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目标·原则·路径

2023-03-14 02:34祝永秋刘建设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旗渠思政精神

祝永秋,刘建设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高校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传播与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武装”与“感召”青年的“重要基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的“关键武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保障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课程”[1]。习近平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2]用红旗渠精神擦亮高校思政课教学“鲜红底色”是促进百年党史入脑入心,赋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质效的有力抓手。红旗渠精神具有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目标一致的特点,[3]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助力立德树人,[4]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5]

1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红旗渠精神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红旗渠修建初期,施工环境之恶劣,令人生畏。林县民众常用“飞鸟不敢落、猴子不敢攀”来形容当地的石子山。尤其是下雨天气,雨水把石子山的石头和上了稀泥,导致施工队无汉找到合适的工具解决较大的石头。但为了成功引漳入林,地势险恶的石子山难不住战天斗地的英雄好汉。“泥腿子”队员弯着腰,弓着背,他们的肩头放着形状奇怪的石头,石头上还不停地往下滴着泥浆,吃力地前行,但他们有说有笑,甚至还有人插科打诨,苦中作乐。[8]

红旗渠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当年参加工程的人们,今天在回忆修渠岁月的时候,最大的两点感受:一是艰苦;二是饥饿。为打通渠线上的咽喉工程,林县300名青年义无反顾组成了“敢死队”,即使虱子满身也毫不停歇地清理青年洞里面的石头,历时一年零五个月终于将其凿通。面对粮食不足,民工们没有低头。野菜、榆树叶、槐树叶,甚至盐水都成了他们以填饱肚子的“营养大餐”。这群山里汉子在匮乏岁月用行动诠释了艰苦创业的核心内涵,也用行动彰显了无私奉献这一高贵品质。它不仅意味着林县的成功、红旗渠的成功,更意味着中国人精神意志的胜利。

红旗渠精神以团结协作为导向。红旗渠精神是一个艰苦时代不屈不挠的见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力量和智慧的结晶。合涧公社木篡大队73岁的老人吕伏明,听说工地上石匠少,料石供不上,便背着工具上阵。大家因他年纪大劝他回去,他不听,硬是在工地上坚持干了一冬一春,锻料石,垒渠岸,处处都是一把好手,还带出了八九个新徒弟。河顺公社东皇墓大队的30名青年石匠全部调到了工地上,但人手还是不够。老人杨辰禄听到这个消息,连夜串连了12名60岁以上的老石匠,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工地。年仅13岁的儿童李明喜,赶着毛驴驮沙子,自己肩上还背了一褡子沙,一天两趟,一趟12.5公里,赶了20天牲口,他也背了20天沙。[9]正是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建设家乡改变山河的劳动热情,才有了红旗渠这样的人间奇迹。

红旗渠精神是一尊精神丰碑,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最突出的精神标识。它源于奋斗实践,它属于中国人民,它记载历史也标识未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引领广大青年传承家国情怀、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2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

红旗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生动实践,梳理10年修渠史,促使大学生在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明理”,促使“增信”,进而“崇德”,以达“力行”。

2.1 明理: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回答“三个为什么”

了解和研究历史能够把握历史演变的来龙去脉,洞悉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增强行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10]红旗渠已有50多年历史,其修建过程记录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广大人民自强不息的故事。这部历史时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处处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把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学生通过了解修渠历史、总结林县发展经验,以深化对整个社会发展中各类规律与真理的认识,进而赋以实际行动以解决现实问题。认识和把握规律是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11]有了对红旗渠的系统认识和具体史证,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2 增信:在树立正确历史观中增强历史自信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时而沉渣泛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代青年。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使“红色”根植于学生心中,才能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12]进而理性认识现状、科学预见未来,及时揭穿错误思潮制造的谎言和迷雾,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育人的主渠道。[13]以思政课为载体,通过传播“人工天河”背后的故事,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14]理解我党百年来所经历的奋斗、所选择的道路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旗渠精神联系起来,形成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不断加深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认识,彰显坚定的历史自信。

2.3 崇德:在赓续历史血脉中提升道德修养

在红旗渠的修建历程中,党和人民在修渠期间遇到了无数的曲折和困难,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拼搏下,林县实现了从“旱→湿”、从“贫→富”、从“弱→盛”的伟大飞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5]伟大的精神力量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一直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大学生是我国红色血脉重要传承者,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红旗渠工程背后蕴藏的红色基因,这不仅能激励大学生不忘“过去的红旗渠”,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还能鞭策大学生敢于担当、敢于斗争,开拓“未来的红旗渠”,成为爱国爱民爱党的社会中坚。

2.4 力行:在担当历史使命中淬炼赤诚忠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6]这既是一种理论指引,更为一种实践要求。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应时刻知晓与铭记在担当使命中勇于并善于付出自身的实际行动。红旗渠的成功是30万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苦战10个春秋的结果,这是集体的胜利,也是个人的胜利。因此,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领悟革命先辈们一心一意为党为国为人民的高尚人格和崇高境界来培养自身难而不惧、团结协作品质,锻造脚踏实地、自强奋斗的能力,从而做到把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淬炼赤诚忠心,更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3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个原则。[17]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弘扬红旗渠精神,要以这三个原则为基本遵循。

3.1 坚持因事而化

坚持“因事而化”,意味着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有针对性,以贴合学生实际需要为落脚点,使之“德智体美劳”同时得到强化,成为对党和国家有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一方面,教师应针对思政课的内容增加思政元素,促进学生深层思维。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可以增加对红旗渠的修建背景及其历程的系统梳理,使学生深入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林州发展规律,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学理。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长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其逻辑记忆的发展水平比一般未受专业训练的青年高,且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易形成不同类型的记忆。[18]38思政课教师在阐释红旗渠精神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发展其关于红旗渠的逻辑记忆力。如:美术专业的学生易形成视觉记忆型,思政课教师要注意多使用图文、视频等方式宣扬红旗渠精神;音乐专业的学生易形成听觉记忆型,教师应以红色歌谣为载体,反映红旗渠的光辉历史。

3.2 坚持因时而进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学工作,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而进”,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深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19]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大中小学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应紧抓课堂这一主渠道,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红旗渠精神为鞭策,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新的时代背景,认清新的形势变化,在厚植理论功底中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学有所行是增强学生党史学习获得感的关键环节。[20]学习与领悟红旗渠精神需要把所学理论融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认识它、领会它。在二者嵌合过程中,如果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度不够紧密,没有及时培养学生外化知识的能力,将会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教学实效性。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发扬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3.3 坚持因势而新

新时代,新媒体带来的多元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21]面对“泛娱乐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容易价值扭曲。思政课教师能否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优化教育方法、过程和效果,满足大学生求知、求新的愿望和渴求,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三观”,这不但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还会影响红旗渠精神在高校教育结果。为此,坚持“因势而新”,要紧扣“立德树人”目标,使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走“心”更走“新”。具体而言,一要教学范式“新”。教学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以往以“历史+宣传”为主的简单教学形式,开拓“党史+理论+实践+宣传”的四维教学模式,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红旗渠精神获得感,使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二要教学内容“新”。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要求,高效、准确地搜集与时俱进的、典型的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红旗渠案例,并突破传统的教学案例文本呈现模式,使其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奋进新征程的信念。

4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红旗渠精神内核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为取向,积极探索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互衔接、相互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4.1 以效能为目标,抓好“一个关键”

“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这是习近平对红旗渠精神教育目标的精炼概括。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22]亦是传播红旗渠精神的主力军。面对内容丰富的红旗渠精神,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所以,一要丰富教学形式。为了强化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了解,可以邀请红旗渠工程见证人、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等来校与学生交流互动,让林县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形象在校园熠熠生辉,激发学生敢闯敢试的奋斗意识;也可以通过红旗渠纪录片、红旗渠电视剧等视频化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二要转变教学角色。从师生对话到生生对话的有效转化,有助于让学生都能参与红旗渠精神的主动建构过程,拉近红旗渠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距离。具体来说,教师课堂上可适当“放手”,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在“以我为主”的教学氛围中领悟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真谛,从而更主动地挖掘课堂内外的“红旗渠元素”。另外,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平台。[23]学校要把做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系统学习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心一环,利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等网络平台,督促教师深入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不断提高鉴别史料、选用史料的能力,实现红旗渠精神“授”与“引”同频共振。

4.2 以内容为中心,提升“两个能力”

推进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要围绕红旗渠精神的主要内容,把思政课堂上的道理讲透彻,使学生从不知到知,由疑到信,达到知行合一。如:在“中国式现代化”知识点上,融入“面对自然灾害与外债的双重施压,林州人民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自制工具、自己造炸药”的案例,使学生准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本土,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新时代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在“中国梦”知识点上,融入“81名修渠民工为梦想义不容辞地担当、呕心沥血地奉献”的案例,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国梦的实质,进一步将个人的“小我”与民族的“大我”融为一体。在“以人民为中心”知识点上,阐明林县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工程,激励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8]38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师还应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悟到红旗渠精神的力量和温度。例如:文学类专业,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有关“红旗渠”主题演讲、短视频大赛、书画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领悟林县人民自力更生、团队协作的风骨,进而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工学类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重走红旗渠”,使学生感受到林县人民坚强的性格、艰苦朴素的作风、实干苦干的崇高品德,从而自觉践行红旗渠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4.3 以创新为导向,把牢“三大重点”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媒介得到不断创新。为了推动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一是把牢高校思政课教学场域的创新。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以突破教室局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旗渠;也可以鼓励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寒暑假实地参观红旗渠风景区、寻访修渠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产生情感共鸣。二是把牢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的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鉴于此,学校既要积极培养思政课教师运用AR、裸眼3D、全息影像等新兴技术的能力,支持教师打造实景课堂,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修渠历史;也要结合大学生上网便捷的特点,依托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分享红旗渠有关知识、宣传榜样事迹,以开阔学生视野,使红旗渠精神全方位渗透到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三是把牢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的创新,落实“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党委”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辅导员日常生活中应深入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学生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实际处境。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广泛开展全校党史宣讲、理论授课等活动,使大学生全面正确理解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价值。高校党委要带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红旗渠精神,也要健全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思想引领、组织保障等作用。

5 结束语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中国共产党生机活力与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是高等人才与社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而思政课则是其中铸魂定向、涵德化人的关键载体。探析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原则与实践进路,不仅有利于保证高校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使命,而且还能进一步凸显红色基因的价值本色,铸牢复兴之魂。

猜你喜欢
红旗渠思政精神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