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配式供应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2023-03-02 08:06倩,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制造商库存供应

菅 倩, 王 容

(太原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汽车供应链始终贯穿在整车厂制造过程中,其中涉及生产、采购、物流、技术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而在汽车装配厂中,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零部件是其主要物料,汽车制造商一般外包给第三方的零件制造商来进行生产,最后直接由装配厂进行组装,由此装配式供应链应运而生。

虽然装配式供应链在建筑行业里较为常见,且国内外也有许多基于此内容的研究成果,但有关装配式供应链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却较为少见。李果[1-2]将装配式供应链与汽车行业相结合,分析了当制造商在面对多个供应商时,由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导致下游企业,即汽车制造商,无法准时生产的问题。宗月霞[3]探讨了多供货源策略下协同采购问题,并构建了以制造商为主的供应商、制造商、客户“三维”协同采购模型。张亚璞等学者在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的风险控制中提出了物流运输风险,并结合在当前汽车行业普遍进行精益生产的时代化背景,提出精益物流也成为汽车制造商所追求的目标。刘娜[4]则基于供应链视角对装备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阻碍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制造商需准确判断供应链产生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的对策建议。胡梦婷[5]基于贝叶斯网络对汽车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得出零部件质量问题是供应链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

1 JL 汽车装配式供应链模型框架分析

JL 汽车总装厂始建于2013 年,整个工厂采用整体网架结构(见图1),是JL 最先进的车间之一。工厂采用模块化、智能化、柔性化、自动化的装配系统,其中部分模块化部件通过自动输送线直接送达至生产线上,做到了全生产过程低噪音、低污染、低能耗与高效率。JL 汽车总装厂生产的车型多种多样,其中帝豪EV、甲醇、几何A 等系列车型生产居多。此外,整车所需零部件高达1 700 种,目前物料大部分为多轨供应,涉及约200 余家供应商。JL 装配式供应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整个系统涉及到上游零部件供应商、JL 整车制造商、下游零售商、经销商、客户等多个主体,且其中既涉及到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横向协同合作、JL 汽车制造商内部的运营,也包含了整个装配式供应链之间的信息、实物、资金等纵向协同合作,而在整个装配式供应链中JL 汽车制造商处于核心地位。

JL 汽车装配式供应链模型框架有三方主体,即上游零部件供应商、JL 整车制造商、下游客户。

依据JL 汽车总装厂运行模式所需的零部件不同进行分类,总共可分为四大类零部件:外饰系统、车身底盘、内饰系统、发动机。同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依据零部件的不同特性、构造同样可分为以上四大类。此运行模式主要是通过接收JL 整车制造商采购需求生产,最终按照交付时间进行零部件配送的过程。

JL 整车制造商销售部通过接收下游4S 店、经销商、客户等多方主体的销售订单,提交装配部来进行生产与排产,其中,一般生产模式是按照“A—B—C”的混线进行生产,在此模式下需要对零配件事先进行排序、组合并派送到生产线边,最后由上游供应商产出,再经过物流送达总装线边库存。此外,JL 汽车还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畅联进行合作,为其提供JIS服务。物联依据JL 总装厂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数量的零部件,并进行排序。最终使得JL 汽车通过物联实现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为装配式供应链多供应商纾困,从而降低管理沟通成本,提升效率。

2 汽车装配式供应链风险因素研究

2.1 零部件供应时间风险

装配式供应链对JL 汽车零部件供应时间造成了风险威胁。其中主要有供应时间的协调和物流供应的延迟两种影响因素。

JL 汽车总装厂有电装、底盘、内装等多条装配线,具体可涉及到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诸多零部件的组装,因此协调零部件的供应时间显得至关重要。实际上,JL 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一直追求JIT,面对目前的多车型混线生产模式,必须有准时化配套零件供应与之协调。而由于受装配式供应链中多级供应商的影响,导致供应时间的不稳定性逐渐增强,到下游JL 汽车制造商时,此种影响可能直接导致生产受阻或中断,进而致使最终制造商为牛鞭效应所造成的结果负责。

装配式供应链的瓶颈源于物流配送,而运输又是物流的关键环节。交通拥堵、天气恶劣、运输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发生都可能造成物流延迟。JL 汽车大多采用订单拉动式生产,此种生产模式要求生产周期短,产出车型种类多样。而物流延迟所造成的零部件短缺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下游装配生产进程,从而就延长JL 汽车对于市场的反应时间,进而影响JL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2 零部件供应数量风险

装配式供应链对于JL 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数量造成了风险威胁。通过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有生产计划与产出和零部件质量两种因素。

由于受到装配式供应链多供应商不同特性的影响,导致JL 汽车制造商的生产采购计划稍加变动,将影响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采购安排。由于JL 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计划平准化较低,对自身车间生产规划预测时间也相应较短,仅能确保24 h 内生产计划的准确性。此影响所导致的“蝴蝶效应”就将使得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无法根据具体订单提前采购和生产,进而可能出现供应商供不应求或生产过剩的问题,这将对零部件数量供应产生影响,造成双方资源的浪费。

由于JL 汽车零部件数量众多、品种复杂,所以对零部件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尽管存在零部件供应商的自测和JL 汽车的来料检查,但平均一辆汽车拥有多达3 万的大小零件,且供应商零部件的不良率为0.36 PPM。究其原因是供应商的产能控制、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致使最终可运用于生产的有效零部件发生不可避免的损耗。如若不合格的零部件流入到之后的生产流程,则会造成整车检查返修或行驶故障,最后必将影响到整个JL 汽车的生产进度以及顾客满意度。

2.3 零部件采购库存风险

由于供应链上各方信息的不对称,需求信息将从下游JL 汽车制造商流入上游各个供应商的过程中被逐级放大,因此各方为了保证自身的正常经营,需要进行各个企业订货提前期的制定。JL 汽车精益化的生产要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且基于减少浪费的原则在零部件的采购上,需要多批次下订单,这将导致上游供应商生产、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而当市场需求发生波动时,JL 汽车制造商需要准备较多的零部件库存以应付市场变化,上游制造商则需准备更多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以填充自身的库存储备满足下游制造商的订单需求。因此,制造商的采购批量将随之增加,供应商订货提前期也将随之提前。

JL 汽车厂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负责建立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仓库以实现总装配送的JIS(准时化顺序供应)。并且,厂区自身还配备“总装线边库存”的方案,即直接将零件分类送往装配流水线上得每个工人。因此,JL 汽车对于零部件的JIT 将愈加敏感。同时,装配式供应链所带来的信息偏差,将使得供应商的库存储备和库存时间变得更长,进而无疑加大了供应商的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比例以及下游JL 汽车制造商的费用,最终将增加整个JL 汽车的生产制造成本。

3 汽车装配式供应链风险控制策略

3.1 实现多源头供应

供应链灵活是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而装配式供应链多供应商——单制造商的模式,更需要灵活性高的供应链。JL 汽车制定了“并轨”替补方案,以此达到供应商多元化、产地全球化的新阶段。第一,JL 汽车通过培养与诸多供应商的“亲情”合作伙伴关系,打造自身的品牌,增强双方的信任感,从而减少供应商不利的决策博弈。第二,JL 通过建立开放的供应信息交流平台,巩固与重点合作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提前锁定部分订单的方式,来加强与亲密供应商的合作。第三,JL 通过进行标准化管理,根据不同的供应商制定适宜的绩效管理指标和奖惩制度。最后,将精益的思想贯彻到对供应商的管理中,根据成本—效益的预期分析,与供应商在定价等方面进行协商,从而帮助其自身降本增效。

3.2 做到零部件本土化

面对目前愈加动荡的的国际形势,JL 汽车更加注重“降本、保供”双向驱动,未来将对零部件的生产更多地朝着本土化方向发展。此外,JL 汽车还实行“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集群化发展”的政策,即以自身企业汇集更多上游供应商在本土建造工厂或成品仓库,培育本地企业的高新技术,吸引具备更加先进技术的零部件制造商的进入。JL 汽车具体零部件供应商本土化发展如表1 所示。

表1 JL 汽车零部件本土化供应商

自JL汽车零部件实行本土化发展以来,效果显著。本地化供货及时率达到100%,由以往零部件交付周期4 d 缩短至1 d,单个零部件成本也随之下降10%。同时,随着物流距离的缩短,物流成本也从2016 年的12 000 元下降至现在的4 500 元,降幅达到62.5%。未来JL 汽车零部件将继续进行本土化的发展,建设并吸引更加专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到JL 汽车制造厂周边进行建厂生产,从而构建更加稳定、快捷的装配式供应链,实现在2024 年达到零部件本地化25%的目标。

3.3 建立智能物流系统

推进高新技术在JL 汽车厂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例如:使用AGV 小车、机械臂等等,使自动化设备速度、灵活性、精度得到提高,生产过程更加人性化,从而帮助工人更快更好地进行装配作业。此外,加强计算机技术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应用,可使JL 汽车物流管理的效率得以提升。此外,推进物流信息整合。将物流信息与JL 汽车生产计划、零部件库存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从而提高物流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例如,混线生产时相同零件一起采购,均衡所使用的零部件以减少上游供应商压力。在进行供货过程中,采用集中库存或配送模式,减少库存空间和成本,结合JL 精益生产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零部件太过超前或短缺,消除库存积压、机器等浪费。

4 结语

装配式供应链在汽车生产领域应用广泛,对于下游汽车制造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装配式供应链在建筑行业的影响,对于汽车生产关注较少。并且对于供应链的风险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供应商本身,对于下游汽车制造商的风险研究较少。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化与疫情等社会公共事件的影响,装配式供应链上游的诸多供应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供应过程频发中断,对于下游汽车制造商造成影响。本文以JL 汽车制造商为具体案例,构建JL 汽车装配式供应链模型,分析装配式供应链下JL 汽车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最终为JL 汽车制造商提出三个风险控制策略,期望为汽车制造商应对装配式供应链的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制造商库存供应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美国篇)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受挫的汽车制造商在通向全新未来的十字路口止步不前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天翌全系列卫星天线制造商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