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课堂中的应用

2023-04-12 19:29贺培培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7期
关键词:美育情感传统

在当今社会,美育教育极为重要,其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的,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美育课堂中来,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美育中的融合和发展,能提高美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课堂中的运用。

1 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地位

首先,在美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美育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底蕴和价值指引,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为美育提供了极其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形成全面的人文素养。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等。通过对传统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深刻内涵,形成对美的独特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也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家国情怀等价值观,这与美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目标高度契合。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美育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的品格[1]。

2 美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用

2.1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美育对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有独特作用。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就拿古诗词而言,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豁达,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美育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收获丰富情感体验的途径。(1)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赋予了学生进行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表达的可能性。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可以简单区分为喜怒哀乐,但更多的是苦忧参半、百感交集等复杂情感。通过美育,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身的情绪,传递复杂的情感。(2)丰富情感表达的形式。在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熏陶下,学生能够用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他们能学会用文字语言、肢体语言以及符号语言等去表达自己的情感。(3)审美情操的养成。美育强调艺术创作的过程。学生在绘画一幅画、演奏一首曲子或编排一段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简单地表达情感,更是培养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操,这种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情感的外化途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情感表达的自我理解。美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情感的能力,也提高学生自身表达情感的能力,能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2.2 提高审美能力

首先,美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美育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深刻的艺术体验,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蕴含的艺术精髓。学生接受美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对静态作品的感知,更是对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其次,美育课堂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为学生创造了参与式的学习环境。举例而言,通过绘画,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独特之处,相比于西方美术追求还原,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写意;通过音乐,学生能深刻体验到传统文化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这种参与式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艺术进行直观感知,更能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最后,美育的艺术创作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法层面,更着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理解。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学生需要思考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哲学、伦理、历史等方面的精髓,创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建立对传统文化深入理解的过程。例如,通过舞蹈的创作,学生能够体验到传统中国舞蹈中对生命、自然的独特解读,进而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2]。

2.3 培养综合能力

美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1)美育被视为一种全面教育方式,其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美育在学生认知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育课堂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2)培养审美意识。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拥有更高层次的文化鉴赏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下,美育强调对艺术品、文学作品等的审美理解和欣赏。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进行文艺作品的欣赏,学生能逐渐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念,提高对艺术的鉴赏水平。(3)美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情感层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美育课堂成为学生表达情感、沟通心灵的重要平台。

3 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3.1 将传统技艺引入课堂

以传统技艺为载体进行教学是高职美育课堂教育中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国传统工艺与绘画技法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够直接锻炼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创作能力。中国传统工艺,如刺绣、剪纸、陶艺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这些传统工艺引入美育课堂,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能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在创作中亲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例如,绘画技法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表达形式,在高职美育课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統绘画技法有写意画、工笔画等,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培养。通过学习这些传统绘画技法,学生能够感受到国画线条、色彩、形式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培养审美情趣。总而言之,以传统技艺为载体进行教学的教学策略具有直观的效果。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感知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其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充分感受到美育的魅力。

3.2 组织和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在高职教育背景下,组织传统文化节、文化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应用策略。在学校举办的传统文化节、文化周,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创作成果的平台,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了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桥梁。这种活动形式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丰富传统文化节、文化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文化爱好者组织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文化节、文化周来,展示传统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作品。演出是传统文化节、文化周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邀请传统文艺团队或者培养学生自己的文艺团队,进行传统舞蹈、戏曲表演等形式的演出[3]。

3.3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

高职教育的美育课堂中,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是一项重要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设计能引发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和争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传统文化相关主题展开讨论。例如,可以提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而在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深入交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够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此外,小组形式也能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展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演示文件、演讲、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阶段性总结,并适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性的评论。

3.4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借助多媒体资料,将传统文化呈现在学生眼前,是高职美育课堂中一种创新而富有活力的传统文化应用策略。首先,通过影音资料,学生可以接受传统文化带给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冲击,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播放传统乐器演奏、古老戏曲表演的视频,以及传统绘画、雕塑的影像资料,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情境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图像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梳理、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图像展示可以快速呈现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历史传承,从而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有更直观的认知。例如,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图像资料,学生能够感受到某种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增强对文化传承的历史感知。最后,多媒体资料在高职美育课堂中也可以被用于创意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创作或参与多媒体艺术项目,他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数字化创意中。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使用传统元素的动画、短片,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

3.5 引入项目设计教学法

通过项目设计,学生可以在高职美育课堂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知识、阅读教材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入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在高职教育中,这样的项目设计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职院校的教育需求。这种项目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想完成规定的项目,学生需要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在项目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完成独立的创作。例如,可以设计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学生要想完成项目,不仅要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还需要将这些元素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项目设计能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制定具体的项目任务,例如传统绘画技法的运用、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等,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并应用这些传统技艺,由此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最后,项目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理解,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研究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这有助于拓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4]。

4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瑰宝,而在高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将其应用到美育中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引用

[1] 方燕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 2022(52):112-114.

[2] 金甜恬.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美术教育研究,2022(9):146-147.

[3] 吴学云.谈艺术与科技融合在高职美育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22(11):241-244.

[4] 汪艳辉.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美学中的应用分析[J].戲剧之家,2022(20):193-195.

作者简介:贺培培(1987—),女,山东潍坊人,本科,助教,就职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情感传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失落的情感
情感
老传统当传承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