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策略研究★

2023-03-02 08:05赵建萍田小平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化山西省制造业

赵建萍, 田小平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0 引言

2016 年5 月,山西省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山西省行动纲要》(简称《行动纲要》),《行动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山西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制造业质量和数量同步提升为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引领,面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坚持不懈推进山西省制造业振兴升级。2023 年3 月,山西省紧锣密鼓地举办推动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大会、首届智能制造推进会以及特钢特金新材料产业链招商会,给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全国两会闭幕后,山西省委召开的首次常委会再次聚焦制造业振兴,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紧密配合,加快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山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省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制造业加快发展,对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山西省制造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仍然存在思想观念不新、配套设施不够、创新意识不足、产品质量不优和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山西省拓宽利润空间,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文将从3 个方面进行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策略研究:一是对制造业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二是对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三是总结提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策略。

1 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的基本现状

1.1 山西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已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信息和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从表1 可以看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加工业、电热供应业以及石油煤炭及燃料是山西省制造业的主要盈利行业。然而,这些高污染、高能耗以及高排放的传统行业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环保压力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表1 山西省工业企业分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汇总单位:亿元

1.2 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概况

根据山西省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2022 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5 642.59 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 340.4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3 840.85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 461.3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8%。制造业一直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全省制造业服务化意识亟待提高,服务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山西省没有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体化的理念进行充分实践,在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还需要逐步体现两者的协同效应。

突出产业链与专业镇“两大引擎”,抓好产业化和数字化“两个转变”,着力推进9 大专项行动,山西省正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制造业振兴“229”工程。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制造业在“量的合理增长”上发生全局性的物理变化,而且能够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山西省坚持以产业链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结合目前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趋势,确立了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和风电装备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打造产业链龙头产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从传统优势产业中寻找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打造县域专业镇经济,如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进行从人工吹制到智能制造、从普通玻璃到无铅玻璃的升级。并向每个省级专业镇按5 000 万元标准预拨资金,首批省级专业镇已实现2022 年产值同比增长8.8%。因此,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山西省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极佳路径。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布局了云会计、低碳云账户等数字化平台。同时,对标武汉光谷、安徽声谷数字经济先进园区,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如山西省天宝集团法兰锻造车间,通过数字化改造,能耗明显降低。

2 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山西省制造业在向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2.1 高技术型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水平滞后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需要既精通制造又精通服务,既熟悉生产又熟悉管理的高端人才。由于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偏见,致使制造业出现严重人才缺口。另外,随着外卖、自媒体等门槛低、收入较高和弹性灵活等新型职业的出现,制造业因工作内容机械化、技术门槛高,但福利待遇低,而陷入劳动力短缺且招工难的窘境。被归入“夕阳工业”范畴的传统制造业,极度缺乏高科技人才。制造企业在技术水平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装备等依赖进口,使其发展后劲受到制约。

2.2 产业结构不均衡,传统产业比重大

山西省制造业主要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制造业70%的营业利润由传统行业提供,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制品及金属制品业等。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暴露出企业规模小,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等短板。

2.3 品牌价值低,市场竞争压力大

20 世纪80 年代悄然绽放又红遍全国的“云岗啤酒”生产厂——大同市酒厂,如今已消失匿迹。山西省本土品牌竞争力差、综合实力弱。而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则需要一系列无形资产的支持,如品牌、客户、渠道和技术等。然而,山西省制造业缺乏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对现有产业来说,缺乏专业的营销策略,大多是粗略复制成功企业的营销理念,只能集中在某一方面进行营销,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

2.4 制造业附加值率低

制造业企业一般处于全球价值链装配、加工与标签阶段,在分工中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最下端。此阶段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竞争战略依赖于“以成本优势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山西省大部分制造业的产品制造中,几乎没有研发、设计和销售等附加值相对较大的环节。这导致制造企业利润低、竞争力差,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综合来看,山西省制造业价值链中仍有较大的价值开发空间。

3 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策略

3.1 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全方位创新

山西省具有研发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匮乏,而制造与服务两手都要抓,人才成为影响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快构建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利用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发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积极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广泛吸纳国家高端人才。从而提供有力的创新策略,引导制造企业进行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架构创新。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要重点研究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关键技术,持续加强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建设[1-3]。

3.2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构建产业互联网

在108 经济走廊和太原都市圈引领下,实行重点带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山西省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在生产模式粗放、布局分散的中低端产业,如煤炭洗选业、石油燃料、化学燃料和黑色金属加工业等。延伸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和煤—电—铝等循环链发展,构建全产业的发展格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冶金、焦煤等传统产业改造。通过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将零散的中小企业协同起来,形成超级工厂。模糊工厂之间的界限,将每一家制造企业通过产业互联网连接起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服务化和升级换代。

3.3 强化品质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化制造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按照强制性标准,督促生产企业提高工业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积极争取山西省重点优势产业的品牌建设,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借鉴山西省紫林醋业、杏花村汾酒和冠云平遥牛肉等十大本土品牌的营销策略,为发展省内品牌建设提供新途径。

3.4 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加快服务化发展

目前,山西省制造业仍停留在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收益很低,应加大对高附加值制造行业的要素投入。从微笑曲线视角来看,山西省制造业要减少中间制造环节的比重,提高高附加值环节的比例,实现产品及产品线的横向延伸,着力构建直接供销关系,减少销售渠道,促进山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实现制造产品与服务持续顺差,促使制造业服务化提质增速、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服务化山西省制造业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