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伦理意涵与伦理路径

2023-04-17 19:28廖仁郎欧阳辉纯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伦理发展

廖仁郎,欧阳辉纯

(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 530021,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课题的时代回答。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事关党的初心使命,需要将其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2],并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4。新时代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中协调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需要科学研判和系统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及其实践要求。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伦理意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动态递增的[5],本质上是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与升华,让人的主体性获得超验和超越。当前,在“富起来”的基础上探寻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实践路径,需要把握好民生需求从“生存性需求”向“发展性需求”的新转向,着力解决人民生活中物质丰富与精神不足并存的悖论。

(一)从供给型伦理主导到消费型伦理主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逐渐向广泛化、多领域、多层次提升,基础的物质生产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对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宽领域高层次地迈进[6]。当“富起来”已成为一种常态,社会进步和生活富足促使人们对物质资料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生产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好不好”问题。顺应这一积极转向,需要加强对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价值引导,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动消费升级,积极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流通改革,平衡好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之间的伦理张力。

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持续增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加重视促消费、扩内需的主引擎作用,解决好人民群众“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问题。持续释放国内消费需求潜力,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伦理命题,因为“消费不足,不利于拉动内需,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而消费过度,将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道德风尚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不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是对美好生活的误读”[7]。释放人们的消费潜力,需要有辩证思维和发展眼光。当前,人们通过消费追求某种所谓“社会意义”的心理比以往更加明显,应该充分发挥消费伦理在刺激消费、塑造美好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满足人们对“意义的消费”的心理需要,既要通过织牢社会保障这张大网来提升人们对未来收入的乐观性,制度性解决有钱不敢花的后顾之忧;也要通过政策杠杆引导资本市场积极构建文明、健康、绿色的消费方式,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人民持续增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从关注生存伦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美好生活,将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基于“富起来”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个时期里,中国的发展主要偏重于物质资本积累,强调资源、资本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时甚至把资源、资本当成决定性因素。这种“重物轻人”的发展逻辑,缺乏可持续性。美好生活既是一种客观状态,也是一种主观建构。当人的发展性需求超越生存性需求时,人们会更加重视可物化之外的价值性指标,更强调人的主体属性和主体能力的丰富和发展。总体上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8]。这意味着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在确证人的主体性的过程中释放人之潜能、提升人之素质、充盈人之精神、推动人之发展[9]。

说到底,美好生活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体验[10]。相比以往,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更突出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内涵,旨在让人有质量、有价值、有尊严地生存和生活[11]。人作为美好生活的实践主体,要在奋斗中实现从物质充足到精神充实的提升,关键在教育。习近平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3]19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美好生活所需的价值元素,主要源于市场供给。这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价值优先性。确切地说,市场在给予人们自由的同时,也赋予人们生活的竞争性,因此,唯有重视教育才能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最大化。对于个体而言,教育更是让生活超越有限和世俗,推动人从自我走向他人、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最终实现安身立命的伦理路径。把握好这一点,就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推动教育资源走向均衡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从全面小康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为了解决全体人民温饱问题,以物质生产为核心是完全正确的[12]。时移世易,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是“发展的问题”,那么当下我们面临的则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我们应当瞄准阻碍实现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解决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问题。注重在经济正义基础上确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实现自身潜能创造条件,推动中国在更高起点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开创美好生活,需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重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积极弘扬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精神,把“为己”与“利他”圆融起来,开创人我兼顾、己他两利的价值风尚。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可以说,“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3]。唯有促进社会发展成果创造者与享有者相统一,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才能有效地将经济绩效转化为巩固党执政地位、提升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坚实基础。把握好这一点,就要“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14],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在“富起来”基础上创造美好生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从政治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伦理意涵要求全方位扎牢制度的笼子,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努力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4]。处理好民生与民主的关系,让党的政治关怀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积极改善和提升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整体质态。同时,鉴于“人权是已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15],也要有意识地将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有机结合,以发展权为核心重构人权话语体系,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拓展党执政的合理性要素。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蕴含着治理现代化的伦理追求

美好生活是人的生活的超越性的体现。“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不仅要求在实践中变革社会现实,而且要求变革人的思想观念”[16],增强满足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高质量需求的能力。

(一)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密切相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创造美好生活,从小的方面看是靠自我奋斗,从大的方面看则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诚如习近平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7]因此,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8]。以此为引领,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答卷,需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依托制度优势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引导人们将美好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特别是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创造美好生活更要保持政治定力。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辩证统一性,积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巩固扩大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确理解“美好生活”,还需要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通过奋斗把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目标变成现实。

历史地看,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要注重以家国情怀引导劳动者、企业家,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中国式美好生活倡导的是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的辩证统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共建共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规范,推动人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越是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越需要补足精神上的“钙”,让人们牢记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多元价值碰撞中守护好精神家园,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

(二)市场伦理失范与政府伦理矫正

民以食为天,生活以物质为基础。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市场的价值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个性在得以解放与张扬时,也容易陷入“物的依赖性关系”之中,引发一系列诸如人的异化、权力寻租等社会治理问题。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社会物资匮乏引发的“习惯性饥渴”造成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致使物质成为评判一切的价值标准。这说明“物质的丰富不能使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相反会推动人们产生更多的需求和渴望”[19]。因此,只有物质上的富裕,没有精神上的充实很难称得上是美好生活。在物质主义潮流之中重塑人们的精神信仰,规范权力运行,就成为当下创造美好生活的题中之意。唯有重视美好生活的道德维度,有效满足人们的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及时对社会发展观念进行伦理矫正,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以“人的尺度”超越“物的尺度”。

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总要创造文化、追寻意义。因此,人的精神面貌标示着物质进步的方向[20]。创造更加美好生活,自然需要人文精神的介入。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将深刻地形塑中国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与样态[21]。新时代赋予美好生活更多的人文期待和自由空间,需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通过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引领净化社会风气,让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22]。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越是和平时期,我们就越要保持政治清醒和自我革命意识,在吐故纳新中纯洁党的干部队伍,使广大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涵,积极克服“唯GDP 论”“见物不见人”等思维惯性,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上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协调共进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对自然具有“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伦理责任。如果人类沉醉于自我贪婪的欲望之中,肆无忌惮地破坏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系统,那么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物资与资源时,应当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自觉服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正义的道德法则,将开发自然的力度控制在自然生态阈值的可控范围之内。我们对国内外生态环境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应从聚焦于“问题”“危机”的应对,提升至“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加以审视和把握,凝聚全球最大公约数,合力修复工业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应当把生态治理能力纳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2013 年4 月25 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特别指出:“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23]4可以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23]4。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将自然生态环境视为人的生命展开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竭力降低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无端损耗。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突出的民生短板,关键在于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积极依托市场杠杆和政策杠杆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经济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不断赋予人与自然关系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既要肯定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又要尊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引导人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持续升温,就说明在创造美好生活中追求绿色生态不仅是一种时髦的消费观念,而且正在转化为一种新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判断。

三、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美好生活的伦理价值路径

习近平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3]4创造美好生活,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要在实践中变革社会现实,革新人的思想观念,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一)解决中国“富起来”的治理伦理难题

治理的背后是利益关系的协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切实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就要在破解治理难题中加快推进现代化,包括妥善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治理难题等。如果说,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主线是“富起来”,那么迈入新时代后则应聚焦于解决好富起来以后的问题。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解决好财富怎样分配的问题,重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温度,让城乡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历史纵向地看,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面对新形势、聚焦新矛盾、回应新诉求,关键是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一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聚落,城市和乡村在美好生活中均扮演着独一无二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不能牺牲农村发展而片面追求城市化。城乡的背后都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动城乡人民群众更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自觉将城市和乡村视为统一的有机整体,高度重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分工差异和价值功能,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城乡融合模式。通过更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着力提高城乡参与主体之间的公平性,充分发挥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魅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加强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后,人便有了自我实现、超越功利的精神文化需要。特别是当前,“泛娱乐主义”思潮下所产出一批庸俗、媚俗的文化产品,严重影响和侵扰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理性选择。为此,要加快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使其起到引领文化消费、提升人们精神追求品质的积极作用。要高质量供给更多弘扬时代精神、延续民族文化的新时代文化产品,引导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将中华文化精髓用艺术审美、故事情节、商业运作等形式展现好、包装好和诠释好,注重调整文化产品供给结构,推动中国文化产品从偏重供给作品向注重供给功能转变。

三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要让人民拥有更满意的收入,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加均衡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显然,这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要加强顶层设计,也要讲究因地制宜。当前的关键是助力企业发展壮大,采取多种措施稳岗位保就业,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向基层下沉。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制度性塑造和优化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发展环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立足点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二)将生态经济伦理融入新时代伦理体系

放眼世界,工业文明在极大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破坏。面对严峻的全球性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在此背景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筑牢美好生活的生态屏障,要立足更高远的生态价值视域,思考、设计和创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路径。将生态经济伦理融入新时代伦理体系和生产力体系,切实承担起爱护生命、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使命。

一是培育健康消费理念。人因自然而生,人的衣食住行无不与自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便有了将人类的伦理关怀对象从人类圈扩展到自然界的内在伦理诉求。一方面,要强化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引导企业深入了解人们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的绿色消费需求,使其在绿色生产中获取可观的生态红利;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绿色消费教育,推动绿色环保、动物保护等生态学习常态化,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和消费全过程,逐渐推动我国商品价值链绿色化。

二是推动绿色发展转型。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空前强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任务。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是坚持义利共生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伦理的背后是利益关切,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利益关系的折射。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经济伦理融入新时代伦理体系,让这一事业变得“有利可图”,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通道。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双轮驱动。具体来说,通过引入市场化手段提高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效率和效果,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价值诉求。自觉将生态环境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构建“双循环”共享伦理发展新格局

创造美好生活,归根到底要立足国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力量把美好生活的愿景变成现实。这并不意味着调整对外开放政策,而是更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满足国内需要和国外需要相结合,拓展和提升美好生活的实践向度与温度。

一是更加重视经略周边地区。在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需要更加重视经略周边、塑造互惠格局,不断将地缘毗邻优势转化为对接合作的发展优势。要提升睦邻外交政策的开放性、惠及性、精准性,依托“一带一路”倡仪对接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不断增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

二是深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创造美好生活需要世界眼光。当前,世界各国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依托政策杠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让全球资本要素逐渐恢复有序自主流动。聚焦中国,则需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要素,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此同时,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强跨境制度性合作,推动我国沿边地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价值融通和深度互动,让各地区人民均能共享扩大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

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确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世界各国唯有超越意识形态之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国际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降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的负面影响。各国应基于人类健康的共同利益,重新审视全球化的价值意涵,将公共卫生安全融入全球治理体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提升全球治理体系的开放性,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结语

新征程创造美好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其最根本的价值诉求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具体落实到人的具体生活,即突出人的发展逻辑的中心地位,让资本更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发展。习近平指出,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24]。当前,绿色生态要素在美好生活中的价值比重愈发凸显,在现代化布局中不容忽视,应因地制宜地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思想观念领域净化消费环境,应推动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引导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样态。

猜你喜欢
伦理发展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