可以收到以下两方面的效果:(1)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课堂参与度与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2)使学生习得的知识不断升华。学生可以站在评价者的高度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明确知识点分布,加强对学习内容重点、难点的理解,使得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3.评价客体多元化 按照评价客体的不同,评价可分为对学生、教师与教学资源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常规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外,还应该包括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计划、监控、调节、毅力等元认知能力以及沟通、合作与表达等人际交往能力等多个维度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引导、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活动组织以及最终教学效果的达成度等方面;对教学资源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视频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流程设计等方面。每次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小组与教师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多元化评价,然后被评价的客体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促使评价由原来的重结果向为学生学习服务转变。

三、结 语

金课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提质培优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及广大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努力投身五大类金课的建设与发展。课题组根据所在院校及课题组成员线上金课建设的经验,对金课建设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金课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国家及所在省市相关政策进行顶层规划设计。以湖州职院为例,学校要用好浙江省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政策,以校级课题的形式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进行培育,并在经费、视频拍摄与制作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教师的广泛参与。

2.加强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室建设 金课建设需要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室的支撑。学校应该从全局出发,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运行速度,实现校园全域高速网络覆盖;同时,应对普通教室进行智慧化改造,为师生提供可以进行智慧学习的配套硬件环境。

3.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金课的创建者,必须强化信息化理念,具备与智慧教学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应该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为教师提供专家讲座、校内培训、网络培训以及外出培训等机会,快速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满足金课建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猜你喜欢
金课目标评价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