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圈里的热点与冷枪

2023-03-12 02:21王春辰
画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批评家博客热点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史,除了要写作它的风格演变、类型变化、语言进化、主题遽增外,另一个与艺术有关的,就是针对艺术发生的各种讨论、争议、论辩或论战。

20世纪20年代初,是关于“美术革命”之争,要革晚清颓废的“四王”流风的命,康有为、陈独秀对之发起了论辩;30年代,留法的徐悲鸿与留英的徐志摩互动了一次“二徐之争”,对如何看待印象派、写实绘画进行了真挚的论辩。30年代的“左翼美术”讨论也同样如火如荼。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关“美”“美学”以及“印象派”的讨论,那又是一番景象。转到80年代,第一炮是吴冠中提及的“形式美”“抽象美”的大讨论,对国内画坛走出“唯主题论”的束缚助力不少;接着,武汉出版了《美术思潮》这个刊物,关于艺术的讨论遍及诸多论题,对那时的艺术理解、思想解放功莫大焉;到了1986年,南京艺术学院在读二年级的研究生李小山写了一篇《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国内各路意见的人参与讨论和论辩中,成为画坛多年不见的大讨论,触及多个话题,其影响至今涟漪不绝。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是吴冠中一篇《笔墨等于零》的谈话,引发了关于中国画的再次讨论,张仃写了《守住笔墨底线》作为回应,虽然这次讨论的热度不及《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但也留下了一笔讨论水墨艺术的有意义的历史记录。1992年广州举办了首届双年展,这也是第一次用双年展之名来举办展览,由批评家提名艺术家参展并评奖,但引发讨论的是关于批评文章收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步入快车道的时候,为艺术家撰写评论文章要不要收费、收多少,就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当时讨论得不可谓不热烈。时至20世纪末,关于行为艺术发生了更惊天的论辩,当然也由此出台了严厉的文件来制止此类作品。但时间的年轮并没有让行为艺术成为过去时,相反,它一直以多种方式在实践着,关于它的讨论时不时地以不同方式出现。

当2000年上海双年展的外围展“不合作方式”举行时,引发了“艺术体制”及“当代艺术”概念的争论,也是基于全球化语境展开的一种讨论。这之后关于艺术与市场的讨论多了起来,这是市场经济必然出现的现象,特别是“艺术是由学术推动还是受市场影响”,成为公共话题,但并没有结果,而20世纪80、90年代那种艺术批评可以判别艺术的坐标看不到了。相反,市场化的媒体传播成了一波又一波的风向标,似乎美术判断是以市场价格为导向。这大概与中国突然地步入消费社会的市场经济有关,也与全球的艺术市场消费有关。

经济高涨、消费与投资并行,对艺术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艺术的需求,市场需求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必然会按市场逻辑来推衍艺术生产以及关于艺术的话术表达。在这20年来,关于艺术的导向,似乎是唯市场而展开。对于经历了“八五”时期的,还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实验的,抑或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艺术家,不得不观察市场这根标尺,它起着杠杆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任何关于艺术的学术讨论都不及市场的价格指数来得直接和有影响。这中间也不断有热点出现,如艺术区和工作室的拆迁、798的保留、尤伦斯藏品的上拍、民营美术馆的建设等,这些都曾经是艺术圈里的热点。关于艺术的热点,随着尤伦斯在798的开馆展,一度讨论了一番“八五”新潮美术;受国际拍卖影响,中国的艺术市场推出了“F4”概念,它们大量出现在艺术纸媒上,掀动着中国的艺术市场波涛涌动;每期纸媒杂志都有市场与拍卖的信息,拨动着艺术圈与市场圈的神经。每次新的天价拍卖都会引发一轮热议,如关于“卡通一代”的讨论,随后销声匿迹;接着是70后、80后这样的命名的讨论,慢慢地不再挂在嘴上。接着,“新水墨”“新工笔”登场,一时间似乎是市场热品,但不久便没了声音。伴随着这些,也有关于“中国抽象”的讨论,争议颇大,一开始不太受待见,慢慢市场化后也频频风生水起;而关于其学术建构似乎一直没有被确证,时不时有些议论出现,尤其是它们时不时地抄袭或模仿,就成了敏感话题。在2010年前后,由一批青年批评家举办的“金酸梅”艺术家评奖,竟也引发艺术圈频频关注,热点了一会。

艺术热点的讨论离不开媒体,20世纪80、90年代是纸媒杂志。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艺术网站的出现,如美术同盟,上面的热点讨论非常多;后来出现了博客,一批写作者就相继开通博客,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艺术批评领域的青年人,以博客为表述平台,挑起了各种话题,快捷地观察、点评艺术现场,很是热闹,如艺术国际博客、雅昌艺术博客、新浪艺术博客等,都在讨论艺术,其中也有若干针对青年批评家的争论。此后,一些写作者消失了,一些沉淀着一路走来。2009年前后曾经出现了“第四代批评家”的提法,但也是一闪而过,波澜不惊。这中间有关于模仿里希特的黑白灰画法的讨论、画面符号化的讨论,都是因为有了青年批评家的发声;这股风尚也渐渐消失掉,即便有,也不再成为关注点,不能不说是学术批评的声音起到了些许作用。

艺术博客以及微博上的艺术信息的衰微是随着微信的兴起而出现的,由于纸媒的成本高,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艺术纸媒一本接着一本停掉,至今所剩无几。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它包括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小红书、B站、抖音等,成为艺术信息与话题的主要载体,传播之广、之快都是之前的纸媒所不可比拟的。手机阅读多于电脑阅读,更多于纸本阅读。也因为手机阅读的快节奏,发长文很难被仔细阅读,所以自媒体上的文字必须结论分明、快捷,难以长篇大论地叙述。特别是短视频流行起来后,更是要直接明了地表達观点,而不是逻辑论证。所以,标题必须抓人、惊悚,如果不是这样,很快就会被淹没在天文数字般的信息洪流中。这些年来,自媒体上的这种艺术点评都是短、平、快,从豆瓣上的“一杯普洱茶”到公众号的“酒仙桥一姐”“抄袭君”,再到小视频的“FreemanArt”等,都有着传播快、观点简单明了的特点。它们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气势,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观点偏激,以敢说为旗帜,而且是越说越勇、越惊悚越好,不怕事儿大。它们有点像在艺术圈里放的冷枪,冷不丁地,哪个艺术家就成为标靶。

这一类的快人快语读起来、听起来很干脆,但深入推敲又不能进入到文本的互辩之中。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流量为上,必须是激进、单一的直白观点,不能绕弯子。它们因为受众更加广泛和遍及四方,往往比高头讲章传播得广和快。这也是扁平化的网络世界的特征,而建设性的艺术批评则需要更深入地探讨、讨论、辩论,它们必须是文本的辨析,费时费力,有时候还不见得有效果。与信息化、市场化的自媒体相比,学术的文章显得滞后,甚至跟不上信息的节奏。这大约是艺术批评不在场的原因之一。

在今天,讨论、争议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艺术圈有些疲倦了,对很多本应该探讨的问题,却声音越来越少,有独立观点的文字越来越少见;相反,沉浸在考据、考古、古典的多了,张扬当下的精神振拔的少了。人们在饭桌上各种点评、议论都有,甚至刻薄的话频频喷出,但大都不会行之笔墨、见之于公开媒体。艺术家如果在公共媒体上被说到了,大多数又都是玻璃心,比如前些年范某某的告状起诉。总之,对艺术可以批评,但对艺术家不可以批评,尤其不能说其艺术不好或有缺陷。

自然,这样的批评与讨论有时候是时机与环境所致,有时候需要沉淀等待,有时候是话题不对,当然,也有客观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所致。即便我们阅读大名鼎鼎的《艺术论坛》杂志,进行讨论或互辩的文章也越来越稀有,反而大量文章都在讨论多学科,引用大量理论词汇,对于一般读者,肯定会看得不知所云;但作为学术文章,则时代如此,需要更长久的思想胃口来消化,如克罗斯一批学者所引入的法国理论。

同样,艺术的创作也出现了时代性的全球滞胀,它们也需要视觉消费的耗尽,先要清空了旧有的视觉惯性,才能再沉淀出另外的视觉感知力,如对印象派的接受。今天所有关于图像的研究和讨论,与视觉表现力及艺术创造力关系不大,是另一种知识生产,而艺术的创造则与观念认识有关,后者在重新决定着艺术的生产和创造。热点与冷枪算是针对视觉惯性的一种发声,不管它成立不成立。

注:王春辰,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批评家博客热点
热点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博客天下
热点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