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融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以广州市技师学院为例

2023-03-05 04:31李宗国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广府技工工匠

李宗国 吴 浩

(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2.广州市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410)

1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背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则可以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结合技工院校特点,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精华,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育人环境的优化以及促进技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技师学院具有七十年办学历史,先后历经多校合并,加上多校区办学模式,该校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急需共同认同的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塑造形象。近年来,学院实施广府文化育人工程,其中比较典型的项目是与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广府人联谊会)合作开设首届广府班,连续多年共招收535名广府后裔地区贫困学子就读。在广府班学子培养中,加入广府文化元素开展教育教学,经过几年探索,培育出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获得者黄枫杰等一批杰出广府工匠代表。鉴于成效显著,该校将广府文化育人实践推广至全院,并全面梳理办学理念、愿景和校训、三风(校风、学风、教风),进而形成了该校文化育人、文化塑人、文化造人特色,践行了党和政府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提升文化自信的要求,在技工院校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不断提升学院品牌形象,并为同类院校开展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理论可行性

2.1.1 广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地域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1]。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保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该文化对广东社会乃至海外华侨华人具有重要影响。

2.1.2 中华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联系紧密

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得以充分融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弘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校园文化还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可强化师生在学校的生活体验[2]。学校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任务。为了让此任务顺利完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和舆论引领。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应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并且能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2.2 广府文化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实践可行性

2.2.1 广府文化蕴含的精神与技工院校现代工匠精神培养要求一致

广府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兼容了中原文化的丰厚成果,还汲取了岭南文化的精华,具有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功能[3]。尤其是在建筑、艺术、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处处体现出广府人的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等内涵。

近年来,党和各级政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提出了相关要求。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是大国工匠的重要储备,在人才培养中势必要注重爱国敬业、精益求精、敢为人先的特质。由此来看,广府文化的内涵与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要求不约而同。

2.2.2 广州市技师学院与广府人联谊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提供广府文化实践支撑

作为最早在全省创办的技工院校,广州市技师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一代又一代“市技人”传承的默默耕耘、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与广府人精神一脉相承,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广府文化,其特征鲜明的工匠精神理应成为技能人才守护的精神家园。而作为广东省优秀社团组织的广府人联谊会,自2015年开办广府班以来,已累计投入贫困学生资助资金650万元,帮助粤东粤西为主的贫困家庭孩子就读多个行业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资助资金的大力投入能够帮助寒门子弟入读技工院校,以技能就业带动脱贫;该校和广府人联谊会共同携手,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该校全方位推进现代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3 广府特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系统研究与建设

广州市技师学院开展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究,帮助全体师生在广府文化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运用广府文化元素,构建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生活方式,并以广府文化形成办学特色,从而发展为该校的办学优势。

为达成这一目标,该校分别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推动广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构建了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每个层面均采取了具体的活动或工程来承载育人活动。

3.1 精神文化系统研究与构建

3.1.1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路径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经过长时间发展沉淀形成的共有价值体系。该校拥有历史悠久的办学传统、团结进取的校风校训、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这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凝聚作用。该校通过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打造特色办学品牌,从而提升办学水平,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在踏上新征程的旅途中,该校以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明晰自己的生态环境与定位,从而促进办学品质的提高。校园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配合,并不断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凝聚成更加蓬勃向上的精神文化,在实现积极认同的同时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3.1.2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践行

校园一切活动呈现出的精神风貌构建的精神文化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与传承性,表现出稳定且深沉的感染力。结合该校之前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及广府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之需,重新梳理和设计了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该校发展理念、愿景和校训、三风等为主体的精神文化体系系统,并对每一项内容进行诠释,如图1所示。

图1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理念系统研究

广州市技师学院与广府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体现在:将大国工匠精神内涵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融合。这种精神层面的融合包括学校文化传承发展、校风校纪以及师生群体普遍展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该校的鲜明风格、特殊本质及精神风貌,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以广府文化、工匠文化中的精神培育优秀的学生,践行“揽天下英才,育广府工匠”的办学理念。

3.2 物质文化系统研究与构建

3.2.1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的路径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是凸显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精巧实用的设计融入校园物质文化,从而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在校园通过设置詹天佑浮雕和广府历史名人墙画等形式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精神;通过设立荣誉墙等载体展示学院和卓越师生在世界和国内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将校园打造成师生修身养德、陶情冶性的重要场所。

3.2.2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的践行

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环境建设上,环境打造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全院师生行为乃至观念产生影响,使全院师生受到熏陶从而有所启迪,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主要包括条件文化、环境文化和媒体传播文化。对此,该校打造了广府文化大师工作室、羊城工匠馆、广府文化传媒中心和广府文化长廊等平台。

推进广州市技师学院文化特色建设,需要进一步物化文化符号,通过塑造精神堡垒雕像、雕刻广府文化壁画、建设广府工匠文化墙等措施,让“广府工匠文化”的形象深入校园、深入人心,让广府工匠文化“活”起来。

(1)羊城工匠馆。由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广州市技师学院共襄齐建的羊城工匠馆,位于广州市技师学院黄石校区,按照主题和功能共分为五个分区——“序厅”“羊城工匠主题墙”“技艺之精”“工艺之美”“传承之魂”。其中的“技艺之精”,展现了近现代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州各行业涌现的技能精英,如詹天佑、冯如等,还包括刘仔才、张春新等新时代南粤工匠。羊城工匠在各行各业磨砺成才、闪耀光芒,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其在追求技艺技能过程中孕育了精神财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其中的“工艺之美”,展现了羊城“三雕”“一彩”“一绣”地方特色工艺,与“技艺之精”相映生辉。其中有广彩传人谭广辉、牙雕传人张民辉、广绣传人伍洁仪等大师介绍和作品简介,他们的作品精美绝伦,美名远扬,无不独具匠心。其中的“传承之魂”,记载了羊城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不忘初心、敢于担当、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其中,广州市技师学院便是这些璀璨精神的接续者先锋。此外,广州通过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搭起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桥梁,并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接连夺金摘银,无不使广州再次成为大国工匠培育的一片沃土。

(2)广府文化大师工作室。广府文化大师工作室特聘艺术功底深厚、公众知名度高、关切中华文化发展的南粤文化大师,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与资源优势,设计并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助力学院人文与技能齐头并进。

(3)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包括自然环境的美化和绿化、道路的建设、教学设施的建设、校园的整洁等物质形式的载体,从教学楼到每一处的指引、铭牌都是物质文化的体现。

近年来,该校先后投入523万元,重新建设了羊城工匠馆、广府文化大师室、广府文化传媒中心、广府文化演播厅、广府文化走廊、粤剧社等一批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标志性设施,并将广府工匠文化的建设渗入该校各个角落,促进了“广府文化”校园的氛围营造。

3.3 制度文化系统研究与建设

3.3.1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路径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规章制度所反映的文化,如该校制定的章程、实施细则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标准和保障[4]。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作为发挥学院教育和管理职能的手段,应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潜在教育力量[5]。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着重发挥其规范和导向功能。

3.3.2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践行

标准化、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不仅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的润滑剂,也是校园文化的保障体系。将广府文化融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该校进行了制度系统研究,从三个方面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如图2所示。

图2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制度系统研究

制度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该校党委制定了《广州市技师学院关于广府文化传承的实施意见》;二是重新修订学校普遍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安全应急、学生活动、后勤服务等综合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实施,加强对学生的制度约束和培养教育;三是针对广府班学生制定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制度,如广府系列主题活动管理制度、广府社团管理制度等。

(1)《广州市技师学院关于传承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结合实际,该校党委提出《广州市技师学院关于广府文化传承的实施意见》,就近五年该校如何传承实施广府文化提出七项重点任务,分别是传承发展广府文化、贯穿师生教育始终、打造“七个一”工程、开设公益性质广府班、融入师生工作生活、加强宣传教育、推动交流互鉴。该校还从组织设置上,成立广府文化传承工作领导小组;从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广府文化传承工作,大力支持广府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大力支持广府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把广府文化传承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发动每一位师生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大众自觉传承与发展广府文化的生动局面。

(2)广府制度文化管理实施办法。广府制度文化管理实施办法是在该校的规章制度、学生手册,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中融入广府文化。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其意义除了约束师生的行为外,还通过认可和遵循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和管理体系形成大家基本一致的概念意识和行为准则。

3.4 行为文化系统研究与构建

校园行为文化“包括校园内人们的日常言行和开展的各种娱乐性、学术性活动,是校园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经常表达的、最直接感受的活的文化形态”[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知广府文化的时代内涵。

3.4.1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行为文化的路径

校园活动因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更容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需要精心设计校园活动,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除了课外活动外,日常教学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根据技工院校专业和学生特点,该校组织编写了特色鲜明的广府文化教育读本,开设了具有广府特色的选修课——粤语、粤剧欣赏等。该校还邀请广府大师和名人进校园,组织专题讲座和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广府文化知识体系。

3.4.2 广府文化融入校园行为文化的践行

包括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参加文体活动、对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文化现象。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学生课余活动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以此推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为推进广府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每年组织18岁青年学生参加广府成人礼活动,定期组织广府班新生赴韶关市南雄市珠玑巷等地开展寻根问祖和拓展交流等主题活动。

广府特色文化活动,以家国情怀教育,包括带领广府班学生通过珠玑巷寻根问祖、走访慰问失独困难家庭等活动,突出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还通过每年定期举办广府技能节、科技节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

4 研究和实践的成效

从广府文化融入广州市技师学院校园文化的一系列尝试中可见,将广府文化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既是弘扬和传承广府文化本身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技工院校的使命和任务。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融入新的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广府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恰逢其时,二者的融合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4.1 验证了可行性

广府文化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技工院校通过发展广府文化,让师生在理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校园文化发展。通过对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推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

4.2 彰显了有效性

该校分别从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文化层面将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系,每个层面均采取了具体的活动或工程来承载育人活动。一方面,以广府文化为引领,形成该校的办学特色,并把办学特色演变成一种办学优势。另一方面,广府文化融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还为培养创新型劳动者赋能助力,促进该校的品牌效应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重提升。

4.3 扩大了影响力

开展广府文化融入广州市技师学院校园文化,为技工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工作提供了试点参考,该校还通过申报广州市、广东省人社部门课题研究,梳理出把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契合点,以及通过实践研究,从实施路径到践行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做法为其他技工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此外,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深刻反映出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内涵。就广州市技师学院来说,广府文化已经成为其办学的鲜明特征,这一特征又丰富了广府文化新时代的内涵,进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凝练和孕育出更高的文化精华,再用这种文化精华去影响社会。

4.4 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在技工院校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树立,对广府文化的传承发展、师生健康成长、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广府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将广府文化的元素融入教育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硬件、软件基础,既提升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又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

5 结语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进取的校园精神、开展丰富的学校活动、维持正常的学校秩序、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技工院校特点,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精华,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育人环境的优化及促进技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研究和实践中,构建了广府文化理论体系,形成了广府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环境等一系列成果。通过有计划地对广府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与发掘,提炼广府文化品质,将具有开放、包容、务实、传承精神内涵的广府文化展现给全校师生,使之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使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有学校品牌特色的精神。

本研究和实践,旨在探索区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技工院校的弘扬和践行提供借鉴。通过共同努力,增强技工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不断提升学校品牌效应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广府技工工匠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90后大工匠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工匠风采
从技工到英雄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工匠神形
工匠赞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