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有三度,效益升高度
——基于测试具体任务的专题复习

2023-04-18 03:49李兴科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堰塞湖沙尘暴黄土

李兴科

(重庆市兼善中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包括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或选择性考试即高考)提出了相应的命题建议。其核心是测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对于具体测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考虑,即“测试内容、具体任务、试题情境”。对于“具体任务”进行了比较翔实的说明,提出了具体任务的5个构成,即“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地理联系的分析、推理;绘图与图解”。简单来说就是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空间格局、空间动态过程、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绘图与图解”。

对于二轮专题复习,要提升复习效益,就应当关注地理学科具体测试的三个方面,特别是具体任务方面。对于测试内容除了关注高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还应关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区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载体,只有把握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学生才能认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普遍性原理,以及特殊的地理事象。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针对具体测试的三个方面,专题复习应当有三度:有“厚度”的知识框架、有“深度”的问题设计和有“温度”的层次练习。

一、有“厚度”的知识框架

通过一轮复习,对于地理学科知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当让学生进一步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系统化,体现其关联性和灵活性。即要对每一个专题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图,明确每个知识点对应的相关地理要素、时空变化、区域载体等;运用地理学科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思维导图;对于不同尺度的地理事象能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进行分析说明。

在构建每个单元的知识框架后,还应当从具体测试的角度进行归纳梳理,从而增加知识的厚度,让学生应对基于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创设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能得心应手。

例如,关于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的高考试题,是近几年全国卷和地方卷重点考查的内容。如2019年全国卷Ⅰ考查里海的变化,2020年全国卷Ⅰ考查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问题,2020年全国卷Ⅱ考查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等。对每个地理单元复习中涉及空间动态过程的地理事象,进行适当的整合和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例如,湖泊的演变与河流的演变中水文特征的变化,冰川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和海水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变化等。再如,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城市发展、工农业发展与交通发展等进行整合。例如,2021年全国乙卷的7,8题,考查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从材料上看城区相对湿度全天低于郊区,与以前所学的城区和郊区气温分布规律有所不同,就需要考生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另外也不要忽略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的考查。不少老师认为,空间格局的考查就是地理事象的点、线、面和连续性变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概括、归纳与描述。这些内容都是有模板的,只要学生按照模板回答,应当得分较高。但随着高考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进一步地提升,目前就全国卷来看,参考答案基本上是脱离模板,让学生将材料与模板相结合,重新组织语言对地理空间格局进行阐述。

下面以例1来说明高考试题中选择5个具体任务的考查方式对知识厚度的考查。

【例1】(2022年全国甲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1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1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

(2)丙地。受低压槽控到,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尘能量强。

(3)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

(4)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

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试题解读】第(1)问,考查地理联系和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对“沙尘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问题分析出发,由于澳大利亚气候出现异常——干旱,是形成沙尘暴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学生清楚沙尘暴形成的条件。材料中提及“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此时段澳大利亚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主要表现为降水偏少,气候出现严重异常,所以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异常干旱又造成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干沙)。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会形成不稳定的热力条件,风力加大,强对流天气易形成,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第(2)问,考查空间格局和地理特征。考查学生沙漠分布和等压线中不同地点风向与风力的知识厚度。图中有一个高压中心和一个低压槽。找到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分析这几个地区的风力状况、沙源状况、地形特点等。图中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此外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丁地位于东部地区,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离沙漠较远,无法提供沙源,故难发生沙尘天气。甲地和乙地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暴。

第(3)问,考查空间动态过程。考查学生某区域低压槽经过时风向和气温的变化。分析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关键是判断是高压脊经过还是低压槽经过形成沙尘暴。通过对气压图分析可知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此次沙尘暴应当是一个冷锋过境,故依据冷锋特点分析得出结论。运用冷锋过境前后的特点,根据等压图分析出风向和气温变化。

第(4)问,考查地理联系和地理特点。考查学生对人类活动与沙尘暴关系的认识。本问要求明确观点,干预还是不干预。从地理联系角度分析沙尘暴对人类活动和人地和谐发展的影响,从地理特点角度分析沙尘暴的特点。

二、有“深度”的问题设计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就命题建议提出的具体任务中,重点是前面4个具体任务,即“空间格局、空间动态过程、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因此在复杂、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背景下,可以就以上内容进行试题的深度设计。另外,在复杂、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背景下,每组试题也可以就某一个或两个具体任务进行试题设计,相对教师来说难度要小一些。目前有不少教师就这些方面进行了尝试命题,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有关空间格局、地理特征和地理联系具体任务的设计。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高考试题进行有深度的问题设计。除了直接利用高考试题外,还可以就高考试题进行分解设计,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层递进。也可以依据地理学科的“5W+1H”的基本考查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可参考相关文章。

下面以例2来说明如何对高考试题进行深度分解问题的设计。

【例2】(2022年湖南选考,第19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图2)。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图2

(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

(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

(2)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

(3)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

或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

【试题解读】本组试题难度是比较大的。主要考查空间格局、空间动态过程、地理特征、地理联系4个具体任务。试题以金沙江谷地沉积物等相关图文信息为背景设置试题,考查山谷风环流、河流和风力沉积特点,黄土状物质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空间分布特点,黄土状物质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地理联系,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可能对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变化的动态过程。

第(1)问难度在于学生能否分析出影响谷风势力强的条件,即谷地与山坡的相对高度;山脉对冬、夏季风的阻挡,对谷风影响小;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冬春季植被稀少,对谷风的阻挡作用较弱。

此题可以设计的分解问题是:①绘制山谷风示意图;②分析影响谷风强弱的因素(相对高度、大气温差和植被状况);③分析当地造成谷风强的主要原因。

第(2)问难度表现为:首先,从空间格局描述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空间分布的关系;其次,描述黄土状物质粒径分布规律;最后,指出黄土状物质的堆积年代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的关系。

此题可以设计的分解问题是:①判断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关系;②指出黄土状物质粒径大小及分布规律;③黄土状物质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组成关系;④通过实验,判断黄土状物质的堆积年代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的早晚。

第(3)问难度在于分析影响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即古堰塞湖沉积物数量变化,大气湿度,植被覆盖率,谷风风力的变化,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数量变化等。属于考查地理事象的空间动态过程。

此问是将第(1)问和第(2)问进行了有机结合,对学生要求水平高,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强。让学生练习时要降低难度,采用支架模式,运用填写填空题的方法,达到分解问题的目的。①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那么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________(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________(减少);水电站蓄水后,谷地内水面________(增加),大气湿度________(增加),植被覆盖率________(增加),抑制起沙。②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地内热容量________(增加),白天升温更________(慢),谷地与两侧的温差更________(大),从而使得谷风势力________(增强),风力搬运能力________(增加);水位抬升,流速________(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________(加强),黄土状物质的泥沙来源有可能增加。

三、有“温度”的层次练习

进入二轮专题复习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提升速度较快,其中练习是提升的最好手段之一。但由于学生的学情有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练习难度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时,应当保持适当有差异性的练习,让学生觉得练习是有“温度”的。

教师在设计有“温度”的层次练习时,可以在一个班分成几类试卷,发给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练习。其目的一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二是提升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三是有利于学生看到发展的空间(要有一定的难度)。还可以考虑在一张试卷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课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出相应的“跳一跳能摸到”的发展空间。

下面以例3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例3】(2022年全国甲卷,4~6题)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

5.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 )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6.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 )

①作物轮作 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 ④土地平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4.D 5.C 6.A

【试题解读】本组试题比较简单,对于审题要求相对较高,将区域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同时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设计有“温度”的层次练习可以这样:①优生,应当全对。②中等生,首次练习第4,5 题应当保持全对。间隔一段时间后,第二次练习应当保持全对。③后进生,首次练习第4题应当保证正确,第5题和第6题抓住关键词,能理解题意;第二次练习应当对两个及以上。

猜你喜欢
堰塞湖沙尘暴黄土
堰塞湖形成与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
可怕的沙尘暴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堰塞湖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天外来客:火星沙尘暴