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创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创业自我效能感、乐观的作用

2023-03-21 11:35李蕙羽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效能个体量表

李蕙羽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广西桂林 541199)

①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创新创业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是未来创业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是一项事关教育成效、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为此,各高校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已有研究从大学生的学习投入[1]、学校创业支持、创业学习内容[2]等方面探讨影响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是决定个体学习效果的关键认知因素——学习能力往往被默认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学习条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班杜拉将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他人获得社会行为的过程称为社会学习,认为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通过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掌握社会知识、经验、行为规范和技能,形成和发展个性,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3]。如果说学习活动是个体适应社会、获取和创造新资源、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4],那么,个体的学习能力则是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5]。因此,学习能力是影响创业行为的重要变量。现有的大学生创业研究大多聚焦于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获取、积累和应用创业知识的过程[6],倾向于关注创业知识的学习,而未升华至通用性、基础性、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层面。相比创业知识的积累,大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增强,能帮助他们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活动。由此,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创业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决策评估的关键认知变量[7],也是创业实践中的重要中间变量,同时又是预测创业行为的前因变量。对此,学界的研究已经证明并认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作用。但是,以往的国内外研究更多的是探讨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而针对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探讨却不多,特别是较少考察学习能力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效果可能会同时受到学习能力和学习者情绪状态的影响[8]。已有研究证明,在复杂多变的创业活动中,良性情绪会发挥关键的推动作用[9]。乐观作为个体重要的情绪特征,是产生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对支持创业者行动也具有重要意义[10]。

综上,学习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乐观是否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作用方式和内在机理如何?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本研究尝试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乐观为调节变量,探讨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与创业行为的关系,并从学习能力及个体情绪的视角阐释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的内生动力。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创业行为的关系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有好奇心,对持续学习感兴趣,无论是在核心领域还是在外围领域或新领域积极寻求新思想和新技能的能力[11]。从工作场域的角度来看,学习能力是个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获取对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和知识,并把它应用到工作中去,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达到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目的的能力[12]。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长程性、风险性等特点,创业者在多变的任务和环境下,要精准识别商业机会并快速转换为商业行动,同时规避风险,这极大地考验着创业者的智慧,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应对的能力和策略[13]。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通过提升学习能力,及时获取有效、充足的信息,才能积累创业知识、储备创业技能,并转换、内化为应对各种创业挑战的能力,进而提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创业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要在摸索中应对变化、规避风险,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在创业的每一个阶段持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来增强适应、把握外部环境的能力,以及时调整自身行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学习能丰富个体知识储备,增强沟通、交流、抗压等多方面的技能,进而提升个体软实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高效、持续地吸收并内化各种信息资源,对创业技能掌握更为充分,进而为创业行动做好充足的认知准备[14]。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H1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向影响其创业行为。

(二)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学者班杜拉提出,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15],是个体在工作中体现的信念水平,代表个体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一种工作能力,并已在多个领域被证明是个体实施某种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水平上的高低变化,是指个体认为能完成特定目标行为的难易程度;二是强度上的大小变化,是指个体对自身实现特定目标行为的确信程度;三是自我效能感的延展性,是指在某个领域内的自我效能感的强弱程度[16]。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由陈(Chen)等人结合创业过程理论提出的概念,结合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将其定义为创业者对自身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17]。创业自我效能感也体现出水平高低、强度大小和延展性三个方面的特征。

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需要不断摸索、迭代和精益求精,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还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创业学习已被证明是能够增强创业者自信心并提升其知识集合的行为过程[18],即创业学习能提高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可以运用自身的学习能力将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智力资本,进而有计划地将这些智力资本投入创业活动中去。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帮助个体获取更多信息资源,提升个体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作为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影响着学习行为效果的好坏,以及获取、整合、转化资源的量与质。当大学生通过学习拥有充足的创业信息资源时,更能准确把握环境的变化,进而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和强度。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2:

H2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三)大学生学习能力、创业行为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其能否完成某项工作的预期,而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15]。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环境、个体认知和行为构成了三元交互模式,自我效能感是与行为距离最近的认知变量,也是将环境影响传导到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19]。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有着重要意义[16]。同理,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可用其来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结果。创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创业行为决策。在选择职业或考虑是否创业时,个体会本能地避开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行为,选择能够胜任的工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接受事业中(比如创业)的挑战[14]。

创业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难以预知的过程,新环境、新变化需要大学生不断学习、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才能敏锐抓住相关商业信息,更早发现创业机会,抢得先机。创业前,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创业信心,激发创业行为;创业中,学习能力能帮助创业者带领新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促使其不断发展。总之,学习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及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强,则个体更具创业竞争优势,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与强度。学习能力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创业行为。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3:

H3 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业行为之间,创业自我效能感起着中介作用。

(四)大学生学习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与乐观的关系

学习能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学习能力强的个体,其获取的资源更具有效性。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复杂多变、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其高效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并快速整合、转化,用以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甚至可以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外部情境,以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当获取的信息资源越多、整合转化越快时,创业自我效能感也会越强。

乐观是对生活有积极预期的跨情境整体倾向[20]131,是个体在对成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的稳定倾向。从应对机制看,乐观主义者面对逆境时,会不断尝试,采取聚焦问题的应对机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20]132;乐观的人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激励自身实现长期的成功。具体来说,乐观程度较高的个体更相信自身有能力应对困难,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乐观程度较低的个体容易认为失败是自身能力不足所致,会被消极情绪左右。已有研究发现,乐观是创业者常见的积极情绪[21]。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乐观还可以作为学习的关键动力机制[8]。作为一种积极情绪,乐观会给学习者带来积极动力。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乐观情绪可以扩展学习能力的作用范围,提高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技能的广度[22];可以提高学习能力的作用强度,提升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效果[23];还可以延长学习能力的作用时间,巩固、强化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24-25]。也就是说,乐观与学习能力共同提升学习效果,在大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4:

H4 乐观正向调节学习能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乐观程度越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就越大。

(五)整合性研究框架: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综合前文的研究假设,本研究提出一个关于学习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行为与乐观的整合性研究框架,即从被调节的中介角度提出研究假设5:

H5 乐观正向调节学习能力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行为产生的中介作用,即乐观程度越高,大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行为产生的间接作用越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收集

本研究将广西某师范类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长程跟踪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分别对2018 级学生实施了两次调查,调查时间为2018 年10 月和2021 年6 月。具体为:在学生入学一个月左右进行第一次测试,在学生毕业实习4~5 个月后,学生普遍具有就业、创业经历,回校领取毕业证书之际实施第二次测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对所有学生发放问卷,将两次测量结果匹配后获得362 份有效问卷。收集到的样本中,女生307 名,占比84.81%,男生55 名,占比15.19%,样本的男女比例与师范院校男女学生比例基本相当。第一次问卷主要测量了被试的学习能力,第二次追踪问卷测量了被试的乐观、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行为、先前创业经验和最新的人口学变量。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涉及的量表有:学习能力量表、乐观量表、先前创业经验量表和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创业行为量表,学习能力量表和乐观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先前创业经验量表和创业行为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

学习能力量表采用李蕙羽编制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领导力量表[26]中的“学习能力”维度,量表设置了4 个题项,分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5 个表达选项。该量表借鉴国内外多个较为成熟的学习能力量表编制而成,目前已测量了3 万多个样本,与其他学习能力量表的相关系数大于0.8。此量表的α系数为0.75,表明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要求。乐观量表以柯江林等人编制的本土事务型心理资本量表[27]中的“乐观希望”维度作为测量题项,设置了5 个题项,含有1 个反向题项,此量表的α系数为0.72。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赵(Zhao)等人编制的量表[28],包括4个题项,此量表的α系数为0.96。创业行为量表采用吉尤(Gieure)等人编制的量表[29],包括4 个题项,此量表的α系数为0.94。

借鉴以往的大学生创业研究,本研究将性别、入学前的户籍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设置为控制变量。此外,本研究还控制了大学生此前的创业经验,采用赵(Zhao)等人编制的量表[28],包括3 个题项,此量表的α系数为0.98。以往的研究表明,这些控制变量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或创业资源[30-31]。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Stata 14 软件对关键变量进行区分效度分析,结果表明,由学习能力(学)、创业自我效能感(效)、创业行为(为)、乐观(乐)和先前创业经验(验)构成的五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明显比其他模型高[χ2(220)=742.07,p<0.001;RMSEA=0.08;SRMR=0.07;CFI=0.94;TLI=0.93],说明本研究的测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具体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本研究的关键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关键变量的描述统计、相关系数和信度(N=362)

根据表2 可知,学习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24,p<0.001),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01),这为本研究的假设提供了初步的支持证据。

本研究采用SPSS 软件中的分层回归方法来验证假设。如表3 所示,模型4 将创业行为作为因变量,将性别、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专业满意度、先前创业经验作为控制变量。在模型5中,加入学习能力作为自变量,发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创业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B=0.16,SE=0.07,p=0.029),假设1 得到支持。模型1 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加入所有控制变量。在模型2 中,加入学习能力作为自变量,发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影响(B=0.31,SE=0.09,p=0.001),假设2得到支持。

表3 验证研究假设的分层回归结果(N=362)

如表3 所示,模型6 将创业行为作为因变量,将性别、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专业满意度、先前创业经验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发现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B=0.38,SE=0.04,p<0.001)。模型7 将创业行为作为因变量,加入所有控制变量,再加入学习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发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B=0.04,SE=0.07,p=0.50),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依然显著(B=0.37,SE=0.04,p<0.001)。基于普瑞茨(Preacher)等人的建议[32],进一步使用PROCESS4.1 计算间接效应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使用Bootstrap 重复抽样5000 次,发现加入所有控制变量之后,中介作用的效应值为0.11,并且95% 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为[0.0445,0.2005],不包括0,因此假设3得到支持。

如表3模型3所示,在验证假设4中的调节效应时,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先将所有控制变量、学习能力、乐观放入回归方程,再将学习能力和乐观分别中心化之后生成的乘积交互项放入回归方程,发现交互项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B=0.28,SE=0.12,p=0.024)。如图1 所示,当乐观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时,学习能力可以显著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Bsimple=0.39,SE=0.12,t=3.38,p=0.0008);当乐观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时,学习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不显著(Bsimple=0.03,SE=0.12,t=0.27,p=0.79),假设4得到支持。

图1 乐观对于学习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基于普瑞茨(Preacher)等人的方法[33],加入所有控制变量后,使用Bootstrap 重复抽样5000 次来探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当乐观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时,学习能力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是显著的(B=0.15,SE=0.05,95%置信区间为[0.0456,0.2608],不包括0);当乐观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时,学习能力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不显著(B=0.01,SE=0.04,95%置信区间为[-0.0734,0.1061],包括0)。此外,被调节的中介作用的指数为0.10,SE=0.05,95%置信区间为[0.0004,0.2102],不包括0,假设5得到支持。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对大学生群体采用追踪式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创业活动中,大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通过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而正向影响其创业行为,即大学生学习能力越强,其获得的信息就越多,创业技能越强,精神层面的能量更足,创业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当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越强时,就会努力应对困难,选择创业行为的概率就越高。研究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入手,验证了学习能力对创业行为的显著正向作用,证明了学习能力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同时,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学习能力对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基础性、通用性作用。另外,本研究发现,乐观作为个体极其重要的一种情绪,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正向调节学习能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验证了乐观情绪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研究证明了乐观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力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产生正向作用,同时也验证了个体乐观的品质对其各种行为的正向影响。总之,本研究尝试从认知特征与情绪的视角,构建并验证了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的新模型,为大学生创业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视角。

(二)潜在的理论贡献

1.拓展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的关键前因变量

关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学界主要聚焦于学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创业学习两个方面,大多数学者关注创新创业的具体内容、过程、方式方法等,而忽略了保证大学生可持续有效获取知识技能的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从时间维度看,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不仅需要在创业孕育和创业之初进行机会识别、经验学习,而且需要在创业发展阶段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来应对挑战。从学习内容维度看,大学生创业不仅要学习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经验,掌握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等能力,还需要提升敏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养成挑战自我、坚持不懈、承受挫折的意志品质,树立善于合作、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以及增强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等[34],这些都需要个体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可以说,个体的学习能力就是其源源不断获取创业能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者的核心人力资本,探讨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创业研究,从学习能力的视角拓展了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新思路。

2.进一步扩展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和后果

相比于以往的研究,将学习能力作为前因,将创业行为作为后果,这是一种有益的拓展。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方面的学习投入、社会嵌入等作为前因变量,通过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意向[1],以及探讨创业政策激励、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等。本研究将学习能力作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揭示了不同的影响机制。另外,以往的大学生创业研究常将创业意向作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结果,本研究将大学生实际的创业行为作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结果,揭示了创业的实践过程。

3.揭示了学习能力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

本研究将乐观作为学习能力和创业行为间接关系的调节因素,揭示了学习能力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的边界因素。以往的研究常将乐观作为创业意愿的自变量[35],本研究从调节变量的角度拓展了乐观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探讨乐观和创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三)实践启示

一是强化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的学习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个体生存的重要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积极创业[36],在校期间除了给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其可以高效地获取信息、寻求新思想、提升新技能,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能力支撑。

二是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需要秉持积极心理学理念,强化培养乐观情绪。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即认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对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37],乐观程度较高的个体趋于采取更加积极的行为,本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挖掘自身优点、长处,正确看待自身潜能,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理状态,使其正确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

(四)研究展望

本研究采用追踪调查的方式取样并一一配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只来源于某师范类高校的学生,后续研究将拓宽样本的多样性,把研究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补充为研究样本,确保研究的全面性。

猜你喜欢
效能个体量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