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肝硬化患者负向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3-03-20 23:21王红红
婚育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肝硬化

王红红

【摘要】目的:观察对肝硬化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负向情绪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选自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方法分组观察,予以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归纳到对照组,予以中医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归纳到研究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负向情绪,护理前两组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并发症,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使负向情绪得以改善,可减少并发症,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建议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护理干预;负向情绪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emotion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ANG Honghong

Tianshu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Gansu 7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in our hospital. Randomly grouped observation, 45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were conclud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45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ncluded to the study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Negative emotion, nursing before two groups compared(P>0.05), nursing study group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atients better (P<0.05); Complications were better in study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study group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atients better(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is better, which can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popularize.

【Key Words】Cirrhosis;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Negative emotion

在臨床上肝硬化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进行性慢性肝病,对患者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发病早期症状主要为肝掌、黄疸、腹胀、乏力等,伴随病情进展会表现为腹水、蜘蛛痣、肝脾增大,甚至会丧失肝脏功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基于该病相对较为严重,患者认知程度相对较低,面对疾病和治疗极易产生各种负向情绪,对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2]。因此,需在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但是常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效果却有待提升。伴随近些年来中医技术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在临床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而也广泛应用到肝硬化护理中。本研究选择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患者90例进行分组分析,对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进一步分析,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自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肝硬化在临床上诊断明确;②意识清醒;③沟通、语言、认知能力均正常者;④针对本研究患者和家属均知情者。排除标准:①肾、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②恶性肿瘤者;③沟通、语言和认知能力异常者;④无法配合研究退出者,随机方法分组观察。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15±1.50)岁,男25例,女20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6±0.35)年;研究组45例予以中医护理,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38±1.55)岁,男26例,女19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8±0.36)年,可比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显示,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干预,做好护理评估工作,了解患者胆汁淤积、常用用药、饮食、肝炎等病史是否存在,对失代偿表现(门脉高压等)进行评估,并对精神病史是否存在进行评估;对患者叮嘱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针对腹式患者,对盐、水限制,遵医嘱开展相应的药物治疗;针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予以及时纠正等。

研究组的护理方法:中医护理干预,方法:(1)中医辨证护理,以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差异性为依据进行中医分型,即气滞湿阻型、气滞血瘀型、肝脾不和型,针对气滞湿阻型,予以患者冬瓜皮、陈皮等利水祛湿、行气通滞类中药;针对气滞血瘀型,致病原因为气血流通障碍,予以三七、延胡索等化瘀止痛、滋阴补血类中药;针对肝脾不和型,致病原因为肝胃不和、肝脾乘脾,予以患者莲子肉、大枣、淮山药等健脾类中药。脾虚湿盛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湿热内阻者中药宜温服。(2)情志护理干预,针对肝气上逆者,护理人员要将肝硬化治疗中积极情绪的作用告知患者,将邪不可干、正气内存思想向患者灌输,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使其负向情绪消除;护理人员针对肝气郁结者,要热情对待患者,将肝硬化转归、治疗方法、表现和病因告知患者,予以相应的认知干预,对其情绪动态观察,将抑郁、绝望、憤怒等负向情绪及时发现,以此予以及时的干预和疏导;(3)中医饮食护理,对患者定数食物主要为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对酒、浓茶、咖啡等禁止,防止对生姜、辣椒、葱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针对腹水者,对水、盐控制,每天盐摄入量一般500~800mg,水摄入量一般1000mL;针对贫血者,对蜂蜜、红枣等多食用;针对消化道静脉曲张者,对白菜、芹菜、韭菜等粗纤维食物禁食;针对肾虚者,予以天麻、枸杞子等食物,利用散结、清热、补血促进患者免疫力提升;针对脾虚者,予以芡实、山药、薏米等食物;(4)善用中医特色技术,比如穴位敷贴,将生地、黄芪、桃仁、三棱、当归、柴胡、熟地等中药进行研磨和调制,选择期门、神阙穴位进行穴位敷贴,以患者症状和脉搏制定相应的剂量,对患者指导,每天及时换药。另外还包括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中药保留灌肠、药熨法、中药熏洗、中药全结肠灌洗、穴位按摩、艾灸等。(5)待患者病情稳定,护理人员对患者鼓励坚持运动,运动项目主要为瑜伽、太极、慢走等,增强自身体质,对全身新陈代谢发挥促进作用,对消化功能进行改善。

1.3 观察指标

负向情绪比较,在护理前后将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向患者说明,并让其自行填写,前者分数以50分进行划分,以分数划定严重程度,即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69分);后者分数以53分进行划分,以分数划定严重程度,即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分数越低越好。并发症比较,常见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对比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在护理结束后向患者和家属发放我院自制问卷,以调查满意度,以问卷最终得分划定满意度,共计100分,非常满意:85~100分,基本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基本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总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负向情绪比较

负向情绪,护理前两组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1例发生并发症,即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总发生率为2.22%;

对照组:8例发生并发症,即3例(6.67%)水电解质紊乱,1例(2.22%)肝肾综合征,1例(2.22%)肝性脑病,3例(6.67%)上消化道出血,总发生率为17.78%,并发症,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x2=6.049,P=0.014)。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见表2。

肝硬化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要病因,常见病因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3]。该病为慢性疾病之一,呈现不可逆性,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即烦躁、焦虑、抑郁等,对治疗依从性和效果造成影响[4]。因此,需在治疗中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我院经不断护理实践发现中医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负向情绪,护理前两组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并发症,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证实了中医护理干预可使负向情绪得以改善,可减少并发症,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主要是由于:肝硬化在临床上归属范畴为“鼓胀”、“积聚”等,包括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等,其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胁痛、腹胀、黄疸、纳呆等。基于此予以患者中医辨证护理,利用中药改善患者症状[5]。而中医情志护理基于患者负向情绪予以相应的干预,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以此让患者用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以提升治疗依从性[6]。而中医饮食护理对优质蛋白多补充,对营养补充,对受损肝细胞进行修复,发挥保肝作用,对不利于疾病和病情的食物禁食[7]。应用穴位敷贴中医技术以改善患者症状,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另外指导患者运动可促进患者免疫力提升,利于病情转归[8]。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使负向情绪得以改善,可减少并发症,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雪霞.中医护理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20,18(4):430-432.

[2] 吴鸿伶,万冬玲,关圆虹.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3):194-197.

[3] 赵晓芬.积聚中医护理方案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6):123-124.

[4] 姚丽,周继红.中医护理路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价值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4):818-820,824.

[5] 姚利蕊,申长洁,王小玉.中医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8):83-85.

[6] 吴维焦.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护理研究[J].新中医,2021,53(6):155-158.

[7] 王茂娟,朱芳,赖志红,等.延续性中医护理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21,39(2):204-206.

[8] 李晓阳.中药敷脐联合情志护理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22,37(8):1475-1477.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胱抑素C及其eGFR方程在诊断肝硬化患者肾损害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效果探讨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