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后CINV发生影响因素

2023-03-22 02:09张小娜符燕妹田燕王婷婷孔夏祝陈志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病史紫杉醇妇科

张小娜 符燕妹 田燕 王婷婷 孔夏祝 陈志林

(1海南省肿瘤医院妇科,海南 海口 57010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以紫杉醇和铂类为基础的化学药物治疗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生存期〔1〕。然而,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研究〔2〕显示,CINV的发生率最高可达60%,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而且是导致化疗中断的重要因素。故而,明确此类患者发生CINV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和采取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既往研究〔3,4〕显示,年龄、女性及一般状态评分低等均是CINV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临床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的广泛使用以预防CINV,此类人群中CINV的相关危险因素仍不明确。故而,本研究聚焦于接受紫杉醇+卡铂化疗的老年妇科患者,明确其发生CINV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此类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海南省肿瘤医院行紫杉醇+卡铂化疗的209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罹患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经病理诊断明确;②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③年龄≥60岁,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①存在化疗禁忌证,不宜行化疗;②临床资料缺失,无法分析者。

1.2研究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如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吸烟史饮酒史、晕动症病史、妊娠期晨吐病史、肿瘤部位、TNM分期、化疗前睡眠状态(<7 h vs≥7 h)、化疗前紧张焦虑程度(无或轻度 vs 重度)、既往化疗周期中有无CINV及本次化疗是否使用止吐剂。

使用癌症支持疗法多国学会(MASCC)止吐评价工具(MAT)评估患者有无CINV及其频率和严重程度〔5〕。该量表分别于化疗周期的第1天和第7天进行评测,得到急性和延迟性CINV。研究〔6〕表明,中文版CINV量表对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评估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和内部一致性。根据MASCC结果将患者分为CINV组(n=76)和无CINV组(n=133)。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比值比(OR)进行CINV危险评分系统构建,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所构建的风险分层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CINV组与无CINV组临床特征比较 同无CINV组相比,CINV组年龄更小,晕动症病史、化疗前睡眠时间<7 h、既往CINV史、化疗前重度紧张焦虑比例更高,化疗次数更低(均P<0.05)。两组在体重指数、ECOG评分、并发症、吸烟史、饮酒史、妊娠期、晨吐病史、肿瘤部位、TNM分期和是否使用止吐剂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CINV组与无CINV组临床特征比较〔n(%)〕

2.2影响CINV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0岁、晕动症病史、化疗次数≤2次、化疗前睡眠时间<7 h及既往CINV史是CINV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妇科肿瘤患者CINV的多因素分析

2.3CINV危险评分系统构建 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进行四舍五入,得出如下危险评分系统。年龄<70岁:1分;晕动症病史:3分;化疗次数≤2次:2分;化疗前睡眠时间<7 h:4分;CINV史:2分。根据每例患者的相应结果予以评分,最终每例患者的各因素得分之和即危险评分总分。

2.4CINV危险评分系统评价 ROC曲线提示,当最佳切割值取5分时,该评分系统鉴别CINV的AUC为0.77(95%CI0.71~0.83),敏感度为79.0%(95%CI68.1%~87.5%),特异度为60.6%(95%CI51.7%~69.0%)。见图1及表3。

图1 所构建的CINV危险评分系统 鉴别CINV的ROC曲线

表3 CINV危险评分系统不同分值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3 讨 论

本研究聚焦于探讨接受紫杉醇和卡铂化疗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发生CINV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紫杉醇为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并阻止其解聚,也可导致整个细胞周期 微管的排列异常和细胞分裂期间微管星状体的产生,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其联合铂类药物是妇科肿瘤的常见化疗方案。目前国际指南〔7〕将铂类药物归为高催吐风险药物,即催吐风险高于>90%。因而构建CINV的风险模型对于临床个性化诊疗和针对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低龄、晕动症病史、化疗次数≤2次、化疗前睡眠时间不足及既往CINV史是CINV的危险因素。年龄越低的患者发生CINV的风险越高,这已得到既往文献的证实。吕慧姣等〔8〕研究表明,年龄<50岁的患者其发生CINV的风险较≥50岁患者升高5.68倍。Sekine等〔9〕亦证实,年龄<55岁的患者是≥55岁患者的2.56倍。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器官和组织功能衰退,呕吐中枢等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退化有关。

有学者对55例CINV患者的研究〔10〕表明,既往晕动症能够显著增加化疗期间CINV的风险。既往CINV病史和化疗周期也是影响CINV的主要因素。研究〔11〕表明,大部分CINV主要发生于化疗的前两个周期,在第3个周期后CINV的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一项含有1 198例化疗患者的研究表明,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患者发生CINV的风险逐步降低〔12〕。此外,既往化疗CINV病史可显著增加患者对后续化疗的抵触和焦虑情绪,导致后续CINV风险增加。睡眠时间短的患者可能焦虑、抑郁情绪更为明显,且常伴随自主神经兴奋性增高,后者已被证实与CINV密切相关〔13〕。多项研究〔14,15〕均表明,睡眠时间<7 h能够增加CINV的风险,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既往文献〔16〕报道习惯性饮酒患者其酒精代谢产物提高神经递质代谢、降低催吐刺激传递神经受体的敏感性,对CINV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7〕。本研究中所纳入患者均为女性,饮酒史比例较低,未发现其在CINV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了综合性的CINV危险评分系统。ROC曲线表明,该评分系统的AUC为0.77,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存在的偏移可能影响评分系统的效能;其次,既往报道〔18〕患者的工作状态、营养水平甚至是基因多态性均会影响CINV的风险,而这些因素本研究暂未纳入分析;最后,本研究聚焦于接受紫杉醇和卡铂化疗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人群较为狭窄,对于外推至其他恶性肿瘤或其他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尚不明确。

综上,低龄、晕动症病史、化疗次数≤2次、化疗前睡眠时间不足及既往CINV史是CINV的临床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CINV危险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效能和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需要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本研究的结论和评分系统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病史紫杉醇妇科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