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

2023-03-31 09:19罗世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卡格列葡萄糖机体

罗世全

作者单位: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糖尿病主要因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遗传因素及自由基毒素等机制作用于机体,引发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减退所致,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以水、电解质、糖、脂肪、蛋白质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功能状况,临床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可占90%[1-3]。T2DM属全球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T2D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且我国T2DM患者2019年发病率于世界范围之首,患者发病率可高达1.16亿例,预计仍呈持续增长趋势,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可占全病因的11.30%,严重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健康[4-5]。目前,临床根据T2DM的发病机制,认为T2DM发病的主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密不可分,同时胰岛素抵抗表现多与糖代谢及脂代谢异常相关。目前,临床针对T2DM主要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予以干预,以降低血糖水平,调节机体代谢能力。近年有学者指出,采用列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可促进葡萄糖排泄,降低血糖水平。卡格列净主要通过阻碍葡萄糖吸收,促进葡萄糖排泄,改善机体代谢水平,控制血糖水平,是临床常见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6]。本研究观察卡格列净治疗T2DM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例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血流动力学稳定;(2)空腹血糖(FPG)≥7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8.3 mmol/L;(3)近期未接受相关胰岛素治疗;(4)病历资料完整;(5)伴不同程度多食、多尿、烦渴多饮。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急性感染性疾病伴随患者;(3)血液免疫性疾病患者;(4)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5)存在药物禁忌证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浙江国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5 g口服,每天3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格列净片(Janssen-Cilag International NV生产)100 mg口服,每天1次。

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

(1)脂代谢指标: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10 min常规离心后分离上层血清制作样本置于-20 ℃环境待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购自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48T/96T)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7];(2)糖代谢指标: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餐后2 h静脉血5 ml,常规离心后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3)胰岛β细胞功能: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4)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血糖水平<3.9 mmol/L)、尿路感染及骨折。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极大改善,且FPG<7.2 mmol/L,2 hPG<8.3 mmol/L;有效: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且FPG<8.3 mmol/L,2 hPG<10 mmol/L;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出现进展。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14),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HOMA-IR及HOMA-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5% vs. 9.30%,χ2=0.717,P=0.397),见表6。

表6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机体对能量的摄取及消耗出现极大的失衡状态,机体能量过剩,无法消耗,成为诱发糖尿病的常见因素之一[8]。T2DM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其中55岁以上患者可高达50%。研究表明,T2DM发病群体逐渐呈现年轻化[9]。目前,临床针对T2DM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降低血糖水平,稳定机体代谢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常见降糖药物磺脲类药物降糖效果显著,但易诱发低血糖;双胍类药物在降糖过程中易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易诱发心功能紊乱[10-11]。卡格列净主要通过促进葡萄糖排泄,抑制肾小球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达到改善糖代谢紊乱,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是临床常见的转运蛋白抑制剂,多用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患者,效果较好[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胰岛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卡格列净为转运蛋白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机体代谢水平,促进糖代谢,但部分患者可因此发生骨折,因此应用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针对肝糖的输出达到显著降低效果,二者增效减毒,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4-15]。本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与样本数量少相关。

临床TC、TG、LDL-C、HDL-C为脂代谢常见指标,可有效反映脂代谢紊乱情况,其中LDL-C可由肝脏将脂质向外转运,是一种血液内内源性胆固醇的转运形式;HDL-C属逆转运形式,可将外周脂质转运至肝脏,以此作为分解代谢产物,平衡机体代谢;FPG、2 hPG、HbA1c为常见糖代谢指标,可有效反映机体糖代谢水平[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可有效改善患者脂代谢紊乱及糖代谢水平,以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究其原因,二甲双胍作用于机体内,可增加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控制葡萄糖吸收的基础上,对肝糖原水平异常产生极大的抑制作用;联合应用卡格列净,在二甲双胍控制葡萄糖吸收的基础上,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以促进葡萄糖排泄,改善糖代谢水平,还可增加肌肉及肝脏敏感性,显著降低机体血糖水平。

T2DM患者机体受多因素影响,导致胰岛素对葡萄糖利用及摄取能力下降,使机体糖代谢紊乱,称为胰岛素抵抗,机体多以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以此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其中HOMA-β作为敏感度的重要指标,可进一步反映机体对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HOMA-β均高于治疗前,HOMA-IR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率,稳定机体血糖水平。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提升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及摄取能力,同时促进葡萄糖由尿液排泄,显著降低机体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

综上所述,卡格列净治疗T2DM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脂代谢紊乱,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卡格列葡萄糖机体
卡格列净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抗炎、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加卡格列净对2 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及体重的影响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SGLT1/SGLT2双重抑制剂
——卡格列净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