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低效合作的原因与解决路径探析

2023-04-06 03:05夏永洪
考试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交流评价课堂教学

夏永洪

一、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合作学习作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当下初中学生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存在认识偏差

新课程改革后,在教学中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小组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首先,教师没有关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师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方式,导致整个课堂没有组织纪律,大多数都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而学生间交流也比较少,只是一味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其次,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作学习的开展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和交流的时间,一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在最后的阶段,教师只是自己做了一个总结,而没有让学生去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有什么意义。

(二)合作学习的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活动时,由于认识不充分,将合作学习简单理解为一种形式:即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并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这样做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强调了合作学习形式上的多样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特点,而忽视了合作学习具有“合作性”这一本质特征。这种“合作性”主要表现为: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要符合大多数学生发展实际需要,例如,教师为了省事图方便,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简单分组,将前后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的分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些基础较薄弱且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缺乏存在感,更加不具有积极性,无法真正意义上融入小组合作中去。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这一关键因素的关注;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以及情感教育这一根本内容;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创新思维培养这种重要价值取向的强调;忽视了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培养这一根本目标的强调。这些都是导致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的重要原因,教师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点方面的差异等。

(三)合作学习缺乏有效评价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评价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不到位,甚至是不准确、不恰当的。有的教师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了展示个人才能、个人智慧和课堂表现的途径,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是否有所收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和责任心等方面缺乏关注。

二、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1. 教师缺乏必要技能,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其专业素养对课堂合作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将自身素质与课改目标相结合,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虽然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专业素养都有待提高。教学模式机械,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考虑到问题思考时间和探讨时间的限制。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具备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合作学习方式的设计和课堂组织上,但是教师却缺乏部分的能力。并且,部分教师对课堂内容并不熟悉和了解,显然,也没有办法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所以,初中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更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才能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然而,现在有些初中数学老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实施时缺乏必要专业技能和素养方面的指导,这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 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到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到位,对这种学习方式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运用,导致学生不能与他人进行互动。合作学习时间比较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时就已经讨论完毕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

(二)学生层面

1. 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自主讨论,并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与指导。学生缺乏合作技能,不知道如何讨论,如何开展,甚至话语权只是掌握在个人手中,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并没有有效参与感。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只是给出答案,没有对小组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就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严重影响了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合作交流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缺少必要技能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2. 学生层次不同,参与程度不均衡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知识。但是每个班的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因此无法真正掌握知识。此外,合作学习在一些学校也存在开展得比较晚的问题,很多老师没有时间对他们进行教学指导,导致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除此之外,在一些合作学习项目中也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自主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根本就不会进行,也没有参与课堂讨论的必要,他们对团队的合作不重视、不喜爱。而反观差困生,本就希望小组合作给予一定的帮助,由于优生的不参与,差生也难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学策略。例如对成绩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进行疏导,多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想法,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接受能力较差、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并且对合作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就需要老师多鼓励、多进行指导。

3.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也要积极参与。由于不同群体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合作学习时,如果存在差异也会影响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利用好每一个小组成员。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对分组和不分组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小组人数越多效果越好,小组人数少则效果不好。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选择分组教学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分组策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取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初中数学课堂低效合作的解决路径

(一)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开始注重学生能力和知识掌握的均衡发展。从教育教学目标上看,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课堂合作也不再是“一言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转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通过不断地强化、渗透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某一知识点,确定好谈论的范围和内容。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某一种解题方法、策略等。在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组队,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细微的调整,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还能增进班级间的凝聚力。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合作学习,进而树立起自主、合作的理念和意识。

(二)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好课,还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水平。首先,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方法、技巧,并学会正确地与他人合作。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好课,还要教会学生合作方法,告知学生小组合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每一个同学必须明确分工,学会与他人交流。其次,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小组成员要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生进行合作时要明确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教师不是小组合作的主导者,应该是辅助者,给小组提供建议和思路。

(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组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个体差异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及分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地安排小组人数和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如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对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在课后当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对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小组学习效率低、成绩不好的同学,教师可要求其与自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作业、练习来帮助学生。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也无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可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予以帮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群体间的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或空间,让各小组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合作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协作交流中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合理确定任务内容及任务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确定任务内容,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一开始就设置过多的任务内容,那么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时间就会减少,甚至没有时间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时间的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学活动开始前15分钟可以让学生做一份简单的预习工作;②教师要给课堂学习留下充足的时间,使其能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③在正式开始合作之前,教师要明确任务目的和目标。

(五)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交流,促进同伴间的互动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小组同伴的关注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肯定每一个同学,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鼓励及表扬。例如,当学生有了一次成功分享后(或有了其他收获),教师要对表现优秀又愿意主动与同伴分享的同学给予表扬和肯定。同时要注意给差生补上一次机会,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此外,还应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经验。因为有了交流的机会才会使交流成为一种学习习惯。不同层次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进行分析、归类、整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主动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及感受、交流经验并提出自己新意见和新想法等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同伴间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目的。

(六)强化小组评价,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并能正确对待自身的评价,从而促进合作学习的进行。对小组内部的评价,我们可以将对成员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对组员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思路是否清晰等。小组外部的互评,我们可以将学生之间互评和教师所给的学生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如有争议时可让该生再次上台演示并展示。小组自我评价:在自我鉴定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可采用口头表扬、集体展示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口头表扬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小组互评:可以采用小组间互批作业和互评学生、互评老师等方式进行相互评价。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正如笔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以及没有合理地选择合作方式、合作对象等原因,导致课堂合作效率低下。为了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结合当前教育改革政策要求及具体实践情况对课堂中存在的低效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能力,培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交流评价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