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的未来性之青年学者沙龙

2023-03-21 16:56齐奕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原型人类学科

齐奕

Preamble

导言

论及未来,这是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既宽泛、又指向明确的概念。自1943年德国社会学家富勒希特海姆(OssiP Flechtheim)首次提出“未来学”一词后,“未来”已不再是某一具体学科、行业细分领域所特指的“未来”,而是演变为综合探讨工业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实现未来预测的综合性学科。

如果我们将视野进行时空前置,不难发现从古至今的建筑城市空间理想原型均是對当时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构想与回应。假若说未来学的宏观概念与趋势预测是通过技术哲学思辨、科技社会构想等方式实现的理论建构,那么在建筑与城市中探讨未来性实际指向一类应用未来学(applied futurology,与理论未来学theoretical futurology相对应)。进一步讲,是将最新的前沿技术融入建筑城市场景构想之中,结合人类社会经济需求,提出全新的范型范式,以适应人类与环境未来发展需求。

假若从未来学“考古”的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关于建筑与城市未来性的讨论一直存在。每一次新技术产业革命,均对建筑与城市产生着深远影响,虽然建筑与城市的响应速度往往滞后于其他学科行业领域,但也虽晚不迟。回顾历史,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丹下健三的东京湾提案,阿基格拉姆的插件城市(plug-in city)、行走城市(walking city)等案例均是面向未来的建筑与城市构想,尽管这些伟大案例大部分未建成,但却对后续建筑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随着AI、大数据、机器人、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快速涌现迭代,未来人居环境再次迎来“奇点”时刻。如何构想新一代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建筑与城市范型,以跨学科的方式探讨并试图解决未来及当下面临的城市建筑空间问题,是时下建筑师与规划师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期邀请到几位来自不同背景领域的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建筑与城市的未来性话题,希望可以从不同视角立场认知未来、预测未来、构想未来,为建筑与城市研究与实践探索新的“蓝海”。

期待有更多专家学者将建筑与城市作为载体,一同探索面向未来的新理论、新图景与新技术,共同创享面向未来的知识图谱、理念原型与技术路径!

猜你喜欢
原型人类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包裹的一切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超学科”来啦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