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任务、实施路径与教学方法*

2023-03-06 11:32龚胜生
地理教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人文思政世界

龚胜生 莫 慧 梅 琳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目的。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文世界的系统结构、形成过程、空间差异、作用机制和演化优化规律的学科,其与时俱进、服务社会、经世致用的学科特质,使得“人文地理学”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优势。陈展图等提出了“目标—思路—方法—评价”“四位一体”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思路;[1][2]孔翔等提出了以“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建设全过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思路;[3]黄晓军提出了教学体系构建、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育人增效、发挥专业优势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方案;[4]颜梅春对人文地理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内容进行了探索;[5]尚志海等从野外实习、徐小任等从示范课程建设视角提出了“人文地理学”思政融合的思路。[6][7]综上所述,“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大到课程思政设计中的目标、任务、思路、方法,小到课程思政具体切入点、案例融入等,都有学者进行了探索。不过,这些课程思政研究都是基于传统“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的。[8]人文地理学的知识结构应该按照人文世界五个基本哲学问题(5W)的回答来构建。[9]本文探讨知识体系重构的新“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任务、路径与教学方法,以期在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人文地理学”新课程的思政建设。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既包括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和适应,也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固有影响和反馈作用。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脉络主线,基本上是围绕着人地关系的认知、效应、调控来展开的,不仅注重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而且注重人类活动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影响。

从当前主流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结构和内容来看,赵荣等侧重从文化地理学要素分支剖析人文地理学;[10]陈慧琳更注重人地关系及人类活动影响;[11]顾朝林将“空间”和“地方”作为核心,阐述不同空间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或以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不同学派观点为主要内容。[12][13]笔者认为,从地理学的初始意义出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的建筑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人文世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是回答人文世界的五个基本哲学问题——“5W”,即“人文世界是什么”(what)、“人文世界在哪里”(where)、“人文世界在何时”(when)、“人文世界为什么”(why)和“人文世界怎么样”(how),这个知识体系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区域性、动态性、社会性和可优化性。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空间”“区位”“地方”“区域”“距离”“尺度”“扩散”“感知”“发展”和“话语”等。从这些基本概念不难看出,人文地理学是一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人性的学科。历史证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使得“社会性”成为其最显著的研究特性。“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培养大学生地理视野、地理思维、地理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用所学的人文地理知识、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阶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一带一路”“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天地,而且对“人文地理学”课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优秀建设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人文地理学存在的理由是“服务社会”。“人文地理学”课程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的素材与案例十分丰富。从国情党情到全球视野、从生态文明理念到可持续发展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人文地理学知识能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认知世界(人文现象)、看待世界(人地协调观)、利用和改造世界(各类规划)都有着重要意义。人文地理学话语体系能建立有效的地理空间思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时空的角度辩证看待社会现象、从区域的特点理性分析规划方向、从发展的眼光审视国家政策、用哲学的方法践行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有效利用课程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环境观、生态观和发展观。总之,人文地理学是进行思政建设的优势学科,“人文地理学”课程是进行思政教学的优势课程。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应当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14]既要体现课程思政的普遍特性,又要体现地理学的专业特性,做到专业目标与思政目标的有机统一。“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如下。第一,帮助学生构筑完整的人文地理学知识框架和体系,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为后续学习地理学其他课程奠定必要的人文地理知识和思维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人文地理相关问题的能力。第二,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融入并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的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据此,“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从人文世界时空特性出发,深化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事物的时空关系由基于广义进化理论的时间演变和基于空间理论的空间格局共同构建。结合地理学视角,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全面解析我国地理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图1所示,时间维度上,基于人文世界的阶段性特点,教师可以从社会变迁过程、景观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影响等角度说明我国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城市发展及问题,深化家国情怀。空间维度上,基于人文世界的区域性,要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景观空间格局,将空间理论联系实际,熟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世界地理环境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缘政治格局,理解“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规划部署,树立爱国爱党的政治立场。

图1 人文世界时空特性与地理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融合切入点

2.以人文世界系统发展为依托,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学生对人文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这要求教师从人文世界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中传递现代化强国发展精神,从自然世界的资源分布现状及其导致人文世界空间分异的角度,阐释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所进行的规划,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理解并支持国家制定的政策和方针,达到能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决策的课程思政效果。

如图2所示,人文世界是人类创造的建立在自然世界基础上的完整系统。解读和剖析人文世界,可以揭示人文世界的发展本质及内涵,强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人文世界系统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的总体思路是:以系统理论和空间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人文世界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特点解析人文世界的发展基础和空间分布格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解释。教师可以在课堂内设置研讨环节,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某区域的点、线、面特征,尝试分析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科学素养和政治修养。

图2 人文世界系统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融合切入点

3.以人文世界优化为重点,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总体思路如下。第一,以人文世界的持续公平发展、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协同发展为最终目的来思考人地关系的优化,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第二,从人文世界和自然世界的演化过程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策战略对国家社会的适用性,使学生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三,从人地关系理论出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人地系统和谐的自然观、生态系统完整的生态观、自然与社会协同进化的发展观。

如图3所示,人文世界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剖析时间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及其未来优化目标要求,帮助学生解读可持续发展理念,巩固生态文明理念。从时间维度进行剖析时,可以根据人文世界的演化进程,引入当下最新的社会时政、国家建设战略,在时间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教学中融入唯物历史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使学生理解我国重大发展规划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了解现实社会的空间规划和行业规划,关注现实中规划的主要领域,如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从优化角度进行瞻望时,要认识到人文世界的优化着眼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以规划为手段优化人地关系、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使学生明确我国各类规划(空间、土地、旅游、城市、交通等)对于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图3 人文世界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思政融合切入点

4.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落实人地协调发展和新发展理念教育

人地协调和新发展理念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从人地关系的传统主题出发,让学生明确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让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从人地协调的本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人地协调的途径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从人地协调的质效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从人地协调的空间树立“开放”理念、从人地协调的主体树立“共享”理念。

如图4所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实现人地和谐,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和问题剖析落实于人地协调发展。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人地关系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表现出“创新”“共享”“开放”理念对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认识不同思想流派提出的不同人地关系理论,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主宰型到人类主宰型最后到人地协调型的过程,培养学生“绿色”和“协调”的自然观。从人文地理问题剖析的角度来看,人文地理学的认识论和动力机制等问题,在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的专业内涵中包含了人地协调观、全球视野和基本国情内容,能贴切阐释“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帮助学生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正确认识和看待世界。

图4 人地关系理论与人地协调发展和新发展理念教育思政融合切入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应在做好充分教学准备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形成完善的思政过程和内容教学体系。实施路径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体系四个方面。

1.整合思政素材资料,进行课前教学准备

思政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必须依托专业知识内核进行。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设计前,先要梳理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下潜在的思政内涵,从教材、拓展文献、信息化资料、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同时,要兼顾学生学情和教学实施条件,选择合适的素材载体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如典型案例、时政热点、人物事迹、日常民生等。

2.明确育人主要任务,开展思政教学设计

根据知识体系重构后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结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课堂中,将人地关系的核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明确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新发展理念教育、马克思历史唯物与辩证主义等主要思政育人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世界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精神融入理论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学科基础知识为重的同时,可以采用国内外不同案例的比较教学增强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将“人”置于人文世界的核心,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从“知”(理论)到“行”(实践)、由“内”(科学探究的知识方法)及“外”(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全方位进行思政教育,培养未来合格的地理学人才。

3.采用多种教育方法,落实课堂教学实践

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是高校所有教育者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到位,也要求其以最有效的方法将知识和观念传递给学生。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的前沿化。除了线下课堂,还要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开辟课外学习渠道。人文地理学既有抽象的理论系统,也有具象的实践探索,这就要求课程既有充足的理论教学,又要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4.注重课堂反馈结果,完善思政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客观结果检验专业知识背景下实施“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从学生的评教结果和同行教师的听课评课中得到反馈和意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动态,在每次课程环节结束后根据课堂的学生互动情况对自己的教学难易程度、案例使用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直观、思政融合是否有效等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并及时完善教学方式。以上主客观结合得到的评价反馈结果能帮助教师全面且精准地找出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当前,课程思政方法多融于经典的教学方法之中。对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来说,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的实施更加具有可行性,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使用更能大幅度提升“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15]“人文地理学”课程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课程思政。

1.线上线下双平台混合教学

教师以线下传统实体课堂为第一课堂,在教案设计中通过创设情景、设问引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传授学生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融入思政这一暗线,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并佳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使用校内建设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作为第二课堂,延展第一课堂的教学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学案、视频等)的获取、作业测试、拓展讨论、课堂反馈及评价等多种功能。一方面,线上平台提供了在多种客户端上学习的新方式,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程或回顾课堂。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实时讨论,及时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线上平台中的作业与测试也能及时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完善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教学提供依据。

2.“授—业—展—研”全方位衔接融入

“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环节主要有“教师讲授—学生作业—小组展示—野外研讨”四个板块。在“教师讲授”环节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设问式引导等方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讲授过程。如“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经济活动、城乡规划与“五位一体”总布局、我国主要矛盾转变与人文世界演化机制等。在安排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和小组展示汇报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如通过分析人文世界的冲突机制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通过制作人文地理知识点微课小视频检验综合能力和素质。野外研讨环节可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地区丰富的人文地理学现实案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园区、城市规划馆等,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

3.“视—听—图—说”各媒介多元展现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成为“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知识内容贴近生活现实、可视性强,其教学可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全面覆盖到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录像、试卷习题等教学媒介中,如在城市化知识课堂,教师可以播放“中美城市化速度和城市面貌对比”的视频。在空间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例长株潭城市群对应增长极理论等。谈及人文世界的优化时,可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等内容。

4.新旧热点多案例实践强化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必须要展示实际案例。案例既要选择有代表性、作为地理常识的典型事例,如人文世界各要素在世界的基本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地区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等,也要有意识地将相关的时事热点纳入学生学习内容,如我国人文世界优化进步突出表现在党的领导下的主要矛盾的转变、乡村全面脱贫向全面振兴乡村转变等。在人文地理学前沿性问题的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关注我国最新发展动态、理论前沿和战略规划,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投射于社会,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5.资源平台全课程体系融合

课程思政无法仅通过一个课堂就达成最佳育人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思政内容的接收程度不一;另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思政是寓于专业知识之中的,用于课程思政的时间十分有限。“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还应着手与其他地理专业课程融合。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思政目标、专业特点和课程安排,将整个地理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课程思政进行融合贯通,在完整的知识脉络下形成完整的思政结构,建立思政资源共享数据库,使地理专业所有课程协同优化,做到课程思政系统化、逻辑化、专业化、专门化、综合化,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的乃至地理科学课程体系的思政标准。

五、结语

高校“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世界的系统结构、形成过程、空间差异、作用机制和演化优化规律,剖析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诸要素的系统性、区域性、动态性、社会性和可优化性。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包含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成分,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16]“人文地理学”课程应当充分发挥这种独特优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本出发点,将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意识形态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未来图景以多样形式、多种途径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人文地理学主讲教师要明确思政任务、把握思政原则、优化思政内容、完善思政路径,“言传”与“身教”同施,“立德”与“树人”并重,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国家培养卓越精英,为民族培养复兴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思政世界
人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人文绍兴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