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3-04-05 12:39鲍丽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减生活化数学知识

鲍丽华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第三中学,福建 三明 365500)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初中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即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构建高效初中课堂的有效途径.将枯燥深奥的数学内容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便于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初中教材中的内容,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忆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作为教育者,初中数学教师要看到构建生活化课堂的重要意义,并在日常授课中不断探索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实践途径,促进生活元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推动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和力量.

1 “双减”背景下探讨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意义

1.1 有助于教师完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

如何减去学生的学业负担,尤其是作业负担,让学生能以饱满的态度面对学习?如何提高授课的效果,使学生能弄懂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借助现有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在“双减”背景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些教学问题.首先,生活元素的融入,能让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学生可以借助生活化情境,对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等有更为深刻地理解,促进其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为日后学好初中数学、打好数学基础提供强大支撑;其次,生活化元素的不断融入,会促使中学生加深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学习理论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概念而寻找生活中的具体原型;在实践中,学生又会根据具体原型去寻找相应的数学概念,这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1.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确保学生能掌握各个数学概念的真正含义;还需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技巧,促使学生逐渐做到“我会学”,从而通过认真观察、大胆猜想、推理概括等途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记忆和理解.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以此对问题提出各种有价值的猜测,从而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保持高度好奇心、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其实学生并不缺乏探究意识,学生从呱呱坠地起,就尝试用各种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当发现不太了解的物体与现象时,学生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技巧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只不过长期的应试教育,将多数初中学生的探究兴趣磨灭了,为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相对刻板,不知灵活变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生活元素的融入可以改善这种情况.面对自己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学生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很想知道这些生活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更想知道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了获取答案,学生会尝试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用深奥的数学理论去解释生活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期间,由于实际与理论之间的差异,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探究方向,这些探索,对于学生形成较好的探究能力是较为有利的.

2 “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有效措施

2.1 借助于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借助于现有的工具,为学生创设极具启发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己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思考数学概念的内涵,则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在谈到对“教学”的看法时,表示“成功的教学”并非是强制,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与之对应的生活现象,通过引入丰富的数学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为其学好本节课中的数学概念提供强大的支持.

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为例,这是《相交线与平行线》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后续学习平行线的基础,它们的概念较为抽象,若只停留在课本的讲解上,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几种角,在讲解完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手指操,用手指展示出这三种角,比如两个手的大拇指朝上,两个食指指尖对齐,把它看成一条直线,则两个拇指与食指的夹角可以看成同旁内角.若两个手的大拇指一个朝上,一个朝下,食指不变,则可以看成内错角,等等.通过做手指操,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善于挖掘身边的生活实例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2 加强生活化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知道自己哪部分内容已经完全掌握,以后只需定时复习就可以;哪部分尚未完全掌握,需要加强巩固;哪部分内容根本没有掌握,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以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作业当成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工具,为此会布置大量的作业.由于作业内容较为枯燥、形式较为单调,以至于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双减”政策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改变作业设计理念,丰富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以便能改变学生对作业的看法,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生活化内容的融入,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生活化作业能有效改变以往单调的作业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业体验,促进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魅力,从而喜欢上数学.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布置多元化的生活化作业.

以《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为例,本节课的难点是从具体情境中列出相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一次函数的例子,并写出相应的表达式.不得不说学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有举出超市中买水果的例子,油的总费用与加油量的例子,鞋子的长度和码数的例子,还有分段函数的例子,总电费与用电量的例子,等等.虽然学生的答案还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是函数,这样,学生也就不认为函数是那么难懂的内容,也就是将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用函数表示出来而已.只有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真正走到生活中去用数学,并能最好地解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3 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初中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相对较难,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很难完全掌握.教师不妨创设极具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逐渐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并理清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内化.

在学习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章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后作业”与“微信支付”两个主题的调查,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进行调查.首先,请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索与这两个主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形成详细的数据库,并且根据“课后作业”完成时间前后对比或是“微信支付”的年龄段等对其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整理,以便数据资料具备统一性,为后续开展分析活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其次,组织每个小组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分析各科“课后作业”完成时间过长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或“微信支付”的利弊等,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所搜集的数据,对于需要计算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等,总之要尽可能对所获得的数据展开多样化分析,以便能够提高调查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最后,请小组成员将调查结果撰写成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整个实践活动涉及内容较多,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势必会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许多建议,这或许会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为此某些小组可能会存在成员各执一词的状况.然而在看到其他小组成员正在热火朝天又有条不紊地开展调查工作时,学生将意识到各执一词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于是会放下对彼此的成见,积极寻找协商的办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数学知识,知道如何分析与总结,为其日后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提供了强大助力,还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说服别人采取自己的调查方法,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是较为有利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还可以对表现较为优秀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比如,请其组员上台讲述自己小组成功的经验,以此来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成就感;让小组成员少完成一项数学作业,以示对学生努力的肯定.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数学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参与到奖品设计的过程中,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奖励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成为推动学生朝着优秀方向努力的关键动力.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优势是较为明显的.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初中教师有必要以学生为中心,融入丰富的生活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学习,不断训练生活化数学思维,最终获得夯实的数学基础,为培养其日后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强大支持.

猜你喜欢
双减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