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3-03-05 17:11唐莹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德育

唐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

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课程思政教育注重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入手,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第一位,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但是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德育”的融入。

(一)思政教育理念滞后

“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占据了主导思想,在学校开设的体育专项选修课程中,课程设置观念依照旧版,年年不变。表现在开设课程丰富,欠缺体育育人的意识;课堂中重视动作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德育”元素的挖掘;以体育成绩的分数高低论体质好坏,欠缺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应试教育下的体育教学导致思政教育在教学中得不到较好发挥,体育教学跟不上新时代、新政策、新要求的发展。如不重视“德育”元素的贯穿,也将导致思政教育理念的滞后。

(二)“体育”与“德育”脱节

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体育教学的现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发展,如果道德意识薄弱,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状况堪忧。因此,需要摒弃不能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在“体育”与“德育”的结合,重在提升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体现了“德育”;不气馁、不服输的精神品质,体现了“德育”;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体现了“德育”……因此,“体育”与“德育”不能脱节[1]。

(三)课堂教学的常规被忽视

体育课堂的教学常规应当是严谨有序的:上课时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课中组织教学井然有序;课后小结,师生再见。其中有些环节已被忽视,变成了:上课集合,无师生问好;课中“放羊”自由活动;下课铃响,就可以归还器材下课。殊不知,在师生相互问候中,在有序的教学活动中,在体育竞赛的良性竞争中,都隐含“德育”的教育内涵。因此,课堂教学的常规不能被忽视。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不理想,缺乏科学性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教学改革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教学中,体育教学有一部分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动作技术的学习和在运动场地进行实践。高校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改革的结果应是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参与度更高,能够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也能达到体育育人的教学目标。

(五)体育课程的评价存在片面性

传统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片面性强、内容较单一、“德育”评价体现较少。部分体育教师往往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体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倘若不改革,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球类校队运动健将因选课原因,在其他体育选修课中,体育成绩刚及格。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仅以体育成绩来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的好坏。因此,课程评价应是一个综合的体育课程参与的评价[2]。

二、教学改革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三全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教师不光参与教学,还要参与育人。由此可见,“体育”与“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体育与德育紧密结合,才能促进三全育人的顺利开展,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创造者、开拓者的目的。

(二)有利于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时代的趋势是“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是“体育”与“德育”更好结合。因此在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将学生培养成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在传道授业解惑当中推动思政建设,在现代化教学中融入育人思想,让体育教育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走入社会,奉献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职业道德的人才,因此德育融入教育教学极为迫切。教师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不断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这非常有必要且可行。

(四)有利于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元素

公共体育课教学重在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为此,高校教师可以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构建两者之间的连接,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课程思政视阈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体育教师为思政课架桥梁

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开展,并不是将思政课程直接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到体育课程上,而是教师在理解课程思政具体内容、领会其精髓的前提下,真正从社会发展的动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将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贯穿、渗透在体育课中,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思政内容的体验,做到亲身经历后的理解与接受,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教学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参与相应的课程培训,也可以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社会动态以及国内外形势,真正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与体育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连接,既促进高校教师体育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又使体育教师成为思政教育的有力推手。

(二)提高对思政教育作用的认知,完善评价机制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想成功地融入思政教育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要从认知的层面对思政教育有准确的定位和认识。高校要意识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体育运动精神的培养能够转换为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人生观树立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高校作为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核心主体,要使教师认识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思政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要想全面融入思政教育,就需要有完善的机制来作为保障,要想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就必须创建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同时,高校要将学生、教师全部纳入考核当中,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完善的奖罚制度不断落实,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开展。还需注意的是,在评价机制确定后,学校要公平公正地落实工作,才可以确保机制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3]。

(三)提升“德育”在“体育”中的占比

“德育”教育不是“孤岛”,“德育”与“体育”两者在体育课程中的占比也不能用天平来称量,不能一概而论,要摒弃“两张皮”现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重视“德育”灌输。在传球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小组练习的模式,让学生之间互议实际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相互帮助,真正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篮球项目让他们懂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或者将班级比赛作为体育评价的一项内容,让学生之间彼此配合,促进共同目标的完成。学生在比赛中经历成功、体验失败才是较为完整的思政教育体验[4]。思政教育体验能增强学生心理承受的韧性,也能让他们冷静地处理比赛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塑造其更为坚韧的内心,从而提升“德育”在“体育”中的占比。

(四)构建全新的高校体育授课形式

高校体育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真正结合课程思政的特点,结合高校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灵活设置具有操作性的高校体育授课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体育课程的隐形渗透性,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让他们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长,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效能[5]。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引入集趣味性、育人性于一体的游戏,让学生获得快乐,并真正懂得去思考,去表达,让学生真正从游戏中悟出“团队”“集体荣誉”的真谛,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德育”的有效性[6]。

课堂中包含体育竞赛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竞争、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失败的挫折。球类选修课的体育竞赛比较好安排,较难的是以主观评价动作技术为主的体育选修课,比如:啦啦操、健美操、拉丁舞等,或太极类、武术类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以学习成套动作技术为主,期末课程考试以动作技术评价为主要成绩。技术动作为主的体育选修课同样可以穿插体育竞赛。第一步,分组,组成团队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正符合了“德育”的团队协作内容;第二步,安排竞赛具体内容;第三步,在班级中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展示体育动作技术的体育竞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一点既有竞赛比拼,又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评价的参与度,又符合“德育”中的多方面综合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第四步,将本班的团队成绩进行排名,每个名次对应相应的体育分数,纳入期末总成绩当中,这一点符合了体育评价的多元化。

(五)多角度运用现代科技,开展“课程思政”视阈下的体育教学

在思政视阈下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思政课程和体育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两者的结合点,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打造多元性的高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要让学生学习“体育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应的“课程思政”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以“乒乓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乒乓球比赛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观看每一位奥运冠军在日常训练中的不断付出,懂得“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关系[7]。

(六)构建全面性、多元化的体育评价形式

体育教师需要深入解读“课程思政”的特点,并注重从体育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两个角度进行体育教学的评价,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个人在体育中的表现和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积极发挥体育学习的优势,改变体育学习的不足,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格。

在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中,每项体育选修课程的最终课程评价应是根据学生一学期甚至是一学年以来的参与度、动作技术学习情况、团队配合情况、身体素质锻炼情况等按照相应的比例得出的综合评价。教师要构建出更为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思政”视阈背景下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教师需要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了解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并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创新,真正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启发,获得成长,充分发挥“体育”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类别,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体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