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3-05 17:11吴玉丽罗俊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班委会团支部运行机制

吴玉丽,罗俊

(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广东广州 528000)

在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能转变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思想更加活跃。在此背景下,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班级管理需求,需要高校以班委会和团支部一体化建设的方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管理活动切实地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及自我监督”。在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抓手,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通过引用运筹学、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等理论,提高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时效性。

一、高校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建设的内涵、特点、目标

2016年党中央通过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的方式,拉开了共青团自主革新、自我发展的序幕。《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创新共青团的活动、工作及组织建设,将思想引领融入共青团活动与工作的不同环节中。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公布,并提出“巩固和推进班级团支部的发展,促进班委会与班级团支部的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究出班长兼任共青团团支部书记的制度,优化班委会、团支部的职位设置,高校班级内的重要活动与重大事项应由班团协作进行,以此提高班团一体化、集约化与集体化建设的质量”。在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党中央要求高校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建设,注重制度的优化与创新,重点突出团支部在思想引领、制度引领中所发挥的作用,切实实现班委会工作与团支部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及优势互补。

在特点上,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班团一体化是由上而下融入共青团建设中的改革工作,普遍由共青团中央明确原则和方向,由市级、省级团组织进行监督和引导,由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中学的团组织来实施。其次,由于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涉及对象包括班委会、团支部及相关人员,因此需要注重“融合发展”与“协作发展”在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确保班团组织在一体化建设中都能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最后,班委会与团支部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是构建统一化、集约化、集中化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需要通过考核评价、议事规则、职责分工等方式夯实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使班团一体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在班委会与团支部中展现目标愿景与良性互动。在班团一体化建设目标及目的上,一体化建设应巩固团支部在班级中的地位,可以将党中央的发展理念和建设诉求贯穿到班级管理、建设及发展的不同环节中,使团组织能够充分地发挥凝聚学生的功能,担当起领导班级发展的责任。在课程思政层面上,班团一体化建设要在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肩负起思政元素挖掘与应用的义务,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马克思主义理念、思想及理论的魅力,进而在实践探究中使思政引领、道德引领内化到学生的生活、思想及学习中。

班团一体化建设能降低其它创新型社团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其它创新型社团虽然能紧抓时代潮流,满足学生的诉求,然而在思想理念和道德层次上,容易受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可以切实地降低外来思想或文化对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

二、高校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基本问题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学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对策相对比较复杂及多元,实质的管理难度系数偏高,在开展团学工作时学生的参与能动性不足,教师队伍全权包办所有工作任务,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结合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积极指导学生、督促学生。从目前来看,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只能够传达和执行比较简单的管理任务,团支部书记以及班团委需要以学生组织干部作为主要的工作执行者,团支部书记需要完成简单的团支部工作。这种单一僵化的工作模式以及团学工作队伍不利于班团一体化的稳步运作,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及矛盾。

(一)权利失衡,团支部功能弱化

我国部分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委以及团干定位较为模糊,不够清晰,且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班委会展开的。班委会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入党”“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及“就业数据收集”等[1],而团支部的工作则局限在“团日活动”“团课”“团费收缴”及“学生管理”等层面上。基于此,团支部与班委会存在着明显的权利失衡问题,导致班委会的权利要明显大于团支部。长此以往,将导致团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受到影响和制约,不利于团支部后续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团支部核心作用无从谈起,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

(二)制度落实难,工作趋于形式

部分高校虽然能充分实施“一课两制三会”的工作制度,但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却存在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及制度建设缺失等问题。譬如班级团支部的工作落实程度低、执行效果差,导致团支部频繁出现“做材料”“走形式”的现象,不利于提升班级团支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团支部在开展事务性工作的过程中很难发挥班委会的引领、组织、协调及监督作用,与此同时,班委会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也很少有团支部的参与,致使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建设流于形式[2]。究其原因在于班团一体化建设的规章制度难以得到充分落实,不利于评优助贷、班级推优及权益维护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职责不清晰,班团主动性差

高校班委会和团支部的职责普遍缺乏制度制约。通常来讲,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常是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发挥牵头作用的,团支书和班长负责工作的贯彻和落实,然而由于在具体工作上缺乏清晰的职责界定,导致出现能力较强的一方负责事务的统筹和规划、能力较弱的一方负责工作的辅助和协调的情况。并且在高校缺乏长效的管理和培养机制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能者多劳、弱者少劳”的现象。在团员管理上则呈现出管理形式化、疏散化的现象,团员的政治意识难以得到及时统筹和规制,导致政治意识较为薄弱的团员难以及时规范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四)活动刻板,团支部作用难发挥

在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团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工作内容传统、团员积极性不足等问题,而团支部素质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不足是该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容易导致团支部活动及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吸引力较小,也导致团支部在维护权益、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等层面上的职能受到影响。在高校班委会、团支部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团支部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致使运行机制缺乏较强的针对性。

三、高校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应对策略

高校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能够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铆合作用,推动各项事务性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团支部和班委会在“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工作精神,使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更切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发现团支部的问题较为明显、较为鲜明,需要在运行机制建设的全过程中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考量和关注。

(一)加强辅导员与二级学院团委工作的融合

让高校辅导员深入到二级学院团委工作中来,使团委工作真正成为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究其原因在于辅导员是高校团支部开展各项工作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能够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配合二级学院团委工作,引领团支部落实工作精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3]。在班级管理层面上,辅导员能够在负责二级学院、学生处工作的同时,对团委实施引导和指引,使团委能够更好地开展各项学生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由于辅导员积极参与二级学院团委工作,能够使辅导员同时肩负起班委会和团委的工作职责,使两者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均衡权利,提高工作质量。

(二)完善班委会与团支部的工作机制

学校要加强工作规范,突出高校团支部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制定《团支部指导手册》的方式对组织建设、团员发展、组织生活、团籍管理、团费管理、推优入党、民主评议、教育培训等层面进行明确的培训。在班委会层面上,应通过制定《班委会工作指导手册》的形式规范管理形式和工作内容,使班委会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标发展。在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还应提高班级委员会与团支部的沟通质量,注重班委会与团支部在日常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要求班委会要渗透到团支部工作中,团支部要渗透到班委会工作中,并在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发挥彼此的辅助作用。此外,辅导员还应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的方式明确日常管理中的问题,确定班委会和团支部在日常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提高两者的制度落实质量。在此背景下,辅导员还应确保决策机制的公正性与公平性,使决策机制发挥应有的诊断功能和作用,提升班委会与团支部的工作效率。

(三)厘清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工作职责

要厘清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坚持班委会引导日常事务、团支部主导团务建设、班团共同指导学生健康发展的逻辑主线。通常来讲,团支部是高校重要的团组织,能够以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主题团日、思想教育的方式服务青年团员的健康发展,因此,团支部应发挥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功能,帮助青年学生明确党团组织的理想信念,为党团组织的基础建设提供优秀的发展对象[4]。班委会作为班级日常管理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依托班级活动、文化活动、规章制度培养青年协同合作的意识和理念,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高校应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及特点制定有关班委会与团支部工作的《职责指导办法》,并指引班委会和团支部根据指导意见做好各项事务性工作,使两者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更好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积极创新“团支部”活动形式

高校辅导员要通过“一课一活动”的方式增强对团活动和团课的评比与指导力度,要利用活动的教育功能强化班级团支部的影响效果与教化功能,通过引导团支部创新活动形式的方式创建并申报体育型、文艺型、学霸型、创业型及就业型等团支部活动,使团支部功能在活动创新与开展的过程中得到真正发挥,进而协同班委会工作,提高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在作用发挥与活动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应根据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活动创新的方向,凸显团支部的功能和作用,使团支部逐渐成为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媒介,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成长。在完成基本团支部活动后,学校还需要关注团队活动的有效考核,坚持量化考核,逐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双向评价,实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班团一体化量化考核比较复杂,学校可以着眼于不同形式的团支部活动,采取积分制,围绕五四红旗团支部以及先进班集体的评选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促进班团的互帮互助以及互相制约。在全面完善以及改进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运作模式时,学校的工作机制、工作队伍更加完善及成熟,团支部的工作活力更足,能够充分地发挥维护作用、服务作用、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水准,全面创新团支部活动形式。

四、结束语

改进和加强高校班委会与团支部一体化运行机制能够提升班级组织活力,优化学生管理形式,使班委会与团支部建设更好地融入班级建设的全过程,提高班级管理与建设的质量,推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中,却存在活动形式、工作职能及权利均衡等层面的问题,不利于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对此高校辅导员应从学生管理实际出发,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引导、指引及协调作用,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班委会团支部运行机制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电子版委会表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调工作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