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基于潍柴动力的案例分析

2023-03-02 08:06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潍柴动力制造业

彭 敏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上海 200433)

0 引言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时代,竞争焦点已从速度和规模转向了质量和效率。尽管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占据了优势地位,但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大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这一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不足,难以实现质量和效益的优势,难以提升到产业链的高端地位。

为促进我国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其在创新和突破方面取得成功,解决共性问题,文章选取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剖析该企业的成功发展经验,为制造业实体企业提供生动案例和可借鉴的路径,促进更多制造业实体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实体企业的“动力之核”

成立于2002 年的潍柴动力,坚持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运营策略,专注于发动机领域研发与生产20 余载,不断提升品质、技术和成本三大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占据国内重卡产业链龙头企业地位。截止2022 年,潍柴动力在国内外设有分(子)公司15家,国际市场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和海洋交通装备等六大业务板块,构建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和液压)、整车整机以及智能物流等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拥有“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汽重卡”“林德液压”等品牌。

1.1 心无旁骛攻主业,主导产品持续攀高峰

潍柴动力围绕主业发动机业务不断深耕,谋求创新发展。2020 年9 月16 日,潍柴发布了一款商用柴油机,其本体热效率达到50.23%,这一成就在全球柴油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随后,在2022 年1 月8日,潍柴再次突破纪录,将柴油机的本体热效率提高至全球首次达到51.09%。2022 年11 月20 日,潍柴再次刷新纪录,将柴油机的本体热效率提升至52.28%,这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潍柴还成功将天然气发动机的本体热效率提高至54.16%,这标志着内燃机领域发生了一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革,天然气发动机首次达到了比柴油机更高的热效率,成为了热力机械中效率最高的一种。

1.2 全方位布局上下游,开拓多业务领域

潍柴动力通过全方位布局上下游和开拓多业务领域,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公司的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国内外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

1.2.1 智能制造领域

自2014 年以来,潍柴启动了流程信息化项目,并通过实施全面智能制造战略,成功实现了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成就令人瞩目。

一是致力于创建高效的智能工厂。公司搭建了独具特色的WPS 生产管理系统,以此为基础,详细分解了超过70 个关键绩效指标,确保生产过程最优化。二是建立数字化智能研发平台,通过数字建模设计、虚拟开发仿真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测系统来实现。公司构建了一个以产品数据管理(PDM)为核心的智能研发平台,通过建立全程智能化的研发流程,实现了设计、仿真和试验的一体化[1]。三是搭建以智能仓储为基础的物流体系。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三维仓储系统,公司实现了从采购入库、存储与挑选,到拉动出库的物料流程的全自动化管理。

1.2.2 新能源领域

由于氢燃料商用车在重载、续航和不同应用场景上的优势,以及氢燃料电池迅速补充能源的特点,重型卡车已经成为氢燃料电池商业应用的核心领域。潍柴动力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实现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商业化应用的企业。另外,由于山东省国资委是公司的股东,因此,公司可以依托区域内氢能等新能源发展的优势,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根据乐观预测,到2025 年,全国范围内的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10 万辆,公司的市场份额预计为15%~20%,相应的毛利润预计可达31 亿~170 亿元。

2 潍柴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

从濒临破产到迈向国际化的强企,潍柴动力始终聚焦“国家战略、行业短板、产业瓶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致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深入探讨潍柴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其成功的策略和举措,可以为更多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2.1 绿色低碳化,构建生态体

从2017 年7 月起,我国才全面实施国V 排放标准。然而,欧美主要国家早在2010 年前后就开始实施了重型车欧Ⅵ及相当的排放标准。2018 年3 月,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实施道路国Ⅵ阶段排放标准的议案》,提出两项关键建议,一是国家环保标准主管部门,要加快推动道路国Ⅵ法规发布审批进度。二是地方政府不再出台地方标准,鼓励在发达地区和城市比全国统一时间提前实施国Ⅵ[2]。同年9月,潍柴动力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携手合作,共同在北京提出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倡议,面向全球所有合作伙伴和产业链集群发出呼吁。

目前,潍柴生产的全系列发动机均达到国Ⅵb 排放标准,并且提前完成了非道路国Ⅳ等相关规定产品准备,将会在新一轮的汽车排放升级中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从2016 年起开始布局氢能产业,由潍柴动力牵头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氢进万家”示范工程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在潍坊、济南和青岛等城市已结多项硕果。

2.2 科技创新化,抢占制高点

公司高度注重研发投资,研发团队规模明显扩大,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不断优化。2016 年8 月,潍柴动力秉持“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理念,成立卡车动力总成专业化众创空间,通过潍柴独有的“众创式”研发机制+国家级硬件平台,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资源的融合。2022 年10 月30 日,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正式启用,总投资超110 亿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研发试验基地、新能源总成及零部件研发试验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端高速大缸径发动机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基地。2022 年11 月,依托潍柴动力而成立的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能力最强的动力系统研发试验基地。

2.3 积极响应国企改革,活跃资本市场

2004 年3 月11 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发行H 股股票,成为中国柴油机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打通了资本国际化道路。2007 年4月30 日,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潍柴动力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H 股上市并成功回归内地再次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此次上市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湘火炬,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为目标。同时,完成湘火炬的股权分置改革,最终成功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此外,潍柴动力旗下凯傲集团在潍柴动力的强力支持下,迅速走出经营困境,并于2013 年6 月28日成功登陆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2022 年以来,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企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分拆子公司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旗下公司法拉帝于2023 年实现香港、米兰双重上市。

2.4 国家并购+本土化落地,完成全球化布局

自2009 年起,潍柴动力开始参与重组并购,以期通过并购来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如表1 所示。深入研究潍柴动力的资本并购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并购的目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与潍柴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也可以说,这正是谭旭光多元化战略的核心要义,也是他成功实施一系列并购交易的关键因素。

表1 潍柴动力的重要国际并购

3 结语

促进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要素,而且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实现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当制定长期的战略和产业政策,以积极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潍柴动力为案例,深入探究其成功经验,以期促进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潍柴动力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