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地理试题 提高命题质量
——以浙江省衢州市高二教学质量检测为例

2023-03-06 11:32宋少威
地理教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命制学业命题

宋少威

(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22)

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不仅具有测评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功能,而且承载着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试题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测量和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向。本文以浙江省衢州市2023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中部分试题的磨题前后变化为例,探讨高中地理命题中的常见问题及问题纠正过程中的感悟。

一、问题设计偏离核心功能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有三个部分,其中“立德树人”位居核心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各环节。命题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试题命制应始终聚焦其核心功能,体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传播正能量,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面为磨题案例1(见表1)。

表1 磨题案例1

胸怀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方能把控试题的核心功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制定的重要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指向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人民的利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社会需求方面,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展示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1]这要求加强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理解。在地理试题命制中,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政策和措施,才能够在地理试题的命制中更好地贯彻这些思想和精神。在命制地理试题时胸怀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才能在试题命制中把控正确的方向,使试题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得以实现。

二、素材情境未尽情境功能

情境是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2]情境是问题呈现和解决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字、地图、图表、模型、景观图等形式创设地理试题情境,应凸显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现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考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发挥情境应有的功能。下面为磨题案例2(见表3)。

表3 磨题案例2

创设地理学科特色情境,方能充分发挥素材情境功能。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学科,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地理命题的素材通常来源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和学术研究,教学质量检测所考查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往往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其中。这需要命题者深度挖掘素材中隐藏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应用文字、地图、图表、模型、景观图等方式呈现试题材料,使材料既通俗易懂,又能凸显地理主干知识。由此创设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呈现分析问题的思考角度。

三、问题设计偏离课程标准

新课标指出,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必修“地理1”和“地理2”模块的内容要求为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选择性必修为准。[3]这确定了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测试内容。在试题命制时,应认真研读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深挖新课标的内容要求,以确保测试内容符合新课标要求。下面为磨题案例3(见表4)。

表4 磨题案例3

深挖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方能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命制地理试题的素材来源广,同一素材挖掘的角度不同,考查的知识也不同,应避免试题考查孤立的、过细的或者不做要求的知识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解读中指出,从“内容要求”中选择所要测试的内容,以学业质量标准中水平表现为依据,确定所选定的“内容要求”的具体评价任务。[6]研读新课标不仅可以抓住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也可以抓住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

四、考查能力方向有重叠

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测量的重要载体。命制试题时,命题教师要关注试题考查的能力和方向,避免出现试题考查的能力、方向有重叠,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无法有效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状况。下面为磨题案例4(见表5)。

表5 磨题案例4

研读高中学业质量标准,方能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多层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具有测评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功能,试题设计时要力求区分学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新课标指出,高中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7]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每一级水平都描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具体表现。研读高中学业质量标准,有助于命题人在试题命制过程中,清楚地把握试题所考查的素养等级水平,清晰地刻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实现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正确评价。

没有研磨过的试题是不成熟的试题。研磨试题不仅是命题者对试题的精心打磨,也是命题者对试题的再认识、对教学的反思和对学情的把握,从而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试题命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收集素材、立意核心素养、创设试题情境、设计试题任务、制定评分标准等环节构成。这些环节难免出现问题或错误,这需要命题者对试题不断研磨和学习,不断提高试题质量,提升命题者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命制学业命题
艰苦的学业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下一站命题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
35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