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322—2022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的特点与应用

2023-03-09 07:06张保钢杨伯钢易致礼时守志
北京测绘 2023年8期
关键词:合一建设项目北京市

张保钢 杨伯钢 易致礼 于 晖 时守志

(1.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38;2.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8;3.北京华星勘查新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5)

0 引言

2018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1],要求合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推行联合勘验、多测合一、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2019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实施意见[2],建议对于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涉及的测绘工作,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3]提出以统一规范标准、强化成果共享为重点,将建设用地审批、城乡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归口成果管理。2020年10月30日,全国国土测绘工作会议强调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早日落地见效[4]。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5]。”多测合一工作开展后,由于国标、行标迟迟未能出台,全国各地开展了多测合一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据统计,全国近一半的省份编制了地方标准[6],但这些标准无编号的居多,涉及的工程建设项目阶段大都是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阶段。2022年10月以前,带标准号的多测合一标准仅有4家,都是仅涉竣工测量与不动产登记阶段,没有全流程的,其他地方标准虽然有的是全流程的,但或者是试用或者没有标准号。国内带标准号的多测合一地方标准情况见表1。

表1 多测合一地方标准情况对比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为优化营商环境,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经过2年的刻苦5攻关,《DB11/T 2322—2022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10]于2022年10月14日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发布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成为第一个带标准号的全流程多测合一地方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与其他省市地方标准对比情况见表1。

1 标准内容框架与特点

1.1 基本思路

标准起草工作,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多方合作、科学制定、恪守质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实施。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规定了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的基本规定以及控制测量、规划用地规划许可阶段的测量、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阶段的测量、竣工验收与不动产登记阶段的测量等测量工作。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阶段全流程的测绘工作。

规程编制的基本思路从控制测量开始,囊括了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本规程规定了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不动产测绘阶段的所有测绘事项:选址测量、规划用地测量、土地勘测定界、不动产权籍调查、报建图测绘、规划初始验线测量、规划过程验线测量、房屋面积预测绘、规划竣工测量、房屋面积实测绘、不动产权籍调查。

1.2 结构、内容、特点

标准共分为7章、28节,4个附录、20个附录节。编制思路逻辑上按照项目阶段进行的先后顺序编排。标准结构内容详见表2。

表2 标准结构内容一览表

标准的突出特点是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每个审批阶段施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每个阶段只委托一次,设立了“测量成果共享表”,提供每个测绘事项可以共享的测绘数据,做到一个地理实体仅测一次;对于房屋建筑面积处理,实现了房屋面积只测一次,根据测量结果派生出用于规划核实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不动产登记的房屋产权面积。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实现一码管地,数据共享;每个阶段配备工作流程图,方便读者使用和操作。本规程编写内容从建设工程选址测绘开始,一直到建设工程竣工、产权登记的全过程,是完整涵盖多测合一内容一部标准。文件按照不同的项目阶段对测绘事项进行整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测合一。另外标准与现行《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11]《北京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2]无缝对接,强化了人防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丰富了人防工程竣工测量成果。

2 试验应用情况

2.1 试验应用情况

为验证《DB11/T 2322—2022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的技术路线和生产流程,选取两个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小区试验:①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②通州区环球影城项目。

两个项目均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分别完成3个阶段共计10项测绘工作,各出具10份测绘成果报告。工作量统计见表3~表4。

表3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多测合一工期及工作量统计

表4 环球影城哈利·波特城堡项目多测合一工期及工作量统计

2.2 试验应用结论

(1)按照“对象相同、时间相近、主体相同”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多测合一”测绘事项的整合,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较为贴合。

(2)测绘报告既考虑了各阶段“多测合一”报告的综合性,又兼顾当前一个时期内对各个审批事项对测绘报告的独立使用需求,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也为后续“多测合一”的深化改革预留了空间。

(3)建筑面积计算标准虽未统一[13-15],但是本标准采用的一测多用的模式,既能避免重复测绘,又能基本消除测量误差对面积差的影响,即对于面积计算标准一致的建筑部位,保证了其房产面积与竣工面积的一致性。

(4)本标准坚持了“在精度要求相同的前提下,同一标的物只进行一次测绘,避免重复测绘”的原则,既保证了“多测合一”测绘成果的一致性,又能够有效减少重复测绘提升工作效率。根据项目规模大小不同,可节约工期10%~20%。

3 结束语

本项技术标准对于避免工程建设项目重复测绘,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事项由一家单位完成、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合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对建设工程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阶段所有测绘事项的技术工作进行了规定,是指导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测绘工作的技术标准,为开展多测合一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有效支撑了首都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标准在全流程、简约化、数据共享、一码管地等多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环球影城哈利·波特城堡项目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验证,具有推广价值。建筑面积计算标准虽未统一,但采用的一测多用模式,既能避免重复测绘,又能基本消除测量误差对面积差的影响,即对于面积计算标准一致的建筑部位,保证了其房产面积与竣工面积的一致性。该问题有待国家或北京市主管部门经过细致、周密的调研后制定相关政策解决。

猜你喜欢
合一建设项目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人剑合一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