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教育数据治理,为建设教育强省固本铸魂

2023-03-22 21:00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雷彦广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教育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 雷彦广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教育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如何系统谋划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路径和政策措施,以数字化为杠杆撬动教育的整体性变革,是我们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河北省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河北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文旅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并出台了《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 年)》,实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持续开展教育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数据治理能力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提升教育数据治理能力迫在眉睫。

一、推动教育数据治理意义重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逐渐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新的重要生产要素。当前,数据已经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数字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深受其益。对教育而言,数据同样是重要的新型教育要素。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数据治理发展较早,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就重视教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了教育数据系统,收集大量教育相关数据用于教育政策制定、学生评估和学校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数据治理的指导原则,推动各国加强教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教育数据治理已成为公共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目前我国学校互联网接入覆盖率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中小学占比达到99.5%,智慧课堂覆盖到被雪山包围的县区、覆盖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深处,依托功能完备的基础网络设施,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数字终端体系。2022 年,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上线,连通全国各级教育资源平台,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量已超过200 亿次,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体系。长期以来,这些数字资源、数字终端、业务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散各处,需要通过数据治理,开展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大数据应用,从更广阔的领域和全局的高度,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一是运用数据赋能教和学,让亿万学生更好成长。整合各级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基于海量教学数据形成教育知识图谱和学习者画像,推动规模化培养下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档案系统,记录每个人一生学习的学历、证书、荣誉,记录职业信息与工作经历,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职业推荐,促进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帮助建设个人品牌。

二是运用数据赋能管和治,让教育决策更加精准。基于教育数据开展的各种分析结果,能够为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核心教育资源的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教育系统的真实状况和需求,发现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构建全域教育数字终端物联网管理平台,汇聚师生足迹、资源供需、资助、消费、网信、安全、水电、消防、后勤等各场景数据,建立各种大数据应用模型,为教学、科研、后勤、安防等教育治理工作提供预警和策略支撑。

三是运用数据赋能评和研,让教育发展更加智慧。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开展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利用海量教育教学过程数据加强数字教育研究,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智能化水平。打破地区、学段、业务壁垒,让学生综合评价数据流通、共享,构建全域、全周期的大数据分析模型,支持特色办学、区域教育治理和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积极推进河北教育数据治理

“十四五”以来,河北省教育厅积极响应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河北号召,从教育数据治理入手,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近两年的教育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成功对接了国家中小学学籍系统和教师系统,汇聚6 年超过12 亿条教育数据,全省教育大数据底座已初具规模,教育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明显提升。

策略规划先行,统一思想行动。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衔接,河北省教育厅主要领导主持制定了河北省“互联网+教育”发展若干措施和“1 云网+1 数据+2 门户+N 应用”规划,实现了全省数字化转型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性,有效预控未来零散项目导致资源浪费和平台不兼容等问题。

治理静态数据,开启数字纪元。数据治理专班修订了教育数据规范,统一数据统计口径,完成了6 年超过12 亿条的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经费、科研项目统计数据,治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新建的厅数据资产中心。自此,河北省教育事业统计、教育经费统计、科研项目统计等实现了全厅数据口径一致,激活了历史教育数据中蕴藏的价值,数据视角下的教育发展为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建设数据中台,构建教育智脑。数据中台是所有数据的身份认证中心,其管理的所有数据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让各级管理者用着放心、省心。数据中台还是各业务应用系统与数据资产中心的数据交换中心,负责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转换成统一标准、统一逻辑的数据,扮演教育智脑的角色。2023 年7 月,数据中台成功对接全国中小学学籍和全国教师两大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后,形成数据资产中枢,过去投入几百人几个月才能得到的数据,未来十几个人几天就能获取。两大系统对接后,为后期建设全省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提质等大数据应用奠定了数字基座,为逐步解决厅机关业务应用信息孤岛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管理平台,支持科学决策。管理平台已建成“领导驾驶舱”、智能查询、常用报表、常用指标、常用报告、数据管理等6 大模块。其中“领导驾驶舱”模块提供8 大数据看板,通过数字地图等工具可提供6000 多张大图输出,一图看全河北教育各地各校各学段概貌。“学前教育”看板重点展现了近年来普惠率提升趋势、入园幼儿数趋势以及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通过数字地图可查询各市各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全省幼教布局一目了然。“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看板重点展现了三学段农村、县镇、城市的生师比改善趋势和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的结构分布等,通过数字地图可以便捷查询各市、各县的三学段关键指标,用数据支持领导高效决策和管理。“中等职业”看板重点展现各专业在校生规模变化趋势、生源地招生变化趋势、生师比变化趋势和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等,通过数字地图可以便捷查询各市县基本情况,以及各县特色产业信息,有助于本地专业建设与扶持特色产业决策和管理。“高等教育”看板重点展现各学科、各专业在校生变化趋势、生师比变化趋势和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等,可通过高校分类便捷查询各高校学生、教师、学科、教育经费、科研等基本档案。“科研统计”看板重点展现各高校科研经费、科研人力、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与专利、成果获奖、高校期刊等现状和历史变化趋势。

“智能查询”模块提供了分地市、分高校、分中职、分学科等4 种智能查询模板。厅机关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类、教育经费类、科研项目类、学科/专业类统计手册,全部升级为自助组合定制生成,统计指标不再受印刷篇幅的限制,可无纸化宽屏浏览,也可自主打印纸质手册。过去几个处室配合几天时间才能得到的数据,现在用鼠标点点很快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厅机关管理和决策效率。更重要的是,查询模块提供了复杂的组合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对我省部分支柱产业,如“数字经济”,国家重大战略,如“盐碱地综合利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等,建立专用数据统计模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三、河北教育数据治理的未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教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 年)》规划部署,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坚持整体规划稳步推进,汇聚教育数据资源,积极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丰富教育数据种类,让治理更有力度。按照全省教育数据应归尽归、业务系统应接尽接的原则,逐步拓展招生、考试、就业、教学、教研等领域的动静态数据治理,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驱动更多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和再造,让“数据流”逐渐替换“人工流”,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让教育治理更有力度,实现提质增效,全力支撑建设教育强省。

赋能全省数字转型,让治理更有广度。逐步将全省教育数据治理成果和平台能力向市、县、校赋能,消除信息孤岛,统一数据标准,建立全省教育数据高效流通、共享的机制,让教育智脑更具智慧,让优质资源更好惠及乡村,让教育高质量发展获得更强内生动力。

强化数字政府协同,让治理更有温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数字政府的相关要求,积极与人社、产业、户籍、房产、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数据交换共享,积极推广电子签章应用,将线下服务迁移到线上,让社会感受到教育数据治理的温度,协同提升教育政务数字服务能力。

保护数据安全隐私,让治理更有法度。把数据安全提升到首要地位,切实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完善数据安全分类分级制度,细化数据权限管理机制,提升使用人员数据安全意识,重点打击泄露师生个人信息行为,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答数字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