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几点思考*
——基于山南市乃东区、错那县、隆子县调研

2023-04-16 13:05余志坤普布次仁
西藏发展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边民边境地区边境

余志坤 普布次仁

一、引言

党和国家向来重视边疆问题与边疆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3年习近平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明确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全局中的战略地位。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地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5版。,系统建构起从国家治理到边疆治理再到边境治理的国家疆域治理体系。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仅四天后,习近平给西藏隆子县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提出“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②《习近平回信勉励西藏牧民群众 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10月30日第1版。的殷切希望,极大鼓舞了广大边民守边戍边、建设家乡的热情和信心。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疆安全”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载于《光明日报》2020年08月30日第1版。,为西藏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①《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载于《人民日报》2020年09月27日第1版。,突出了发展和安全对于新疆治理的重大意义。正是在党和国家边疆治理方略的科学引领下,新时代的十年,我国边疆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边疆地区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政治自由民主、文化交流融合、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幸福、生态美丽宜居的欣欣向荣景象。

站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其中一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以下正文中提到二十大报告中的引文,均出自该注释,不再一一注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统筹发展和安全”也首次写入党章,这说明了在党和国家事业前进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风险考验,只有敢于斗争、锐意进取,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才能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项核心议题,没有高质量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因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无从谈起,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因没有稳定的环境支撑而沦为空谈。我国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包含边疆地区在内的各族人民的现代化。边疆地区的发展与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事业全局,而边境地区作为国家疆域的最前沿,能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更是成为考验国家现代化建设成色的“试金石”。特别是“统筹”两字,既明确了发展和安全是二者并重、缺一不可的,又突出了发展和安全是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因此,找准发展与安全的契合点,做到统筹协调发力,是新征程上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边疆治理、边境治理的时代要求。

二、生产戍边是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途径

按照现代主权国家理论,一个国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领土、人民和政府。同理,边境一般认为“首先是国家边境,其次是国家疆土边缘部分,再次是生活在其中的常住民众。即边境就是相邻国家接壤的有常住民众生活其中的某级行政区域或纵深区域。”③徐黎丽,那仁满都呼:《现代国家“边境”的界定》,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可见,疆域的现实归属不仅取决于疆界的划分,更要看边境地区是否有本国人民长期定居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边民守边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一种内在默契,因国家政权覆盖性影响,常住居民得以在边境地区从事生产生活,而边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事实也巩固了国家疆域和国家政权。在边民守边的各种类型中,生产戍边无疑具有重要地位。生产戍边是一种自发的群众性创造活动,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在进行物质生产、谋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劳作范围间接地宣誓了国家的事实主权,生产过程与戍边过程的同一是其基本特征。生产戍边能够很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边民通过发展生产,繁荣边境地区,提高边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夯实守边固边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边境的安全与稳定,为边民有序开展并扩大生产活动以及人自身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边境地区生产戍边的形式与内容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一类是传统的生产戍边方式,例如:边民在边境地区采集菌类、贝母等林下资源和药材资源,边境地区牧民群众进行抵边放牧等,这些生产戍边方式在边民群众中世代相传,是边境地区形成的一种兼顾“家”与“国”的特有文化人类生态现象。另一类是现代的生产戍边方式,随着边境地区交通运输业、农牧产品加工业、住宿餐饮业的兴起和发展,边民守边戍边展现出新的气象。但也应注意到,边境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市场经济在我国边疆地区还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性作用”①罗群,潘先林主编:《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229页。。根据调研,截止2022年8月,隆子县Y乡共有67户,其中55户开设家庭旅馆。笔者在办理入住时得知,因客流量少,为了保障所有家庭旅馆都能公平获取收益,当地有关部门会提前将全部宾馆排好顺序,按照计划轮流分配客源住店。西藏边境地区生产戍边,应突出现代化生产戍边方式的提质和转型,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增强地方自我发展能力。

三、教育在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把教育搞上去,是实现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基础。”②《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载于《光明日报》2014年05月30日第1版。这一论断对治理西藏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指导意义。西藏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边境地区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隆子县L乡纪念馆中展有第一任书记仁增旺杰的一句话:“共产主义像天堂,没有文化到不了”。这一质朴的话语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与文化教育的力量,也说明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对接受文化教育的期盼和渴望。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边境地区教育事业,加大对边境地区教育投入力度,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着重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为边境地区人才的培养提供硬件支撑。加强边境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边境地区教师的薪资、住房等各方面待遇,优先补足配齐边境地区学校师资力量,加大边境地区骨干教师培训和走教支教、交流轮岗力度,确保边境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边境地区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口岸与边贸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边境职业特色教育,培养既熟悉边境管理工作又了解地区实际的人才来建设边境、发展边境。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边境地区教育发展力度,统筹实施全国百强县对边境县的教育援助,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帮扶长效机制,整体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53-54页。国家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常而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以法制宣传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平台,加大对《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同时,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设置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校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实际上,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是符合区域实际和受众特点。“边疆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条件、民族宗教状况,是其成为国家地缘政治中重要安全屏障和影响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④余志坤,普布次仁:《边疆治理视野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研究》,载于《中国藏学》2021年第2期。西藏边境地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除了上述普遍性做法,还应该紧密结合反分裂斗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藏传佛教中国化教育、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教育等,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的信心和决心。例如:曲松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地形沿曲松镇措堆村至邱多江乡玛如村一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长廊,涉及3个乡(镇)、6个村委会、30多家县直单位、4座寺庙、4个学校、2个部队、2家企业、2个景区,有效宣传并带动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也为反对民族分裂、捍卫国家安全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

四、改革开放是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支点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和国家一再申明,全面深化改革任重道远、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深化改革即不断克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开放是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广泛参与各层次市场竞争与交换、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提及改革开放,一般都会强调发展方面的意义,而忽略安全方面的内涵。戈尔巴乔夫盲目推进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改革不仅事关发展,同样也是事关国家安全、国家政权安全的大事要事。而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何维护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地缘政治安全更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边境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格局,是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也是与相邻国家开放交流、共享发展的重要桥梁。

西藏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和调整。在经济领域,合理安排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建立健全利益诉求与化解利益矛盾的有效机制,不断缩小边境地区与腹地、内地的发展差距。在政治领域,根据边境地区的发展和安全需要,调整完善边境管理制度,有序扩大边境公民政治参与,建立多元主体共治的固边兴边格局。在社会领域,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边境地区的项目、工程充分吸纳当地人力资源,注重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慈善组织的作用,利用分配机制对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政策等领域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西藏边境地区整体提升开放水平。在国际层面,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加快口岸和边境通道建设,推动边境地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互联互通、科技交流、能源开发、生态保护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对话协商、执法安全合作,促进区域繁荣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在国内层面,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内开放力度,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优化边境地区管理措施,鼓励、吸纳内地企业、项目、人员来到边境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边民生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西藏边境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而边境旅游便是扩大开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发展方式。近些年,边境旅游开发成为西藏边境地区以开放促发展的新的驱动点和增长点。隆子县Y乡充分利用当地戍边事迹,开发开放“巡边廊道”,打造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巡边廊道”等边境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区内外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游客们通过重走“巡边廊道”,深切体会到了当地军民守边戍边的艰辛,激发了爱国情怀和守土意识。

五、区域支持政策是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推力

西藏边境地区自然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如果没有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没有前期国家巨大投入所奠定的交通、通讯、医疗、电力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入,边境地区的发展状况就会因市场机制的逐利性而陷入恶性循环。隆子县Y乡处于边境一线,因为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等各方面因素制约,20世纪60年代全乡只有1户3口人,1996年增加到3户,2016年演变为9户,到2022年发展为67户241人。这个曾经常年大雪封山、人迹罕至、勉强糊口的小村落如今变成了交通便利、产业发展、生活幸福的小康乡。巨变的背后,正是源于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对边境地区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和支持。特别是新时代的十年,党和政府实施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把兴边富民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对边境地区投入力度,坚持发放各类边民补贴,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努力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构建起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发展有支撑、守边有动力的新格局。

当前,西藏边境地区的发展和安全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实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区域支持政策。第一,区域支持政策应该注重增强西藏边境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夯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物质基础。积极引导市场要素合理配置,优先发展边境特色产业,注重发展实体经济,鼓励边民合理创业。发展边境地区教育,提高各族群众文化水平,为边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第二,区域支持政策坚持以维护边境安全及区域和谐稳定为价值导向。“加快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边疆的发展。这样的政策应该是区域性的,应该打破民族界限,不分民族或不专门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民族群体,内容包括促进发展的政策和照顾性政策。”①周平:《陆疆治理:从“族际主义”转向“区域主义”》,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由于民族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各民族混居程度逐步加深、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等原因,应对边境地区实施差别化、精准化的区域扶持政策,即不是单纯考虑或关注某个民族、某些民族的利益,而是维护和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例如,针对边境地区各民族流动人口,不能简单地以“户籍”“民族”标准“一刀切”地落实边民优惠政策而将他们排除在外,建议考虑按照流动人口的居住年限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他们提供阶梯式的公共服务。

六、边民意识的提升是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群众基础

边民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立体化的认知体系,第一个层面是对国家及国家政治的认同,边民的最基本身份是国家公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包括边民在内的一切公民的最高利益和基本义务。第二个层面是对国家疆域、疆界的认知与自觉,边境地区是国家疆域战略构成与“前出”的最前沿,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的边民肩负着守边戍边固边兴边的神圣使命。第三个层面是对边境文化生态模式的遵守,“不同民族因生态多样性而形成的多样性文化是他们安全生存的文化基础”②余潇枫、徐黎丽、李正元等著:《边疆安全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85页。,边民在长期生活的边境地区形成特殊的人类文化生态模式,多民族团结和睦、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以及边境特色的生产方式与生计方式,都是边民推进边境地区实现发展和稳定的共同规范、共有价值观。西藏边境地区群众对国家、政党、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比较高,但对于边民身份定位以及守边戍边的文化生态传统认识不足。

边境治理的成效,归根结底取决于边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重视边境治理中边民角色塑造、强调边境群众自我管理是边境地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显著趋势与特点。例如,有学者提出“边疆软治理”概念,即“以‘柔和’的方式解决边疆问题,注重边疆人民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能让边疆地区的人民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加强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度和向心力”④方盛举主编:《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第116页。。边民角色的塑造、边民意识的提升本质上属于群体身份的区域认同。关于族群认同,一般有“根基论”与“工具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族群认同是人们从其生长的社群中所得到的社会与文化身份,根深蒂固,因而难以改变。后者认为,族群认同是人类资源竞争与分配的工具。但二者并无冲突,族群认同的根基性情感来自成员共同的祖源记忆,但为了现实利益,个人或群体都可能改变其祖源记忆。①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9页。从“根基论”角度强化群体认同,边民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形成了生产戍边等特殊的生计方式,培育了边民共有的族群文化与历史记忆,这是加强边民意识的情感根基和心理纽带。实施区域支持政策,必须尊重边民守边戍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需要,充分保护边境地区特殊的人类文化生态模式,例如:抵边放牧的生计模式具有独特的文化意涵与价值,不能单纯地用经济效益标准来评价甚至否定,不能盲目地用规模化舍饲圈养的方式替代。从“工具论”角度提升群体认同,实施区域支持政策优先向边境地区及各族群众倾斜,使边民充分认识到边疆发展、边境安全、边防巩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对边境地区及边民的特殊关心关怀,有助于强化边民身份认同,增强边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地区发展的主体性。在错那县M乡调研访谈得知,该乡除少数民族身份学生享受加分政策外,针对边境身份学生也实施特殊加分政策,二者还可以叠加。这种围绕边境地区实施的区域支持政策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及家长的边民身份认同意识,进而促使他们树立起守边戍边固边兴边的责任意识。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的特殊照顾政策并不必然使受惠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感恩”的认同意识,只有既尊重边民的根基性情感,又能满足边民的现实利益需求,才能强化边民意识、做好边境工作。

七、斗争精神是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力量之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正是靠着这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才能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胜利,才能牢牢掌握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导权、主动权。立足新征程,我们更加需要弘扬伟大斗争精神来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西藏边境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民族、宗教问题敏感复杂,边界与领土摩擦冲突不时出现,长期面临境外分裂势力干扰破坏,因此,西藏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坚持把边境安全和边境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边境地区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藏边境地区的发展和建设需要斗争精神来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4-45页。长期以来,西藏边境地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隆子县L乡为例,该乡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民团结、守护国土、建设家园”的革命坝精神,这一精神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各个时期得以不断传承、革新,滋养并激励着该乡人民接续奋斗。举新近的两个典型事例,一是2021年L乡L村被中组部批准为西藏自治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两个试点之一,为了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乡政府向村民征用土地,L村64户村民克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积极配合、主动让地拆迁,而且提出不索要任何补偿。二是L乡村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放弃本地相对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搬迁至边境一线,支援边境发展、边防巩固事业。可见,如果没有革命坝精神、斗争精神的传承,没有奉献精神和大局观念的弘扬,没有劳动人民主体地位的巩固,就不可能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不断开拓。革命坝精神的事例表明,西藏边境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和革命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区域发展与安全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西藏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要在斗争中获得。国际层面上,美西方霸权国家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遏制中国发展、挤压中国的安全空间;境外“达赖集团”勾连国际敌对势力捏造所谓的“人权”“民主”“文化”“环境”等问题,大搞“藏独”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和行动;中印两国因边界问题而发生领土争端甚至军事对峙、冲突、局部战争的威胁不能完全排除。除此以外,还存在偷渡、走私、贩毒、跨国犯罪、非法跨国婚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国内层面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我国进入利益关系调整、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期,边境地区民族利益矛盾问题增多,影响边境社会安全的不稳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基于西藏边境地区面临的国内外安全稳定形势,一方面,加大外交斗争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宣传,掌握在国际事务中涉藏宣传的话语权,通过“有效的全球战略、地区战略和周边战略”①周平主编:《国家的疆域与边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第285页。,加强与周边友好国家的安全合作,压缩境外敌人生存、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把边境安全治理置于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的总体框架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加大对边境安全的管控力度,加强边境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同时,依法依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依法保障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

西藏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新时代的伟大斗争精神,深刻镌刻在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西藏边境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促进边境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边防巩固与边境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例如,乃东区K村在西藏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创下许多项“第一”,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第一村,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发展了西藏农村第一批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建立起西藏第一个人民公社;等等。一直以来,K村广大党员干部村民充分发扬民主改革的先行精神,积极学习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村民政治参与感比较强。迄今,全村每户至少有1名党员,党员人数占村总人口数23%,党员在致富带头、创业增收、维护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培养具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党员干部队伍成为新时代我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西藏边境地区条件艰苦,是锻炼培养具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各族干部的重要阵地,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的原则,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又锻造他们守边戍边固边兴边的斗争本领。

结语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开创性意义的重大会议,它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特别是大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思想,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边疆治理以及边境治理提供了路径指引。西藏边境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多民族聚居区、多元文化交汇地、协调发展薄弱区、山口通道以及边界纠纷与反分裂斗争前沿地带的叠加区域,加快边境地区发展、维护边防巩固与边境安全的形势、任务严峻且迫切。新征程上西藏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把握发展和安全两项内容,关键在统筹上下功夫,提高发展和安全的统一性、协调性,以边境发展巩固边境安全,以边境安全保障边境发展,实现发展和安全的统筹联动、协调并进。

猜你喜欢
边民边境地区边境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口岸经济与农村社会:重思“边民互市”的定位与发展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严阵以待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