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提升人民消费力:理据、问题及路径

2023-04-17 13:13马志超刘顿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消费力劳动消费

马志超,刘顿

(1.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2.延安大学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6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而消费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可见,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保障和提升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力,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措施。

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人民,提升消费力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实现劳动人民共同性的消费力提升。本文试图以马克思消费力思想作为分析工具,遵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中心”原则,重点把劳动人民作为“消费力”研究主体,分析其消费力提升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实现路径。

一、提升人民消费力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消费力发展程度的高低是马克思洞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劳动正义的重要视角。马克思对消费的相关论述较为集中且非常精辟,这些关于消费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消费力思想的重要支撑,这也是探寻新时代提升人民消费力的理论依据。

(一)消费的内涵本质及其作用

“消费”的研究最早源起于经济学领域,因为消费首先是经济实践中与生产、分配、交换相关联的重要环节,所以消费的最初定义源自经济学意义上的阐释,即消费的本质是对物质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和使用,从而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马克思在论述消费这一概念时蕴含着这一指向,并且从生产与消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阐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生产的消费性”以及“消费的生产性”,他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费这种能力,这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不过,这一点是经济学家所承认的,他们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称做生产的消费。”[3]同时,马克思也强调:“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在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4]。在生产与消费两者的辩证关系上,所谓生产“主体的”与“客体的”消费分别指涉人的消费与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耗)。这两者同是消耗,不同在于,人自身的消耗即生命力的消耗,生产资料则是存在形式的转化,是一种存在形式的转变与消失。但无论是哪一种消费,都是不同层面上的消耗。换言之,所谓生产的消费性表明生产行为本身既是人自身的消耗,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消耗;消费的生产性则表明人在消耗自身与生产资料的同时,促进了人自身的发展,也解决了产品的最后实现问题。即在对产品的“使用”中,在产品成为主体的消费对象而非物化的对象时,产品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尽管马克思强调“提出生产的消费者规定,只是为了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跟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区别开来,后面这种消费被理解为起消灭作用的与生产相对的对立面”[5]。但是可以明显看到,这里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与“生产同一的消费”只是形式上的对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消费的基本要义即“消耗”。

消费作为重要的实践,其在实践过程中决定着生产,也对生产者自身素质产生影响,在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据。消费是关乎人生命意义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手段,对消费的分析与反思,就是对现实的人存在方式及意义的价值追究与现实反思。消费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本质目的并非仅仅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是在消费实践中彰显人的本质,确立人的根本存在方式,确证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促使人在消费中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在此意义上,真正的消费应当是积极主动创造人的主体性的建构过程,是人超越自身、寻求自我发展与生命意义的过程。这样一来,消费就不再是简单地满足人的本能需要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物质与精神的占有与享用之中彰显人的终极意义与价值。

(二)劳动人民消费力的地位和影响

劳动人民消费力的发展状态是马克思洞悉社会根本矛盾变化的独特依据,是其研究消费能力的特殊性呈现。马克思主义将人民群众定义为历史的创造者,认为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因此,提升消费力的核心要义就是实现劳动人民共同性的消费力提升。要提升人民消费力,就要明确消费力的重要作用。

首先,消费力是消费实践顺利进行的条件和重要手段。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对消费力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6]在此,马克思明确指出消费力的重要地位。消费作为人的基础实践,其实质就是占有消费资料,从而满足人的生存、享受以及发展需要的全部过程。人们首先要有满足自身需要资料的能力,如果没有消费能力,实践主体就无法获得必要的消费资料,不仅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也无法实现较高的享受和发展需要,消费实践和获得感就无法实现。因此,消费力是消费实践顺利进行的关键。

其次,消费力彰显着劳动人民的个人能力。马克思强调消费力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展现,消费力水平越高说明消费者的个人能力越强,相反,消费力水平越低则表明消费者的个人能力越弱。可见消费力是一种“个人能力的发展”,展现着马克思人本主义的主体性,因而马克思对消费的论述特别是对消费力的解析更多的是关注人民群众的主体即劳动人民。消费力蕴含着多元内涵,主要表现为劳动人民作为消费者所掌握的消费知识与技能,以及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而获得的支付能力即购买能力。购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需要的满足,这种消费需要是真实需要,而非消费社会中的虚假需要。真实需要能力又衍生出消费选择能力、消费支付能力以及需求满足能力等。由此可见,消费力绝不是抽象的,而是立足消费主体发挥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人民,要更好地发挥消费力的作用就要注重劳动人民的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再次,消费力的水平高低决定着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马克思在其消费相关论述中强调生产就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并认为消费力就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消费力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展现着社会消费资料发展的现实程度。换言之,消费力水平越高社会消费资料越充裕越多样,反之则相反。这是消费力地位和作用的又一体现。消费资料作为消费实践中的客体,由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消费对象的实质就是消费资料,是满足消费主体自身基本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具体指消费者在消费实践中获得的商品和服务。而作为消费客体要素的消费工具,其是连接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的重要中介,更是消费者实现消费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方式激发消费需要并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获得一定的消费资料?如何更好地将消费资料用于满足多元的消费需求?创新多元消费工具和方式就成了关键,并且消费工具和方式的多元化状况一定程度上展现着消费力水平。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云支付、微信支付等支付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消费工具和方式。我们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力,既要注重发展和丰富消费资料的多元化,又要注重创新消费工具和方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实现“美好生活”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引

美好生活必然与人的本质相关联,决定着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状况。美好生活绝不是抽象的,应该体现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马克思认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7]。这就表明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马克思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逻辑包含着三层意蕴:其一,美好生活本质在于消除人本质的异化,实现人本质的确证。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人们通过实践使其本质力量得以印证,并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自身、完善本质,最终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二,美好生活也是一定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作为美好生活参与者,必定会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和制度关系中。这种社会关系为人获得美好生活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各种社会关系印证着人的主体性,使人获得更广泛的美好生活。其三,共同富裕作为美好生活的高阶目标,对共同富裕的探索也正是在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中不断生成。

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是密不可分的。共同富裕社会所强调的是“美好生活”和较高水准的“生活品质”[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其实质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10]。而消费需求的满足与否,是衡量“美好生活”与“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努力提升劳动人民消费力,是实现“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实践题中之义和价值指引。

二、提升人民消费力面临的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彻底解放社会生产力,以劳动人民消费力合理发展推动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并注重将劳动人民消费力的发展与消费者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劳动人民享受、发展维度的消费力,根除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人民消费力的限定,将提升工人消费力作为目标,最终实现其自由而全面发展。尽管当前中国社会非常重视提升人民消费力,但是提升人民消费力也面临一定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重视生产而轻视消费。消费力是消费者满足自身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要的一种能力,蕴含着对消费的需要、选择、支付及满足的多维能力,是多种消费能力的整合与配合。因此,消费力的内涵应该是多维度的,而非单向度的或狭隘的,但由于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整个社会总体偏重生产,对消费重视程度不够,对劳动人民消费力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对生产力的偏重,造成了消费力结构的相对失衡。目前中国人民消费力结构的失调主要表现在消费需要能力及消费满足能力欠缺。劳动人民消费需要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消费需要结构单一、消费需要层次主要集中于基本需要、消费需要层级迁跃较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劳动人民受到传统消费观影响,注重节俭,局限于基本消费需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要的层级跃迁;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收入占比较低,财产性收入来源与渠道较为缺乏,导致劳动力获得无法充分保障消费力实现。相较于消费需要能力不足,劳动人民的消费满足能力更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在生活性消费的满足上,劳动人民的收入主要集中于生存消费,除此之外,主要用于文化教育、医疗健康消费,基本生存性消费消耗过多导致精神文化、娱乐性消费需要满足度较低。

第二,消费力呈分化趋势。“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而这种生产的相对过剩归根到底是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过剩,劳动人民购买力不足是相对过剩的根源,其导致市场供给过剩。这是一种异化的情况,即由于分配的非正义,资本家与劳动者消费力两极分化,劳动者消费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劳动者生存性与发展性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其消费力长期处于停滞或低速增长的状态。

不可否认,中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将面临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消费呈现群体化趋势。消费群体分化必然会带来消费力的分化,而消费力分化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构成制约。一方面,消费力分化将削弱社会消费力的总量,将现实的消费力遮蔽起来,即将现实的消费力转变为潜在的消费力,加剧市场供求矛盾;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消费力的分化,大量的消费力积聚于富裕群体,将严重影响市场结构发展,造成低端消费品占据主要消费市场,而中高端消费品难以发展升级。总的来说,消费力的分化将造成社会消费力滞后于绝对消费力,从而导致消费力与生产力失衡,进一步导致供给过剩问题的出现以及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失调。

第三,消费力释放不充分。消费力存在培育和释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即便是人民群众的消费力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也不一定意味着其消费力必然伴随着消费结构优化而得以提升,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发育滞后阻碍了消费力的激活与释放。当前阻碍消费力释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人民收入被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挤占;二是消费环境对劳动人民消费保障不友好、不充分;三是市场面向劳动人民供给的消费产品缺乏针对性;四是商品销售信息密集泛滥,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劳动人民一定程度上缺少科学文化素养及专业技能支持,筛选与甄别能力较低。

三、提升人民消费力的实现路径

要提升人民消费力,在坚持马克思消费力思想与劳动价值论思想的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2]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于提升人民消费力的实践中,就是要在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合理发展;优化消费资料供给,满足人民多元消费需求;完善社会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激活潜在消费力。

(一)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合理发展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消费实践来实现。那么,如何在消费实践中做到合理消费并提升消费力呢?首先就需要引导劳动人民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尽管劳动人民在从事劳动实践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但其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消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消费观念较为落后。另外,当下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劳动人民消费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培育合理的消费观对劳动人民消费力提升至关重要。一是要培育理性适度消费观,即引导劳动人民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际能力进行消费规划,开展合理的消费实践,既不保守消费,也不冲动性消费和盲目消费。二是要培育绿色、可持续的消费观,即引导劳动人民在消费过程中选择绿色消费资料,注意消费实践对自然造成的影响,杜绝因为过度消费对自然生态造成的破坏,要兼顾代际公平,努力实现消费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引导消费合理发展。

一般来说,可通过系统加强消费文化教育来提高劳动人民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其消费观念的转变。马克思就强调,“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13]。文化就是丰富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化素养的培育提升,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4]。对劳动人民开展消费文化教育,可采取如下方式:在继续加大城市劳动者教育力度的同时,以乡村振兴中的新型农民培育为契机,强化消费文化教育,提高劳动人民消费文化素质,从根源转变其消费观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城市和农村劳动者群体的差异,增强其消费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使劳动人民更深入认识到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的重要性,以及非绿色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不同影响,等等。由此,可从劳动人民消费观着手,为人民消费力的提升提供内生动力。

(二)优化消费资料供给,满足劳动人民多元消费需求

新时代要提升劳动人民的消费力,不仅要提升劳动人民个人的文化素养,促使其消费观念转变,还要持续满足劳动人民多元消费需求。满足劳动人民多元消费需求就必须不断优化人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劳动人民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通过劳动实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消费需求也应得到充分满足。在维持劳动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发展和享受的合理性需求,注重其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双重协调,让劳动人民通过消费来印证自己的主体地位,满足其全方位的消费诉求。一方面,要激发劳动人民文化消费需求,通过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提升劳动人民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刺激其多元消费需求,促进其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也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优化供给结构,针对城乡劳动人民群体的差异,持续供给多元需求的商品;不断研发新的消费热点,从而更好地为劳动人民提供优质的消费资料供给。与此同时,可以借助多元媒体载体增加人文与科技宣传,激发劳动人民消费力,不断调整与优化劳动人民的消费结构,将潜在消费需求有效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需求。

(三)完善社会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力

提升劳动人民消费力,还要持续完善社会分配关系。一方面,要增加人民劳动性收入。人民通过劳动实践印证自身的主体性,而劳动致富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体现,也是人民满足自身“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人民劳动性收入:一是提高劳动人民的工资以及各种津贴水平,提高劳动性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二是加强人民劳动性收入与企业效益的关联性,将劳动性收入纳入奖金体系并提高其比例。三是搞好劳动性就业培训,提高劳动人民素质和技能,保障就业渠道,持续扩大就业。四是丰富劳动收入方式,发展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创新劳动就业方式,保障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另一方面,要持续保持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15]。劳动人民收入增长速度过快和过慢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只有经济增长和收入同步发展,才能增强劳动人民的消费信心,让劳动人民敢消费、愿消费。与此同时,除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性收入,还要优化劳动人民的收入结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16]。由此,应拓宽劳动人民增加收入的渠道,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同时,教授劳动人民投资理财知识,引导劳动人民合理购买理财产品,让其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激活潜在消费力

以往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消费市场长期被忽视,但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劳动人民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可以说农村地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要提升农村劳动人民的消费力,激活其潜在消费力,就要注重开拓乡村消费市场。其一,要持续提高农村劳动人民收入,保证农村劳动人民的收入稳定性。其二,要持续丰富农村消费市场的消费品类,不仅要保证其数量的多元化,更要保证其消费质量。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针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消费需求优化供给品类。其三,要加大农村市场监管力度,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在村消费市场上流通,提升市场整体质量,为农村劳动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其四,运用网络等科技手段打通城乡市场互动渠道,保证城市商品能够流向农村、农村商品能够供应到城市,同时让农村劳动人民掌握线上线下双向结合的先进消费方式,激活潜在消费力。

猜你喜欢
消费力劳动消费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消费力不足的多维判断标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及其矫治
40年消费流变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