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2023-03-21 21:30龚裕凌
陕西水利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护饮水供水

龚裕凌

(陕西省水利发展调查与引汉济渭工程协调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1 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近年来,西安市深入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水为基”巩固脱贫攻坚,“以水为要”拓展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十三五”以来,西安市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先后改造提升镇(村)供水工程1310 处,其中1631 个涉及贫困村供水工程1015 处,农村累计供水受益人口154.85 万人,1 个贫困县、291 个贫困村、7.38 万贫困户、25.1 万贫困人口饮水如期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8%,集中供水比率达到99.92%,临潼、高新水质检测中心通过CAM 资质认证,全市400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推动了农村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

1.1 西安鄠邑区甘峪供水站(部级农村规范化水厂)

甘峪供水站建于2014 年,供水水源采用甘峪水库地表水,现有水处理车间1 座,2 座1000 m3清水池及供水主管线上的4 座调蓄调压池组成,供水量为3900 t/d,供水范围涉及蒋村、祖庵、涝店等40 个自然村,采取一村(单位)一表结算,自动化控制供水,总供水人口4 万余人。2017 年4 月,按照公司化运营模式成立了西安市鄠邑区秦渭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对辖区供水进行统一管理。

1.2 西安临潼区相桥集镇供水站(省级农村规范化水厂)

相桥集镇供水站建于2007 年,供水水源采用渭河滩地地下水,现有水源井6 眼,200 m3蓄水池3 座,供水量为1000 t/d,供水范围涉及相桥、南孙、枣张等11 个行政村,采取智能水卡、手持抄表机,自动化控制供水,总供水人口1.8 万余人。2018 年12 月,按照公司化运营模式成立了西安市康源供水有限公司,对辖区供水进行统一管理。

1.3 西安高新区千户集中供水站(省级农村规范化水厂)

千户集中供水站建于2008 年,供水水源采用深层地下水,现有水源井4 眼,200 m3蓄水池2 座、100 m3蓄水池1 座,供水量为1200 t/d,供水范围涉及九峰镇、尚村镇等14 个自然村和1 所武警大学,采取村组协管,自动化控制供水,总供水人口2.1万余人。按照“集中化供水、市场化运作,科学化管理”的供水理念,目前由高新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对供水站进行统一管理。

2 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模式

2.1 政府管理模式

该模式下的供水工程,其管理主体为地方水行政部门,例如,高新区千户集中供水站由高新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管理。农村供水工程此前,多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在政府管理模式下的供水工程,由各乡镇管护机构具体负责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管养费用由财政补贴,实行农村供水工程的持续运行。

2.2 国有企业管理模式

该模式下的供水工程,其管理主体为国有企业,例如,西安市鄠邑区秦渭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甘峪供水站)、西安市康源供水有限公司(相桥集镇供水站)。国有企业模式主体是承接原政府投资的分散供水工程,按照政企分开、管养分离的要求,确定的工程管护运行机制,通过市场化经营、运作,为群众提供用水服务,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逐步走上“自主经营、以水养水、政府监管”的道路。

2.3 私营企业管理模式

该模式下的供水工程,适用于新建的集中供水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进行招挂拍,充分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供水市场,主要适应于进行了水务体制改革的区(县),通过市场化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改变政府包建包管式的政府运作模式,用市场机制运作加政府补助资金,提高政府资金引导效益,是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

3 农村安全饮水的发展趋势

3.1 加强顶层设计体系,突出工程建管一体

供水工程建管,关乎区域长远发展。按照“集中化供水、市场化运作、科学化管理”的新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水源、水厂和管网,新组建或依托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理单位,采取“区(县)级公司+乡镇水(厂)站+用水户”的统一管理模式,加快集中供水步伐,增强供水管理能力,以区(县)级乡村供水公司为项目主体,统筹下属乡镇各水(厂)站所有乡村供水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通过推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运营,联调联动确保区域供水安全,真正让农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逐步走上以水养水、规模发展的农村饮水新局面。

3.2 加强水质检测体系,突出水质安全达标

供水水质安全,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围绕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在各水厂建成水质化验室对进行常规监测的同时,各区(县)应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府主导、技术指导,由市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机构,对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水各段面相应水质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并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开展不定期“飞检”,不断探索出水质检测工作联席机制,实现区(县)级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全覆盖,加快区(县)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机构CMA 认证,全力保障饮水安全,确保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3.3 加强智慧信息体系,突出智能供水运行

供水智慧运用,关乎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按照“互联网+农村供水”模式,构建起智慧化供水运行管护体系,通过供水端智能控制器和用户端智能水表的安装,可在线缴纳水费、远程监测、实时查看用水量、异常数据报警等功能,形成“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智慧化供水运行管护体系,实现供水、用水、运行、水费收缴的全过程管理,可有效扭转水费回收率低的不利局面,同时能及时发现供水管道破裂、损坏、跑冒滴漏等问题,减少水资源浪费,切实保障农村供水设施稳定运行。

3.4 加强综合保障体系,突出公益服务属性

供水稳定安全,是农村供水的底线。农村饮水工程面对基层百姓,管护面广量大,服务对象多,直接关系着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关系着地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积极构建统一的服务运行管护体系,突出高效、便民的公益服务属性,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预防预警应急机制,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成立专业维修抢修队伍、配备应急供水车辆、设立保修服务电话,实现24 小时不间断供水,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新局面。

4 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是建设,关键在管理。《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已经吹响了农村饮水普及和保供的冲锋号,下一步西安市应从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运行、有利于规模发展等方面,采取改造、新建、联网、并网等措施,巩固拓展农村供水成果,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实施供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改造;加强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做到应修尽修;加强水质保障,健全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检测标准和质量。适时推进区(县)级统一管理的农村供水工程新体制,健全农村供水分级管理新体系,明确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新模式,落实管理责任主体、人员和经费,逐步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持续造福广大农村用水群众。

猜你喜欢
管护饮水供水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简易饮水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