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增值效应研究

2023-03-02 08:06郭明雪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风险投资营运盈利

郭明雪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0)

0 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地引入风险投资并加以有序的管理有利于企业弥补资金缺口,对企业践行运营战略、稳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国补”政策的持续退坡,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洗牌不断加速,适时适度地引入风险投资并加以科学有序的管控,能够有效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有助于后发车企从追赶实现超越[1-3]。为此,本文选取新能源汽车后发企业W 股份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基于成因、后效的逻辑脉络,综合短期、长期两个视角,系统剖析新能源车企引入风险投资的潜在效果,在丰富相关研究的同时,为新能源车企优化风险投资管理提供科学的借鉴。

1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风险投资概况

1.1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概况

目前,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已步入“微增长”时代,一方面,“国补”政策退坡,车企的盈利空间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跨界造车、跟风投资与盲目扩张的问题有所缓解。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洗牌加速,单一化的极致服务难以构筑品牌壁垒,深耕核心技术成为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后发车企纷纷掀起融资热潮与抢人大战,围绕技术研发、产品矩阵持续发力,资金链断裂危机频频发生,科学管控资本结构,有序引入风险投资成为助力后发车企弯道超车的战略举措。

1.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风险投资特点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资金富集度与技术门槛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业更高,行业内引入风险投资的现象更为普遍,按照投资主体、投资条件与投资效果凸显三个特点。一是互联网造车热度不减,现存的头部车企多为背靠互联网大企业,快速崛起。二是风险投资多附加对赌协议,加大了新能源车企的融资成本与后续的运营难度,如果协议期间无法达到目标业绩要求,会丧失较大数额的股权。三是新能源车企尤其是后发车企,多密切依赖风险投资维系后续运营,资本负债率普遍较高。

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风险投资的增值效应分析——以W 股份为例

W 股份作为我国典型的新能源后发车企,以“极致服务”的品牌理念著称,凭借互联网化的运营模式快速崛起。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烧钱”速度加快、资金链条趋紧及盈利能力滑坡等问题逐渐暴露,车企运营面临严重困境。2020 年,通过引入H 市政府的风险投资,有效改善了车企的周转盈利状况,强化了长期竞争能力,为其他车企科学引入风险投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此,本文围绕成因、后效对这一案例展开系统剖析,为推动新能源车企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对策。

2.1 W 股份引入风险投资的动因分析

2.1.1 资金链条趋于紧缩

新能源汽车制造有赖于高密集度的资金、技术投入,对车企的营运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研发投入政策激进、采购管控效率低下都会加剧资金链危机,如图1 所示。

图1 W 股份研发与采购活动资金分析

由图1 可知,W 股份近5 年的研发与采购投入资金额均呈现井喷增长态势,资金需求相当可观,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一方面,作为后发车企W 股份尤为重视核心技术的储备与追赶,研发投入策略非常激进,围绕“三电”展开全面的知识产权布局,凸显鲜明的前瞻性、全球性与持续性,处在“全栈自研”的关键爬坡期,亟需充足、稳定的现金流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W 股份关键零部件的外购率仍居于高位,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不小的短板,“囤货保供”意愿强烈,随着产能扩张、原材料价格攀升,库存占用了较大数额资金,加重了车企营运负担。

2.1.2 盈利能力严重滑坡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导向过渡,“国补”退坡,车市竞争加剧,车企面临技术革新与降本增效双重挑战,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如图2所示。

图2 W 股份期间费用与盈利状况分析

由图2 可知,W 股份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在近5年内呈逐年递增态势,营业利润持续为负值,成本管控不容乐观,经营活动“失血严重”。一方面,W 股份践行“用户企业”的发展理念,采用了重资产的营销模式,推广建设换电站,以极致的售后服务吸引用户,构筑品牌壁垒,获客与维护成本高昂。随着目标群体规模扩大,营销与管理费用呈指数级增长,面对同行的竞争模仿,难以对服务“降级”。另一方面,W 股份定位于豪华纯电细分市场,高端的定位却带来了更高的亏损额,对于规模与盈利的桎梏,亟需筹措资金、下沉品牌,破冰亏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W 股份引入风险投资的效应分析

2.2.1 短期增值效应

新能源汽车制造后发企业普遍存在“烧钱”速度过快,营运资金紧缺等问题,适时适度引入风险投资能够缓解营运焦虑,一定程度改善短期绩效,如图3所示。

图3 W 股份营运与盈利能力分析

由图3 可知,W 股份近5 年内的存货周转率先降后升,销售毛利率则稳步提升,并于2020 年首次实现销售毛盈利,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一方面,W 股份处于提升产能的关键期,H 市政府的风险投资有效缓解了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陆续推出几款新的车系,打开了中低端市场,拓宽了销路,赢得了现金流,提升了营运周转能力。另一方面,销量的提升有效分摊了换电站等固定成本,强化了毛盈利水平。W 股份围绕推出新品、扩大产能、优化运营等措施持续发力,预计将在2025 年实现全面的盈亏平衡。

2.2.2 长期增值效应

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竞争从单一车企向链式转化,强化与供应链伙伴的协同合作,打造核心技术、完善产品矩阵,才能奠定长期竞争优势,如图4 所示。

图4 W 股份研发酱化率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由图4 可知,W 股份的研发资本化率与产能利用率呈先降后增波动趋势。2020 年以后,研发与生产效率稳步向好转变,车企竞争能力有了质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H 市政府的及时注资,W 股份填补了研发资金的缺口,逐步迈入技术“红利期”,涵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矩阵初步成型,市场份额与销量稳步增长。另一方面,W 股份通过引入H 市政府的风险投资,间接深化了与H 市整车代工企业的利益联结关系,围绕数据共享、协同攻关和敏捷制造,提升了供应链柔性化水平,产能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依托H市政府的背书,W股份的融资渠道更为多元化,未来潜在的融资效率与成本将会得到优化,发展后劲更足。

3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优化风险投资管理的对策

3.1 控制资产负债率,提升风险融资能力

健康的资本结构是风险再融资的关键保障。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普遍较高,不利于未来期的风险再融资。一方面,科学有序地推进债转股,将符合条件的债务转化为权益性资本,增强车企的资本实力。另一方面,加大权益性融资,争取政策扶持,引入政府性股权投资,对于拓宽融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4-5]。

3.2 做好债务期限安排,改善到期偿付能力

债务内部长短期合理搭配是改善到期偿付能力的重要举措。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资金密集,债务性融资比重大,更需要关注债务期限。一方面,加大长期债务性融资比重,更益于为车企的战略性投资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负债,密切与价值链上下游协作,降低营运数额,缓解营运负荷。

3.3 科学规划运营战略,增强盈利发展能力

稳健的盈利发展能力是引入风险投资的“源头活水”。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是为了有序贯彻运营战略,谋求盈利与发展。一方面,做好运营战略的研判分析,科学规划,确保运营战略契合企业实际。另一方面,做好项目的精益管理,将筹措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让谋划的运营战略平稳落地。

猜你喜欢
风险投资营运盈利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