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教育评价

2023-03-05 17:11王斌儒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能学习者

王斌儒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信息工程系,甘肃金昌 737100)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1]认为:传统的教育评价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价值,纸笔考试或智力测验评价的是学生的短处和弱项,而非学生的长处和强项。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概念,多元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其评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预测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将会为我们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与启示[2]。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加德纳提出只要作为个体都一定存在独特的优势智能,每一种智能存在唯一的、多样的外在属性。唯有依据多元的评价指标才能全面、真实地体现学习者的智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彰显个人魅力的机会。

霍力岩[3]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地对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实践进行了阐释,在心理学专业层次下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性梳理和总结。

卢兰馨,张国祥[4]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如何设计学生量表,如何完成各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分析报告。

童莉[5]提出要使不同的学生在高等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变更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不遗余力地提高学生的非优势智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杜玉祥,马晓燕[6]衡量了多元的评价目的、多元的评价标准、多元的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方法,并且对如何编制非智力因素的诊断量表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元智能”的概念第一次出现于1983年加德纳编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后来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像多元智能理论一样对教育实践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标准化考试(主要是纸质测试)不能测量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在个体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智能,事实上,标准化考试主要考察学习者的语言智能以及数学逻辑智能。

加德纳的核心观点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第一优先智能,这些智能又拥有独特的、多元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德纳指出,“高等动物人类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教育评价所重视的语言文字智能和数学智能之外,还有自我认知智能、音乐素养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感觉智能和人际沟通智能”。

智能之间不是孤立的,可以进行互动,最终表现为不同个体间的智能差异。唯有依据多元的评价指标才能全面、真实地体现学习者的智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彰显个人魅力的机会。

加德纳认为,这是对人类所拥有的智能的大致分类,实际上每一种智能都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每一个人的头脑都具有这七种智能,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差异和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这七种智能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存在于个体身上。人们解决问题、制造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就是这七种智能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加德纳对未来学校进行了设想,这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这样的学校不再要求所有学生采用一样的学习方法,掌握需要学习的一切内容,而是力图为每个学生建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计符合自己的课程计划。开发学生潜在的各种智能并引导其形成优势智能,指导每个学生寻找到符合自己智能特点的职业和兴趣爱好。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全的发展,即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7]。

基于这种考虑,多元教学评价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评价的要点是充分肯定学习者的进步,使他们在不断获得成功感的同时,激发越来越大的学习热情;评价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认知领域,还应关注情绪等充分邻近的教学成果;多元评价不可以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更加强调在学习真实情境下和实际生活中注意发动学生参与评价,师生双方共同成为教学评估和测量的主体。

教学评价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8],一种是“终结性评价”,一种是“形成性评价”。所谓终结性评价是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过程之后进行的,例如通过学期末的考试或学科结余“会考”等给学生评定成绩,其目的在于选拔。“形成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间,即教学的形成阶段中进行的对平时教学结果的评价。其目的不在于给学生评定成绩,而在于通过这种评价来改进教学过程本身。

多元评价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9]。

(四)多元评价的基本框架

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多元智能评价,学生利用多元智能评价量表自评、互评、他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10],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特点,调控个体的学习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觉地对学习进行管理。评价的主体秉持多元化原则,将教育评价与学习生活融为一体,使多元评价时时存在、处处存在。

采用不等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第一,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为其提供应该继续学习还是致力于有关领域的反馈信息。第二,给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材料,为学生将来的智能发展准备或创造良好的环境。课程实施应当是情境化的,情境化评价方法是多元智能评价理念的特色体现。

所谓“情境化”是指评价与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的一种自然、真实、轻松、协调的状态,只有最为真实、最为自然的环境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智力水平。相关评估是在学生进行实践或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能和不同的认知风格,反映了学生发展的阶段和轨迹。

三、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

因为历史原因,传统的教育评价大体上侧重于个人的认知和知识水平,认为智力可以解决问题,找到特定问题的答案才能获得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全取决于这种能力,从本质上讲,这种能力仅指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忽略了其他智能的存在和重要作用。

(一)传统教育评价的目的

教育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布鲁姆指出“评价是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是对各种想法、作品、解决方案、方法、材料等的价值进行判断的活动”[11]。教育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做出决策的过程。一种证明学习水平和教育效果的方法。在每个步骤中使用作为反馈修正系统的评价是对教育过程的评价,以确定该过程是否有效地提供适当的证据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他们在教育中的最终目标。

(二)传统教育评价的标准

传统的教育评价是为了比较学习者智能水平的高低,判断学习成绩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12]。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度量,并把教育评价错误地局限于认知领域,过分强调教育评价的选拔区分功能。

教育评级被当作一种“筛子”,在教育的各个重要阶段上都用它来淘汰掉一部分学生,而只让一部分学生进入教育的高一级水平,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能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三)传统教育评价的方法

标准化测验是传统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评定出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知识的程度和水平。取到高分,说明学生智能发展的水平高,否则说明学生智能发展的水平低。这样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定式思维,思维的空间缺乏拓展性,传统教育评价是导致“应试教育”和“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产业和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在信息社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多元评价的概念逐渐形成,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评价观。

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胸有成竹地走向社会、实现人的多元化发展是多元评价的基本价值理念,因为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方向是不可预知的、不可模仿的。多元评价就是要努力发展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和埋没的智能,从而让学生充满信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加德纳多元智能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加德纳 跌宕人生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加德纳把幸福变成一个动词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历史教学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